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三级本质,并从实际出发寻找实现这个本质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展示了社会主义对于人类和历史的根本价值。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确定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是制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决定着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命运。本从哲学的角度探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重新认识的理论,以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认识与理解,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是目前人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疑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 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则是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创新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内容是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辩证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蕴涵着变革和与时具进的思想理念。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旭皎 《文教资料》2009,(25):119-12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叉"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这对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揭示、科学概括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原则,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该理论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构成该理论的依据和构成该理论的具体内容。而构成该理论的依据又可分为客观依据─—对中国国情的再认识和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邓小平有两点重大突破。其一,把社会主义的特定模式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开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具体体制区别开来。其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出路作出了“解惑”式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经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识,苏联模式传统社会主义观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性认识三个阶段。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其中,邓小平理论内含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科学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视角准确而完整地解读了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发展的视角以新的理论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明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更加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发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深刻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这一理论的鲜明特点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价值,对于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自觉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其核心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上来把握,力图揭示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由于受时代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内在联系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精神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实践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理解 ,体现了对继承和批判的辩证思考 ,体现了对本质的静态规定和动态规定相统一的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对我们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表现在:1.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科学化;2.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探索逐渐科学化;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渐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回顾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加深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不断探索,到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论述。“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代表”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和现实的理论难题的关键之点在于如何把握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崭新概念,它既破除了社会主义实证化的思维方式,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又摒弃了社会主义伦理化的思维方式,在历史与价值、价值与制度的辩证关系中把握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从而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新的时代高度.  相似文献   

19.
反对两极分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消除两极分化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最具制度特征的价值指向,防止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构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整解读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上坚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要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