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形象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为及国家本身是否完善,是国家形象的客观基础和基本内涵,但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影响公众舆论,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周敏 《新闻前哨》2003,(3):13-14
大众传播媒介既是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又是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报刊视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并称“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舆论都来自传播活动,而媒介作为传播的中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观念,最终把公众置于无法摆脱的舆论氛围中。  相似文献   

3.
新闻控制的法律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控制也即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大众传播实施的牵制、约束和控制。 社会对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的控制是客观存在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公众具有引导舆论、社会协调、延续文化规范的作用,所以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各国或多或少都要根据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实施这种控制。一个社会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形式手段以及控制程序,基本上是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同时又受这个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新闻自由是各国宪法所确认的一种仅利,是新闻工作者依法自由从事采访、写作、发…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表达及治理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公民社会生活的普遍话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生成环境、表达渠道、传播方式等进行研究,探索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的新特点,并试图找到一套能够有效治理非理性社会舆论的机制,使公众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得到保障,公众舆论表达渠道更加畅通,众声喧哗的社会舆论更加规范合理,新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步伐更加一致,从而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5.
路鹃 《新闻世界》2004,(11):51-52
一、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外部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无冕之王”.“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有人说媒介是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反射器、发声器官、控制器或调整器.也有人说媒介是创造公众舆论的生成器。在现代信息丰十会中,媒介受众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颇受广大公众的信任,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是引导和影响民意及造成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因此,了解传媒既是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搞好危机预防、作好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因素之一,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大众传播不仅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对公共政策的执行、监督和评估环节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运行环节的影响,同时表明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也受其自身所处的政治生态的直接制约.  相似文献   

7.
冀晓琴 《新闻窗》2013,(1):39-39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传媒已经成为公众的信息渠道来源之一,对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体市场经济发展以来,新闻记者的社会舆论引导和监督职能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但是,新闻记者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工作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如何调整这些矛盾,是每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的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而在我国学者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他认为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齐宇强 《新闻知识》2015,(3):109+104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更要服务社会与公众。记者既是社会的瞭望者,又是时代的参与者,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因此,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就要高唱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颂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就要向大众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真实反映群众疾苦和呼声。要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要对千千万万的受众负责,要当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记  相似文献   

10.
话语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代表这一种游戏规则。基于社会契约论,传媒机构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话语权,有着自然而然的法理责任和社会担当。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话语权从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以及自媒体时代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和给公众大众传播话语权的获取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舆论引导工作中,有一个著名的“石头理论”。说是如果天外来客掉下来一块石头,谁最先瞧见了把它抢在手里,谁就先人为主占据了充分发布信息的主动,就可以去描述它的形状、材质、用途,并对它的来路作出猜测判断。后来瞧见者任凭你如何描述也很难改变之先描述带给公众的印象。这个理论形象地说明了谁抢占了舆论的先机,  相似文献   

12.
叶俊  代超 《东南传播》2011,(3):41-42
了解与掌握舆论与民意的关系关乎民意的兴衰与舆论的引导作用的发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社会舆论原理>主要阐述了舆论及其与舆论有关的一系列理论知识,通过民意测验和舆论分析揭示了一些社会难题,对于了解和研究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改革日益发展的当今中国,公众舆论的作用日渐增强,而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传播中的...  相似文献   

13.
胡婷婷 《新闻界》2000,(6):62-63
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大范围的舆论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往往是公众受到引导的结果。“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所谓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①在社会公众和国际、国内发生的种种事件之间,大众传媒成为一种中介系统,“大众传媒处于形成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报刊视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机关。”将报刊比喻为舆论的纸币,“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介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的重要功能,以及新闻舆论同社会…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传播学者拉斯维尔指出,传播的首要功能包括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在他看来,大众传播发挥着社会"瞭望哨"的功能.在新闻传播领域,上述功能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理论依据,是新闻媒体充当公众利益"看门狗"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5.
姚超 《新闻世界》2012,(7):175-176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几乎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能随时随地编辑、浏览和转发身边的每一件奇闻异事。微博铸就了不少"草根记者",同时还颠覆着当下社会舆论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为止也造就了不少公共事件。由微博时代带来的"大众传播"模式的舆论缺陷也亟需各界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记者微博如何进行合理的议程设置为切入点,结合公众议程的相关理论,力求从传播学的角度为当下由微博引起的公众舆论失控状况做出正确的导向性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广大公众,又具有引导舆论、监视环境、社会协调、延续文化规范的作用。正由于它的社会影响巨大,起到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社会的作用,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不对它实施控制,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力量对大众传播实施的牵制、约束。这种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因此,各  相似文献   

17.
赵青 《青年记者》2016,(9):57-58
大众媒体不仅是大众感知世界的精神桥梁和物质介质,更担负着引领社会舆论、优化公民素质、营造良好公众环境、维护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职责.但是,我们有的媒体在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和娱乐需求,传递文化政治资讯、丰富公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环境建构、媒介形象、传播惯势及公众认知惯势等方面,对社会危机信息传播既存在正功能,也存在负效应,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危机信息必须进行策略性选择,要尊重大众传播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控制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社会危机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于萍 《今传媒》2013,(6):19-20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是社会公众的重要信息来源。媒体肩负着信息传播、健康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功能,疫情报道、政府举措和健康知识是健康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流行性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媒体健康传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媒介健康传播的目的是减轻疾病所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影响,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公众认知、公众态度和公众行为是评估媒介健康传播效果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扩大报道视野众声喧哗的微博是个人记录的工具,是公众分享信息的渠道,也是社会舆论的生发地。各种信息在这里聚集,成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世界的一种符号再现。这里虚拟并不虚假,是新闻人观察社会变动、寻找新闻线索和获取报道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一)微博是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传统的新闻线索来源,主要靠记者、通讯员、新闻线人走访发现,当微博普及后,由于微博支持多平台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