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全新的大型直播、互动、谈话节目《新闻观潮》开播,每周一至周五21:10至22:00播出。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问题,谈谈频率定位的问题。“中国之声”改版后,我们曾经专门做过统计:正常情况下,从周一到周五,“中国之声”在消息类节目中,每天有l5档《整点新闻》(《早安中国》中包含4:00《整点新闻》、《健康夜话》包含1:00《整点新闻》)、12档《半点新闻》(《新闻观潮》中包含21:30《半点新闻》)、  相似文献   

3.
孙莹 《中国广播》2007,(12):6-7
从2007年开始,经过整合资源,全新打造的法制新闻杂志性节目《法治中国》亮相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周一到周五11:10~11:55,《法治中国》“用探索的视角关注法律事件,用人文的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实践证明,走向直播的法制广播,更能兼顾时效性、贴近性;在直播中巧妙运用采访音响、庭审录音素材,使原有十佳栏目《现在开庭》焕发了新春;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形成法制广播合力,制作出有规模、有广泛影响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短信的走俏,在许多互动性的直播节目中,过去一度流行的热线电话被手机短信所取代。即使是一些以热线互动见长的新闻类谈话节目也纷纷冷落了不该冷落的热线电话,尤其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诸多互动节目中,几乎难觅热线电话的踪迹。热线互动的缺失,弱化了广播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新闻谈话类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里,笔者拟以《新闻观潮》节目为例,对这一问题做粗浅分析。以“新人、新事、新观点,你说、我说、大家说”为传播理念的《新闻观潮》,围绕社会上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或一些…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笔者认为,在广播方面,2004年1月1日悄然登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胆改革创新,以其前卫的现代传播理念,开拓了广播新闻许多新的节目样式,节目形态和节目运作模式,其中,开创的一种新闻模式——互动新闻,对包括时政报道在内的广播新闻改革是一个突破点,它既值得人们称道,又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钟志荣  高颖 《中国广播》2007,(12):12-13
1998年元月1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法制专题《人与法》。从开办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全国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栏目)的铺天盖地,十年来,《人与法》节目始终突出新闻性、故事性、服务性,打出了“关键是传播法治理念”的口号,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节目样态,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深入浅出、庄谐同存”的风格,成为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王牌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闻节目如何实现直播日常化?“中国之声”2004年1月1日改版后推出的午间《第一报告》和《新闻直播间》经过初步探索后,再次改版推出《直播中国》,进一步实现了“中国之声”作为新闻频率的定位初衷。《直播中国》实现了广播节目直播形态从特别报道到常设栏目的跨越,为广播节目创新走出了新路,因而具有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品牌节目”评选于近日结束,所属六个频道共评选出15档“品牌节目”。它们分别是:新闻综合台的《浙广早新闻》、《精神家园》、《法律直播室》;经济台的《浙江第一线》、《无线监督哨》,《股市黄金档》;文艺台的《伊甸园》、《六百秒述评》;交通之声的《有理走天下》、《阿宝路路通》;音乐调频的《AMY.COM》、《鲁瑾脱口秀》;健康之声的《天天美食坊》、《康大夫热线》、《健康援助》。节目类型涵盖新闻、专题、评论、谈话、音乐,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广播和电视的人物访谈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中央电视台的《大家》、《高端访问》栏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物春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形式,其人际传播的特点有传播者间的对称信息流动,传播者的光辉效应以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等;其大众传播的价值有新闻、宣传、人文、科学价值等。文章认为,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人际传播中存在不足,节目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相似文献   

11.
涉农广播是中央台历史最悠久的节目类型之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台就开办了专门的农村节目。进入21世纪,改革步伐加大,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频率。2004年1月,作为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一部分,以原《今日农村》为底版的《中国农村报道》以全新面貌推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类型节目怎样才能保持生命力?一个有着几十年传统经营理念的节目靠什  相似文献   

12.
4月16日,中国股指期货上市首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推出大型特别直播节目——《股指期货扬帆起航》,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全程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当前,经济之声的各项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以“顶天立地”为改革目标,立足“全媒体时代”,打造“国家级专业财经广播第一频率”是经济之声改革的宗旨。积极探索经济广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财经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是经济之声节目改革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08,(4):I0001-I0001
中国之声实现大资源、大策划、大制作、大传播。每日8小时特别直播《春风起神州》成为“两会”报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解读。率先发布中央领导同志到团组活动的快讯,《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同期声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诞生了一个新节目——《人物春秋》。它开播伊始,就受到人们的瞩目,虽然是在每周一至周五的非黄金时间段13:40~14:00播出,却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听众群,此时间段的广告客户也一度猛增。《人物春秋》开播三年多年来,有的听众几乎每天坚持收听这个节目,记下了厚厚的几大本笔记;  相似文献   

16.
邢晓春 《中国广播》2006,(10):67-68
“从小我们就爱听故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今天听故事的你,就是明天讲故事的人。”这是《故事新天地》节目宣传版的开头。看似平常的四句话,却道出了这个节目产生的原由、丰富的节目资源以及目标受众和讲述形式。2006年5月18日,《故事新天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全新亮相。顾名思义,这是一档“讲故事”的节目。其实,文艺之声的频率本身就定位为以语言类文艺节目为主,又称为“故事频率”。因此,这档节目的推出无疑是对频率主题概念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宜春811台     
《声屏世界》2010,(5):F0003-F0003
宣春811台,于1970年3月建立,地处宜春市秀江东路105号(原宜春市委大院内),占地面积24亩,主要工作任务是转播发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频率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频率”节目,以及对境外台的干扰任务。现有职工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  相似文献   

18.
从1月20日12时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将大部分原定节目内容撤换为雨雪灾害情况发展和救灾进展的特别报道。21日,中央电台打破既定节目编排,在覆盖全国的中国之声推出全天不间断抗灾救灾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节目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9.
任捷 《中国广播》2006,(3):33-34
乘着声音的翅膀,我们自信自由地翱翔,用广播独特的语言话语我们心中的感知,回望曾经的2005,畅想已经启航的2006,这就是《声音中国》在两个小时的节目时长里呈现给大家的,也是我们在新春奉献给听众朋友的一次赏心悦“耳”的听觉盛宴。《声音中国》是中国之声制作的一台新闻性的春节主题晚会,为了突显中国之声作为新闻综合频率的特色,这台晚会将承担起梳理2005年新闻的任务。把  相似文献   

20.
陈璐 《新闻传播》2009,(12):73-75
今天的城市广播面临三大挑战:新媒体冲击、传统听众流失,年轻听众群培养困难、业已存在的与它媒体竞争。另外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上海,清晨的王牌节目“990早新闻”的收听率常常与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难分伯仲。“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国际电台音乐频率等节目在上海的人气也在逐渐积聚.分流着本地收听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