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是在一定的题旨和情境下对语言的修饰与调整行为,与语法和逻辑既相关联又有本质不同。修辞应服从内容的需要,而不能理解为就是对华词丽藻的追逐。写作教学存在的弊端是:重积极修辞,轻消极修辞;重文艺性文体的修辞,轻实用性文体修辞。中学生的议论写作不能缺失正确有效的修辞指导,这是写好议论文章的必需。  相似文献   

2.
滕敏 《语文天地》2016,(4):87-88
修是指修饰,而辞是指辩论性的语言。修辞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进行修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排比、借代、拟人、比喻等是常用的修辞手段。修辞的目的在于使用语言时,充分利用修辞手段,使语言表达更具感染力。在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教学进程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高中修辞教学的内容1.消极修辞消极修辞所表达的物体更加抽象,不具体,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多着眼于以辞格为主、力求生动的积极修辞,而鲜少关注以明白为止境的消极修辞。汪曾祺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其文不重修饰,而又辞达意切,是消极修辞的典范。带领学生学习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分析其语言表达技巧,从而引起学生对消极修辞的重视,把消极修辞理解并应用到口语表达和写作当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修辞的两分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修辞现象这个整体。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不存在优劣之说,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既要注意积极修辞,也要重视消极修辞,力求二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论述了消极修辞在语文课标中的体现,强调重视消极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必要性;接着从教师的教学现状来看忽视消极修辞对学生的严重影响;最后强调消极修辞对学生语言学习具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修辞就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而修辞现象在语言的运用中可以说表现在方方面面,陈望道先生将修辞现象划分为两大类: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本文将以这两大类为出发点,以6月9日的《甘肃经济日报》为据,对当今汉语修辞现象进行简要地剖析,并找出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中学校语文课是语言教学课。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必须强化修辞教学与训练。针对修辞教学现状,本文论述了要搞好修辞教学,必须实施以下教学方法:一、以题旨情境教学为纲,学习分析鉴别运用语言;二、消极修辞是基础且语用广泛,教学中要消极、积极修辞二者兼顾;三、注重对学生的悟性的培养。悟性高语感强,可由教学到自学自用,在语用中自觉追求并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修辞就是修饰词语”这一理论的自身、在创作实践中的不周遍性的分析,并进而从宏观上探讨修辞之后,认为:修辞的“修”不仅含有“修辞”之义,还含有调整、适用之义;修辞不仅是“修饰词语”,还包括修饰语言、调整语言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研究语言的艺术。修辞是根据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整.修饰,以加强表达效果。修辞在语言交流以及语言使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具洞察力的修辞行为受众,学会敏锐地判断,欣赏各类修辞著述中呈现的修辞行为,透过修辞行为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本质,从而可以更加理性地做出客观的评判;另一方面,学习、掌握一些修辞学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卓有成效的修辞者,学会使用修辞行为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和交际效果。本文概要介绍了重要的英语修辞理论及常见的英语修辞格。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对象对汉语领悟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出现语法正确可是不合具体情境的现象,即属于陈望道先生所说的消极修辞的范畴。因此,如何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和修辞的关系、积极和消极修辞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本国的教学可以偏重于积极修辞,而对外汉语教学则应当偏重于消极修辞。  相似文献   

12.
论英语歧义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极的歧义需要加以避免。然而有意地利用歧义,却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修辞效果。修辞格中的双关、比喻、反语、通感、典故、委婉等就是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利用。英语歧义具有幽默风趣、辛辣讽刺、委婉含蓄、调和冲突、启发想像等多种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模糊修辞的大量存在,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探讨模糊修辞在文学作品、商业广告、日常会话及政论文体、法律领域的应用。指出正确合理地使用模糊修辞要注意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及交际语体等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4.
立法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精确性,而现实法律文本中含有大量的不明确语言和条文。此问题可以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消极法律修辞,也正是这种与立法学结合的消极法律修辞,作为一种实现说服、达致"同一"目标的方法和策略,解决了立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保证了法律的实践应用性,也从根本上提升了作为立法成果的法律自身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5.
口语语体是适应社会日常生活的言语形式,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配置规律。不同的口语语体选用的修辞活动截然不同,本文将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大视野,试论口语语体的修辞活动。  相似文献   

16.
英语歧义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英 《天中学刊》2003,18(4):77-78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有着消极的一面,也有着积极的一面。积极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其作用有:开拓意境,丰富文章内涵;一语双关,突出语言主题;故意歧解,使语言诙谐幽默;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7.
移位修饰是英语修辞中比较特殊的修辞方式,它广泛地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它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也更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以高级英语一二册所涉及的相关文章中所出现的移位修饰的句子为例,从移位修饰语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和修辞效果等方面对移位修饰这种修辞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而逻辑是修辞的基础,要想在消极修辞方面表达的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必须与事实相符,这必须都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修辞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是语言动物”观念的折射,它更多地体现了狭义修辞学的特征。这使人们普遍将修辞与修饰等量齐观、混为一谈,以至于修辞长期行使着工具和手段的职能。而广义修辞学的修辞认知则将修辞提升至思维和认知的高度上.这为人们看待修辞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触及修辞的行为内核,并深化了对“人是修辞动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陈立娣  王鑫 《考试周刊》2012,(41):14-15
修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语文献中,“修”和“辞”两个字连用先秦就开始了。《周易》说:“修辞立其诚。”这个“修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后来人理解为“修饰文辞”的意思。今天讲的“修辞”是一个名词,有三层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