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咖啡鱼 《母婴世界》2011,(12):46-51
小宝宝似乎都对面食情有独钟,特别是一些看起来根本就是“零食”一样的面点。这个冬季,营养师和妈妈一起为宝宝打造属于他自己的“宝宝牌”面点,好吃多一点,趣味多一点!  相似文献   

2.
山西刀削面     
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可谓是鼎鼎有名。山西,是中国的面食大省,中国民间素有"南米北面"之说,山西是"北面"的典型代表。这主要  相似文献   

3.
冬季到来,小宝宝的身体健康受到严峻的考验。由于小宝宝的脏腑结构及功能发育未成熟,处于"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状态,在冬季小宝宝们不仅容易皮肤干燥,感冒发烧,还会因为饮食、暖气等原因出现口舌生疮、口臭、眼屎多、便秘、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上火"症状。  相似文献   

4.
面食的由来     
《家教世界》2012,(21):13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  相似文献   

5.
面食的由来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的石磨,现在所  相似文献   

6.
为宝宝选择图书,跟为他选择玩具一样,也要符合其月龄生理、心理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开启宝宝的书香生活吧。图卡:小宝宝的视觉美味让出生后不久的小宝宝看图卡,不但能刺激其视觉发展,还能通过激发视觉神经而促进大脑的发育。因此,图卡是小宝宝的最佳"读"物。那么,为小宝宝选择什么内容的图卡呢?是数字内容的吗?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  相似文献   

7.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10月31日,天气预报说有冷空气并伴随小雨,这可着实令我们担心了一把!因为我们"全能宝宝"社区行的爬爬乐活动是设在室外的,要是下雨了,小宝宝们可怎么玩呢? 10月31日,终于盼来了!哈哈~~一个艳阳天哦,而且温度也适宜,正合适户外运动。 是日9点宝宝们就陆续来了,有许多老朋友,也有不少新面孔。小爸小妈们好不容易有机会聚在一块交流交流育儿经,小宝宝们则"叽叽喳喳"的玩成一团,很是开心!  相似文献   

9.
小元元 《母婴世界》2008,(10):46-47
小宝宝刚来到人世间,并非啥都不会,人家可是带着"本领"来的,那就是表达冷暖饥饱的能力。可宝宝的表达方式,妈妈能够迅速领会吗?一起和宝宝练就无比的亲子默契吧!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都是名闻叫海的美味佳肴。但提起我们山西的面食来,那也可称得上四海闻名了。山西的面食历史悠久。早在东汉的时候,面食就已经成  相似文献   

11.
内容与要求 1、在看面食、说面食、吃面食、做面食活动中,知道面食的名称、种类。学习按面食的做熟方法进行分类。 2、简单了解面食的发展史,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 3、在实际操作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发展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2.
Andy爸爸 《母婴世界》2010,(7):106-106
看了巧虎"婴儿是怎样诞生的"之后,虾米经常热切地盯着大肚子的人看,那目光不言而喻,就是他常问的那句话:"里面有小宝宝了吗?"有几次竟然掀起自己的小毛衣,摸着小肚子说:"这么大,里面有小宝宝了吗?"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08,(5):49-49
见过这样的"奥运"项目吗?妈妈宝宝母子档出场,在振奋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勇夺冠军头衔,别看小宝宝们年龄不大,但是志气可真不小呢,个顶个儿都有奥运小冠军的架势。日前,"优博的爱妈妈的爱"2008相聚北京——  相似文献   

14.
大约两个月前,我舅舅的小宝宝出生了,妈妈带我去医院看她。一走进病房,我就看见舅妈旁边的婴儿床上有一个小宝宝,她就是我的妹妹。她长着红扑扑的小圆脸,正闭着眼睛在睡觉呢。她的嘴巴一动一动的,喉咙里发出"呼呼"  相似文献   

15.
喜上眉梢     
喜事年年有,今年格外多.在今年的暑假里,我们家又多了一位新成员.这位新成员就是我可爱的小侄子. 在今年的农历六月初八,嫂子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小宝宝,是一个哇哇大哭的小男孩!这可把我们一家人乐坏了.小宝宝躺在他妈妈的身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还有嫂子的家人,他们个个都想亲亲他、抱抱他.这个说"瞧,他的眼睛、鼻子,多像他英俊的爸爸呀",那个说"脸形像妈妈"……我几乎不能凑上前,只好在他们中间踮着脚尖,巴望着能多看小宝宝一眼.高兴了好一阵子之后,大人们就开始忙着给小家伙取名字.这下,终于轮到我仔细看看我的小侄子了,哈哈……我终于看清了小侄子的脸,红扑扑的、嫩嫩的."哦!我当姑姑喽!"我高兴得大喊了一声,爷爷奶奶赶紧提醒我小声点,别吓着了宝宝.可我真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有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小侄子.  相似文献   

16.
正"南米北面"是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南米"且不论,单说"北面"就各有千秋。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各省中,陕西面食更是个中翘楚,从花样到口味,吃客们皆赞叹不已。就在那片土地上,曾流传着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这里被传唱的"小偃",关系到一个人——我国远缘杂交小麦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相似文献   

17.
正宝宝可以"读懂"你的心吗?心理学家如何研究婴儿的"读心"能力?父母如何帮助宝宝提高"读心"能力?想知道的妈妈看过来……我们俗称的"读心"能力,在发展心理学上指的是宝宝理解他人的注意、兴趣、知识、意图、愿望、想法等的能力。你知道吗?小宝宝就有惊人的"读心"能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岁以内的小宝宝已经具备了惊人的"读心"能力。一起来看看宝宝"读心"能力的发展历程吧。  相似文献   

18.
饼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唐诗》中,写面食"饼"的诗有28首,它们反映了唐代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了唐代士风和诗风的转变。探讨其中的饮食文化,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探讨其创作与士风、诗风的联系,补充了前人关于创作受时代影响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侯伟 《父母必读》2011,(12):46-47
冬春季节是肺炎的高发季节.我们要作足准备,以防它袭击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爱得肺炎?肺炎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小宝宝更容易患肺炎,这主要和宝宝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和免接特点有关。小宝宝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  相似文献   

20.
一、清凉爽口盛夏酷暑,不仅让成人没胃口,连小宝宝也不例外。建议在替他准备餐点时,别忘了"开胃、好看"的原则,可以准备一些清凉、爽口的食物,刺激宝宝的食欲,例如,凉拌蔬菜、蔬菜泥、果汁、果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也可制作一些爽口、有营养的点心,帮宝宝补充营养。琼脂富含胶质,既好吃又富有营养,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