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氯仿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考察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间歇式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较快,最大表观结合量近270μg/g。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
以咖啡因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水溶液中制备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功能单体的种类,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模板分子与交联剂比例以及反应时间对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SEM观察印迹微球的形貌.结果表明,以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印迹聚合物,n(咖啡因)∶n (MAA)∶n (EGDMA)=1∶ 4∶20得到的印迹聚合物微球形貌与吸附性能较好,最大表现结合量为14.0322μmol/g.  相似文献   

3.
以光引发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硅胶表面进行修饰,以氨基比林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修饰后的硅胶表面接枝共聚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氨基比林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苯甲酸为模板分子,1,4-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苯甲酸具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用α-甲基丙烯酸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苯甲酸的氢键作用力和结合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芦丁和柚皮苷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1,4-二氧六烷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可逆共价结合方式制备出两种基于硼酸酯结合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它们的吸附介质、结合动力学速率、专一识别性和交叉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逆共价印迹聚合物适用于水相介质,在3 h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选择性结合实验表明该两种MIP具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其对各自的模板分子均表现最大的吸附量,而对其结构类似物吸附较少。  相似文献   

6.
以Pn^2+为模板分子,以巯基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交联巯基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抗酸性提高了,且保留了对Pb^2+良好的吸附性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以磁性纳米Fe3O4为载体,丹皮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磁响应性的丹皮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Ps的吸附性能和专一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丹皮酚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以磁性纳米Fe3O4为载体,丹皮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磁响应性的丹皮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Ps的吸附性能和专一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丹皮酚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因其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有重要的研究潜力。分别以丙烯酰胺和二乙烯苯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了二叔丁基羟基甲苯分子印迹聚合物,初步探讨了功能单体用量和洗脱时间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叔丁基羟基甲苯与丙烯酰胺的比例为1:4时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印迹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茶碱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度敏感性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了具有温敏特性的分子印迹水凝胶。该印迹凝胶不仅对外界温度变化具有特定的体积相变行为,而且在印迹分子溶液中表现出特异吸附选择性,其孔穴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形状来适应模板分子结构大小而诱导体积变化,而空白聚合物不具有此种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以辛可宁为模板分子(T),甲基丙基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基酸甲酯(MMA)为调节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当MIP组成为nMAA∶nMMA∶nEDMA=2∶7∶7∶10时,其平均粒径为580 nm,平衡吸附与释放实验表明该聚合物不仅对辛可宁有较好的分子识别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以大黄酸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与大黄酸分子结构相匹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Ps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洗脱模板分子,优化制备过程的条件,获得了L-酪氨酸(L-Tyrosine)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三种方法考察了电极的性能;在循环伏安法(CV)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模板分子L-酪氨酸在磷酸缓冲溶液(PH=8.0)中与功能单体邻苯二胺能聚合并吸附在金电极表面,并且在聚合前后及洗脱模板分子前后峰电流有明显差异;由示差脉冲法(DPV)测试结果表明,在(1×10-22.0)mg/m L范围内,峰电流与L-酪氨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为2.0 mg/m L。选择识别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与L-酪氨酸相似的L-苯丙氨酸、L-丙氨酸、L-色氨酸、L-天冬氨酸的电流响应很小,说明分子印迹传感膜对L-酪氨酸有特异性识别功能;EIS方法测试表明,印迹电极对L-酪氨酸分子具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咖啡因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沉淀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印迹分子、引发剂、单体和介质的配比及介质的种类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结果表明,n(咖啡因)∶n(AM)∶n(EGD-MA)=1∶4∶20时,在乙腈介质中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较小、形态与吸附性能较好、最大表观结合量为34.4071μmol/g.  相似文献   

15.
平衡法表征对苯二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非共价分子印迹技术,以对苯二胺(p-P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PD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利用静态平衡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印迹聚合物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离解常数分别为2.57×10^-4mol/L和3.71×10^-3mol/L;对应的最大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9.7μmol/g和80.7μmol/g;p-PD印迹聚合物能够选择性结合p-PD。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稠油在运输中遇到流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胶质与沥青质的存在对高粘度的影响。选取甲基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马来酸酐为单体,利用溶液聚合法进行反应聚合。通过调节单体的配比,确定10∶2∶3∶0.5为最佳比例。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与溶剂进行复配,提高降粘效果。60℃下,将质量分数为5×10-4的降粘剂加入八面河稠油中降粘率能够达到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