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空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通过分析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认为侗族鼓楼是典型的文化空间。挖掘鼓楼的文化空间内涵,有利于对鼓楼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打油茶是一种民间传统烹调技艺,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分析,它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广西融水县安太乡侗族地区打油茶习俗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多角度挖掘侗族打油茶习俗在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上所蕴涵的文化,分析侗族打油茶文化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探讨侗族打油茶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期侗族民间烹茶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实现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侗族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维系和凝聚、规范与约束、推动与促进、传承与发展、调节与融洽五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侗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从"稻—鱼—鸭"共生生计方式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人类学分析入手,发现侗族社会生活中的糯米与鱼不仅仅是侗族村民本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侗族文化载体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已经作为一个小的文化系统在承载和构建起侗族文化。最好的和最理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就是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其生存环境内加以保护和传承,而侗族传统稻鱼共生生计正好构成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与传承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境的变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遭遇到极大的困境。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从侗族母语——侗语的传承抓起,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采取动态的、创新的、协作的方式,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道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宣传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黔东南州委决定出版一本《侗族大歌》.我们很乐意接受撰写这本书的导读文章.侗族大歌是世界东方民间的和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黔东南出版《侗族大歌》一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以及它能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我们从族群、社会学、文化学、价值学、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侗族大歌进行了解读,以便帮助人们对《侗族大歌》专集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和传媒使用的便利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承担起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如何通过互联网渠道,结合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侗族大歌的网络传播现状入手,运用传播学"5W"分析模式对其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与不足展开实证分析,从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侗族大歌传承与传播的策略,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排歌》表现了侗族青年男女丰富的情感生活,反映了当时侗族地区山川河流的地理风貌,记录了从梅林到梧州千里放排一路过滩的人文地理及风情,是梅林地区侗族农业生产、民俗风情、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去"抢救、保存、保护和复兴"。  相似文献   

9.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的分部合唱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平,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里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本文主要论述侗族大歌发现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侗族大歌作为长期生在贵州"深闺"的独秀,逐渐以自己的魅力和影响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呈现给世界,对于更好地宣传贵州、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传承人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于2015年、2016年对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田野调查,从传承人的概念和认定、权利和义务、传承方式与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为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侗族芦笙是一项宝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对学前教育有重要的价值。在体育方面,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使幼儿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智育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在德育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在美育方面,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28日,由贵州省文化厅、黎平县政府申报的项目<贵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本文从侗族大歌的简介,分类和它的传承方式、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方面入手,探寻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体育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体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的现实途径。抢花炮是在侗族、壮族等民族中流行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抢花炮的特征价值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侗族保留了世界上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建筑群落,形成了独具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建筑风格。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贵州的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在旅游开发中侗族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通过开发侗族建筑潜在的价值,可以发挥它的综合效益,从而助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具体剖析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以及当前其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与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保护和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三江县申报的以同乐刺绣为主体的"侗族刺绣"入围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同乐的侗家人眼里,一件纯手工刺绣的侗衣才是一幅质量最上乘的绣品,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大约可以分为制作侗布、剪纸和刺绣三个部分,其中以剪纸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序。  相似文献   

17.
傅安辉 《凯里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
侗年是侗族的传统年节,是侗族家人团圆、祭祖、庆贺丰收的日子,同时又是侗族文化大展示的节日,承载着侗族许多历史文化信息。2011年侗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保护侗年文化,宣传侗年文化,交流侗年文化保护工作经验,探讨侗民政府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黔东南州文体广电局承办的贵州省侗年文化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三江县申报的以同乐刺绣为主体的"侗族刺绣"入围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同乐的侗家人眼里,一件纯手工刺绣的侗衣才是一幅质量最上乘的绣品,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大约可以分为制作侗布、剪纸和刺绣三个部分,其中以剪纸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序。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步伐已去了原有的生机。实景舞台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种最有效的开发模式。文章分析了实景舞台剧的发展历程,对以实景舞台剧为载体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以实景舞台剧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以期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古老一员,现有人口250余万,分布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和鄂西一带,在历史上侗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闪烁着自己特有的灿烂光辉。侗族祖先的哲学思想就是其中的一块瑰丽珍宝。在历史上虽然没有发现侗族有哲学家和哲学专著,但在侗族祖先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歌谣中,却闪耀着侗族哲学文化特征的光彩,反映了侗族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特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本文试就侗族祖先社会历史观中的部分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