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运用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进行理解、辨析、选择、品味、运用。词语运用的主要考点有: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选择、填写词语;品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找出并修改词语运用中的错误;积累常见的雅词、成语并能准确运用。解答词语运用题,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词语积累,能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特殊意义,把握词语在使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细微差别,理解词语在写人状物、抒情议论中所起的作用,明确词语间的搭配关系,灵活地运用,准确地答题。  相似文献   

2.
语言内化是小学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包括感悟、积累、运用三个环节。其中,感悟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积累是语言内化的基础,运用是语言内化的关键。三者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感悟语言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词语的理解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悟"是语言内化的前提。即以词语而言,其内容包括:1.感悟词语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理解词语,才能准确运用词语。尤其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要通过比较,弄清细微差别。如《月球之谜》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咀嚼揣摩文本的语言。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一、从关键词语着眼词语作为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会运用,词语也就没有了灵魂。所以,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词语教学最终要指向运用,这是词  相似文献   

4.
如何训练学生的作文语言呢?当然,熟记成语、典故,背诵名言佳句,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是十分(?)的;而借助语法手段也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正确途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 一、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运用词语 词语是构句成篇的基本单位,运用词语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重要内容。 初中语言课后习题,仅词语解释7(?)题,遣词造句45题,辨析词义12题,词语填空20题,共计156题,从数量上看,词语练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掌握词语的目的在于应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分析词的结构,明确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词语”掌握的量,是直接衡量小学生语文学习、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标准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机会开展“词语盘点”活动,让小学生在词语掌握与运用展示中,激发学习词语、理解词语与运用词语的潜能,把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统一起来.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例,展开“词语盘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词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能不断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为准确运用词语提供有力保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词语的积累,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词语积累的效果,习得语言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境式词语教学是指师生结合文本语境、生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语境式词语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词语内化,丰富语言积累,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变。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境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寻常词语艺术化是指运用寻常的词语使语言具有形象性,表现朴素美,发挥感染力,获得审美效果的语言运用艺术。这种艺术要讲求一些原则,本文着力探讨了这些原则: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词语运用要切合实际,表达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要适应语境等。  相似文献   

9.
<正>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情境是展示语言形象、显现语言内涵、引领言语活动的重要手段。创设语言操练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充满情趣的语言操练中习得语言能力,发展言语水平。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一、在词语的运用中理解词语准确理解并运用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即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词语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词语,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教学。因此,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词语教学包括:词义的掌握、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三方面。一、词义的掌握词义的掌握是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懂得词语的意思,才能读懂听懂句子,才能读懂或听懂成段的话和整篇文章。另外,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也必须以懂得意思为前提,否则,就没有什么实际的使用价值了。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文化特点,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语表达语言意义的差异性,拟对英汉语中最常用的动物词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黄桂林 《云南教育》2015,(Z1):19-23
一、词语内化:运用为学习指向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教材提供的词语成为学生的语言库存,使其成为学生自主读(解读语言)、写(表情达意)的活的元素。因此,在文本解读中,须让词语的感知、理解过程,成为词语盘活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带着新词参与言语活动,使词语进入言语活动的运动场,以加快词语理解到运用的进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精心选择:凸显运用价值。一篇课文,除生字组成的词语外,熟字组成的新词也  相似文献   

13.
感悟和积累语言只是学习语言的开端 ,最终目的是把书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之中。如何帮助学生内化范文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   1 词语运用性训练———  学生感悟、积累了词语 ,为运用作好充分的“储备”。但是 ,如果教师不积极加以指导 ,使之经常使用 ,这些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词语 ,充其量也只能是“似曾相识”的消极语汇 ,不能够成为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熟练使用的积极语汇。加强运用词语的训练 ,使学生在感悟、积累词语的同时 ,把记忆在自己头脑中潜在的消极…  相似文献   

14.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大量动物词语,每种语言表述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本文就动物词语表述的语义进行结构分析,探讨其特点,进一步挖掘动物词语形成的规律,通过对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的剖析,指出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在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时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由作用不同的各类词语构成。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利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的水平如何,直接取决于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表现为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本文仅就锤炼词语的现实意义、要求和方法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词语是语言结构中的基本单位,词语的感知、领悟、运用与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品味词语,感悟语言的内涵,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辨析词语时,巧妙地运用“替换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可以发展其语言,训练其思维,陶冶其情操。 一、通过“替换比较”,深入理解词义 课文中词语的用法之妙,学生往往一时难以把握。如果运用“替换比较”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解读语文新课标,词语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三——理解、积累与运用。所谓理解,就是知道词语的意义,包括本来意义和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所谓积累,就是储备,就是将学过的词语贮存到记忆仓库之中;所谓运用,就是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之时,提取相关词语组成句子、片段乃至篇章,表情达意。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视角来看,词语的理解与积累属于认知领域,词语的运用属于技能领域。众所周知,知识转化为技能,  相似文献   

19.
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当课文中出现大量需要理解或体会的词语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拿出工具书来查阅,而是要根据词语理解的需要,采取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想象、运用对比、借助角色体验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在运用中内化文本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因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巧媳妇难为无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