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太平天国革命前期的主要领导人,他和洪秀全一起创立了“拜上帝教”并亲自建立了“拜上帝会”组织和紫荆山革命根据地。他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历山河之险阻,尝风雨之艰苦,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历尽艰辛,坚耐到底。”表现了他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李秀成  相似文献   

2.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有个显著特点,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创立了“拜上帝会”,作为动员和组织农民参加起义的工具。因“拜上帝会”的教义与形式,与西方基督教表面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便引起了欧美资产阶级政府,特别是传教士的极大注意。多数法国和俄国在华传教土视“拜上帝会”为“异端”,始终仇视这次革命。而多数英国和美国在华传教士在一段时期,则对“拜上帝会”抱有幻想,有的英美传教士曾称道过太平天国比清王朝进步。然而当他们的幻想破灭后,就与法俄传教士一道,竭力反对太平天国。本文试就西方在华传教士敌视太平天国革命的原因及其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活动,作个概述。这对于深入揭露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相勾结,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反动本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在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儒家思想对于拜上帝会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有些人认为,洪秀全早期作品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是他同孔孟之道划不清界线的反映,而癸好三年重版时删除这些语录,是他反儒思想深化的表现。然而,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摇篮时期的太平天国革命史,研究一下拜上帝会的历史背景,就不会简单地同意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从金田团营时期开始,就实行一种组织严密的军制,把拜上帝会的会众组织起来.这和当时山头林立组织散漫的天地会队伍成为鲜明的对比。对于太平天国的前期军制,连敌人也加以称赞。例如张德坚《贼情汇纂,卷四》中说,太平天国军制“不愆于法”;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附记三》中说,太平天国的“军制有足恃者”。太平天国的军制,是按照中国古书《周礼》中“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旧说来编组的。其编制如下:  相似文献   

5.
洪仁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是早期拜上帝会的主要成员,也是天国中较多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在他总理朝纲,主持朝政时期,针对已逐渐向封建主义、分散主义和宗派主义恶性发展的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作为“...  相似文献   

6.
人民版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人教版新老教材都叙述为“拜上帝教”,岳麓版称“拜上帝会”。那么,洪秀全创立的到底是“拜上帝会”还是“拜上帝教”呢?  相似文献   

7.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总纲,它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所固有的平等思想和太平天国富有特色的基督教精神,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农民追求平均和获取土地的愿望,表现了对“人间天国”的向往。但是,太平天国革命终究与以往旧式农民革命不同,这首先在于洪秀全引进了西方的上帝,把中国农民的传统的平等思想和基督教中的平等博爱结合起来。把农民反封建的斗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具有中近代的色彩。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宣布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礼的偶像都是妖魔。人人都有拜上帝的权利。一切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皆是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的刑法称为天法.例如《天情道理书》中说:“他跪在殿下,心怀忿恨,言答不逊,得罪天父,大干天法,是以拟成死罪,请旨处决.”龚又村《自怡日记》中记载太平天国的官员说:“倘有匪徒混充天民,在乡掳掠民财,许尔等捆送到官,以凭天法究办.”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之前,没有制定刑法,只以拜上帝会的教规“十款天条”和“太平条规”(包括驻军与行军之营规)作为军律,以惩治违犯军纪者.这些“天条”和“条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  相似文献   

9.
拙作《太平天国的国号有几个?其演变原因是什么?》刊于《历史教学》1993年第1期。后唐志澄先生写《太平天国曾用过“太平兴国”的国号吗》提出异议,读后得到启示,写了这篇文章,以请教于唐先生及各位专家学者。 太平天国文书《天兄圣旨》记载,己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850年2月10日),韦昌辉说:“回朝见太平王。”这时洪秀全在平山已称“太平王”。庚戌年(1850年)二月二十七日,肖朝贵在平山拜上帝会总机关假托天兄下凡,渝潭添顺说:“太平事是定,但要紧口,  相似文献   

