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节日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现出来的。在传统的俄罗斯文化中节日仪式是由最原始的游戏演绎而成的,因此游戏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与节日一起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艇体。所以我们说,俄罗斯民间节日源予游戏,寓意于游戏,受控于一定的道德精神体系。俄罗斯人在游戏中欢庆节日,以此传承该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节庆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辉 《教育探索》2008,(11):112-113
节日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非连续部分,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革命纪念日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时机;民族传统节日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世界主题性节日提供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形式;校园文化节是培育学校优质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价值;强化节日仪式和典礼在节日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精心打造节日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特定的时间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以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作为桥梁,通过研究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中的认同主体,剖析节日文化中神话传说、传统习俗、语言、服饰等民族认同的构建要素,进而探讨民族节日对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节日,特别是带有民族宗教的节日,往往通过仪式的表演来体现其文化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载体。在旅游开发中,民族节日中的仪式展演是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对象,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目瑙纵歌"节作为景颇族最隆重的节日,其仪式展演包含了景颇族众多的文化元素,为了使"目瑙纵歌"节更好地体现其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体验的需求,同时避免节日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失色,有必要了解该节日的文化特质,并提出市场化运作的思考和建议,赋予该节日以经济的属性,从而使该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得到传承与保护。同时也可以对类似民族节日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节日分为宗教节日和公历节日,鲜明地反映着俄罗斯文化。本文只谈俄罗斯公历节日。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家基尔兹认为,只有在本土文化的语境中,每个人的心智才能得以有创造性地构建和寻找意义."认知革命之父"布鲁纳提出,人类心智的基本原理说明最高效的教育方法是在文化环境里学习知识,从本土文化中理解知识的原理.节日游戏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情景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孩子们主动参与.是学前教育活动重要内容.因此.加强节日游戏的探索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下面结合我园进行的"节日玩具与节日游戏的研究"课题,谈谈进行节日游戏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存在性别与社会分工问题.京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京族通过生产劳动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哈节是京族人最重要的节日,在哈节民间仪式的过程中,由于性别角色年龄不同而使人们在仪式中的分工特征带上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海洋经济和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每个国家、民族、地区乃至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大小小的节日。从节日的起源,到如何过节,其文化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或行业最具特征的文化性格和心理内涵。它通过仪式将这些性格和心理外在化、程式化,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夸张,使人一眼就能够识别。因此,即使对这些节日主体而言,如何过节也往往成为他们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节日的文化形态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一个变化与守成、创新与继承的辩证统一。相比较而言,节日的文化形式在农业文明时代有着更多的功利与宗教色彩,其形式相对稳…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是一个悲剧。随着新的俄罗斯的诞生 ,悲剧气氛依然笼罩着这个民族 ,不愿散去。其个中因素固然很多 ,但有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个民族、国家惟有保持本国文化的民族特性 ,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 ,我们在对俄罗斯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 ,应对其文化传统进行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特点、有着与众不同个性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仪式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文化活动,而大多数这样的活动(尤其是群体性的大型仪式)中都伴随着音乐,因此,"仪式音乐"便成了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论著中经常被提使用的一个概念。苗族是贵州境内最为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多依托于仪式而传承及演变。  相似文献   

11.
吴燕萍 《考试周刊》2011,(22):236-237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节日,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节日教育,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习俗……在节日文化中可能也含有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正确地去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我认为在幼儿园节日教育中,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是中国的传统民族节日,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不少故事,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年来国家一直重视通过各种方式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体会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内涵,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2014年和2015年央视在春节和清明期间推出了"春运说吧"和"清明说吧",成为节日里一道新的风景线。说吧是载体创新方面的一个亮点。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实践进行提升,民间游戏是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经常开展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民间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仪式和常态:一所村小的参与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村落而言,处于村落之中的学校是一种外来的社会组织,是主流文化的传播场所.这在学校的节日仪式中完全凸显出来了.但处在村落社区之中,学校无法逃离村落的文化背景,处处受到村落文化的辐射,这在儿童的课余游戏和交往中体现得非常鲜明.这些日常游戏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部分,而仪式表演则是外部世界的一种"殖民".  相似文献   

15.
<正>运用多种办法进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节日教育、游戏教育、日常教育和家园共育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一、积极营造节日氛围,在节日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节日的设置是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幼儿园教师抓住节日这个契机,积极营造节日氛围,为小朋友讲解节日背后的含义和民俗,倡导节日体现出的价值观,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应该适当的组织主题活动,深挖节日含义,通  相似文献   

16.
节日,是一个社会最具特色的生活图景,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积累。一个国家的节日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民族价值观念的仪式载体和这个区域独具特色的生存智慧。节日因其与自然、生活、社会密切联系所内蕴的人文价值,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改教材的视野。节日文化贯穿思想品德教材,如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教材虽然没有直接讲节日,但和节日密切相关,这些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内容,或源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四川各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羌族传统节日文化在羌区幼儿园课程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也成为羌族地区幼儿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对此,本文从创设良好的节日文化环境、感知羌族文化、参加羌族社区(村寨)、家庭节日活动等方面对羌区幼儿园开展羌族节日文化活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在盖瓦洒"哑巴会"中,通过族内群体文化自觉的行为,使节日中自然的慰藉功能上升为自觉的娱乐功能;群体民族意识与文化意识的觉醒,是产生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结果。群体对文化认知与实践过程,体现于节日的调适功能与组织功能,而有助于节日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吸纳与选择,则推动了节日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罗莉莉 《天津教育》2022,(8):105-107
<正>幼儿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而在幼儿的教育方式中,游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多元民族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具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幼儿强健体魄、增强幼儿爱国意识的重要性。开展多元民族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和塑造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因此幼儿园民族游戏具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来自对生活、教育和艺术的追求,也来自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幼儿园通过对民族游戏的继承和改编,能使民族地区的游戏更迎合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幼儿可以设计游戏所需的材料和玩具,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不少中学生对很多洋节耳熟能详,而对有些传统节日却不甚了解。这提醒我们,在提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政治课必须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在《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等教学内容中,可以民族节日情境为依托,促使学生融入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如何在传统的节日情境中引领学生增强对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