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带来生态美学的诞生,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学原理和实践运用,并以主体间性美学为其哲学基础,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定位探索中走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破坏的加剧,生态思想不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甚至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信仰,具有了宗教性质。本文意在指出,现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危机致使生态思想具有这种性质,这种性质不仅表现在科学、哲学、伦理学中,也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兴盛主要由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中心主义的反叛,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生态美学呼唤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久以来的生态美学研究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却有所忽视.作为建立在生态维度上的关学形态,生态美学的理论旨趣应该是对人类诗意栖居的追求,不仅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也实现人类自身的审美生存.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为标志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的危机,即西方主客二分的世界观所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中独特的环境思想和生态理念越来越被学术界和思想界推崇和认同.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将其小说文本置于工业化进程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表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并对自然生态危机导致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人类生态困境进行严肃审视,从而探究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这无疑充溢着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作为革命时代集体意识的积淀,红色经典所指涉的文学作品曾经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所包孕的道德理想与精神追求对当下文化生态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红色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更多体现在历史研究和思想教育层面,而在文学艺术层面则因史、诗、思的严重缺失无法为后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提供典范与参照,并不具备文学经典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纷纷探索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揭示生态危机的实质,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生态革命”中找到了生态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结合点,从生态危机中逐步探索生态危机的实质,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主张和观点,为解决生态危机开创了道路。本文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出发,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观点,并提出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小说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当时的工业革命社会进行审视,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精神世界造成的伤害,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以破坏和掠夺自然资源为基础,导致人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基于此,以《恋爱中的女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切入,依据生态整体论原则,研究生态美学视角下的"自然之子"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挖掘其中蕴含的解决自然生态危机的办法及哲理,阐述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生贵先生的《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新"在对当今现实生活与艺术实践的深刻思考,"新"在对主体精神的热切关注,而且其论述又是在民族性、地域性的高度凸现中进行,此也为一"新"。在学界众说纷纭中,对艺术美学的关注,视角独特,言说个性,是生态文明视野中对艺术美学宏观而又精致的观照。  相似文献   

11.
生态美学之指归为人的􀀂 审美的生存 与􀀂 诗意的栖居 目的的实现, 而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怀着沉重的心情唱出的是, 人离弃了神灵, 离弃了那给人类行为以力量和高尚、给痛苦带来欢乐、以默默柔情沉醉城市和家庭、以友谊温暖同胞的神灵, 离弃了充满神性的自然。他的诗中所反映的与诗密切相关的感性宗教正是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自然的复魅问题。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人的回乡对自然神性的回归。它是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精神生态危机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相比被摧残破坏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病态畸形的精神危机更是导致现代生态危机的主因。现代人苍白的情感、冷漠的人际、堕落的生活、荒谬的身体暴行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征。马丁·艾米斯善于利用自己周围看到的荒诞可笑与凄凉可怜的事情来刺痛读者,正是他的从不掩饰,让读者在思想精神上直面丑陋的世界与自己,进而自省如何净化人类精神生态,力图规避更普遍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这是阅读马丁·艾米斯的价值所在,也是他想在小说《夜车》中再次突显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13.
萨娜一直坚持一种真实而具体的深入民族现代化精神危机的“边缘化”写作.她的小说介于传统与现实之间,既承传了古典美学中和谐的健康人性与诗意的生命智慧,又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与理性批判,还反映出诗性失衡的现代焦虑情绪与尴尬生存处境.她的作品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与生命的内在超越,包蕴丰富的社会、历史、民俗、宗教、生态等文化人类学内涵与诗性价值,寄寓着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终极关怀与追问。  相似文献   

14.
深层生态学及其美学观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是现代性危机中最致使的危机,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把这一问题导向了对现代的社会与化危机的追问,表达了对地球和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关注,以新生存意识为蓝色背景的西方现代生态美学,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显示了独特的审美观照,对解决当今全球性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小说《白噪音》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一部"生态灾难小说"。作者以深度讽刺的笔触展现了后现代社会自然生态与科技发展的矛盾,美国人精神上的压抑、焦虑和异化现象,以及由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导致的失衡的社会生态环境。本文从自然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三个核心维度探讨德里罗生态思想,以期引发人们对当下严峻生活环境和人类精神失衡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其新颖性和跨学科令评论家们对“精神生态”的理解见仁见智。精神生态研究两个关系;一是精神内各因素,包括信仰、欲望、动机、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之间的关系;二是精神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的精神内的危机早致了人与其外的危机,因此,探讨精神内的危机以及危机的突围意义更为重要。从总体上看,精神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的颠覆与人性的异化和欲望的过度膨胀等精神因子间关系的失衡,因此,解决精神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可用艺术来救赎精神和遏制欲望的过度膨胀。  相似文献   

17.
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把生态危机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危机,是牺牲人类的精神和生存来满足资本的扩张.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过程中把批判矛头指向科学技术,主张进行人道主义的革命.这一理论是浪漫主义、消极悲观主义和空想主义的混合,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菲利普·拉金的诗歌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反映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和对诗意栖息于大地的向往。其中精神生态危机具体表现为人的精神生存化展布困境,以人的异化感、疏离感、焦虑、压抑等为主要症候。从生态理性哲学角度来看,产生这样危机的症结主要在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以及科技革命对人精神生存化展布的限制。拉金在诗歌中表达了对都市人精神生态危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人类物质欲望和科技至上的批判。同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都市人向往诗意栖息于大地,与万生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整体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蒙昧时代的神话自然观、古代有机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到近代机械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并由此引发环境危机的全面爆发。因此,环境危机的解决也需要自然的“返魅“,即在科学的基础上重建自然观的技术、伦理和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