10.
论拜上帝会的消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革命,是近代史中光辉的一页,但毕竟也有无可讳言的缺点。本文就对其拜上帝会,依据信史作一分为二的评析。首先:时际近代,还仍假托神权,本就落后。而所假托者,又是当时民间所仇视的“洋教”,便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何况他们的过激行动,捣毁儒、释、道等教庙字,焚毁经典,于是树敌更多,乃至内部己见分裂。太平天国终于令人惋惜地倾覆了。这是值得回顾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
图片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前,很多农民因官厅逼粮,不得不出卖土地。这是一八四三年湖北省黄梅县农民李庭邦﹁因官粮无办﹄!被迫出卖土地的契约。六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这是参加“拜上帝会”的群众┌───┐│曝 │┌─────┐│ ││嗽妇粉墓从│├─┬─┤└─────┘│熟│黝│└─┴─┘必须共同遵守的纪律一天条书,它在组织群众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太平天国的纳粮小票。辣阿年砂.成月去人徽料朋姻司安人玲军烈司丢人侧燕月冷乍价却丸咋别叫^人此盆甲呵姜矛寸下六‘橄蛛由未人止注护蹬成人盛吏钟衷在人妈滚研翻伟人姚欣畜城…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告示是在太平天国传播活动的演进过程中随着其力量的不断壮大而产生和广泛使用的。它产生于1847年10月,广泛使用于金田起义前后。张德坚在太平天国告示起源问题上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在他编撰《贼情汇纂》之前太平天国告示没有流向民间所致。太平天国告示的产生与广泛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标志着拜上帝会活动逐渐由隐秘转向公开,二是太平天国的信息传播面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天历九年(1859年),洪秀全明定“天国六节”,内有“大见暨联登极节”(以下简称“登极节”),节期定在天历每年二月二十一日。这个“登极节”是怎么会事?有些专家、学者说它是洪秀全为1851年登天王位所设的纪念节。此说在太平天国学界相当流行。笔者对有关的“天王诏旨”作了考释,发现“登极节”与1851年天王即位毫无关系,它纯粹是洪秀全后期宗教狂热症的产物。他视《旧约》和《新约》为神启的预表,采用主观附会的隐喻解经法,臆造出一种超时空的虚幻意象,即耶稣(太兄)所预言的“世界末日”已经到来,旧的属于人间的太平天国消失了,他和太兄携手登上了与上帝“合一作主”的极位,共同创立了一个新的属于众神灵的“太平天国”。他执拗地把它当作真实的东西强加给太平天国的臣民。所谓“登极节”,就是他凭借上述的虚幻意象创立的;是他和太兄同登与上帝“合一作主”之极,共同创立新的“太平天国”的纪念节。太平天国学界以往流行的那种说法,是望“登极”二字以附义的误解。恢复“登极节”的真相,将有助于突破对洪秀全后期思想研究的现状,有助于深入探讨太平天国败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856年“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杨秀清的僭主政治。杨秀清僭主政治肇始于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借天父天兄下凡染指拜上帝会最高权力。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古、今汉语人称代词中区别最大的是他称词,即第三人称代词。“严格说,文言没有第三指称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设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54页)如果称呼他人,或者直呼其名,或者于脆省去;另一种方式是用“之”“其”“彼”等词,但却受到相当的限制。“之”是最常见的他称词。其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佛教是拜上帝会打击的主要对象 太平天国革命以前的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占居统治地位的,主要是儒、佛、道“三教。这三种思想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互相矛盾又互相吸收,终至于并行不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手中各尽其用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借用上帝“独一真神”的无上权威以压倒孔、孟、横扫佛、道,使革命农民摆脱传统的精神枷锁,大胆的将两千年来的神圣偶象打翻在地,造成了“开辟以来  相似文献   

17.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陷落了.不久,军事统帅李秀成也被湘军俘获.李秀成为了活命向湘军头子曾国藩写了一份以瓦解太平天国余部及捻军为中心的长达数万言的自白书.李秀成在自白书中除了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命人民.他说,太平天国革命初期参加拜上帝会的革命人民"俱是怕死之人".又说,内讧之后太  相似文献   

18.
略论冯云山     
冯云山(1821—1852年)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杰出的领导者之一,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宣传家、组织家和军事家。他是太平天国革命最早的参加者,并为革命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冯云山一名涣,又名逵。广东花县禾落地人。1821年(清道光十一年)出生在一个“家道殷实”的家庭。他自幼即饱读经史、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太平天国文献资料的考辨,推断金田起义的标志不是“向敌人打出第一枪”,那种“团营就是起义”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金田园营是为实现拜上帝会领导集团筹划和发动起义的战略意图所进行的准备活动,这个战略意图就是以宣布开国的方式宣布起义。金田起义属于“开国起义”类型,起义的标志应是“出名”、“扯旗”,亦即宣布“正号太平天国”。因此,面对金田起义日期问题这个百年悬案,可以确认金田起义的日期是庚戌年十二月初十日,亦即公元1851年1月 1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