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激素对动物的环境生态效应表现为使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失调、生殖能力下降、慢性疾病发病率提高、生长发育受阻、性别比例失调、行为异常等。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动物生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环境激素对动物生态效应的微观毒害机理。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激素由环境进入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蓄积,通过激素样作用干扰内分泌系统,对人类健康和动物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环境激素的概念、主要类别、对人类健康和野生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英国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报告证实,由于“环境激素”的影响,雄性动物有发生雌性化的严重趋势。生活在工厂排放污水河流中的石斑鱼,有60%发生了变性现象,不少雄性石斑鱼竟然能排卵,并且出现了两性鱼。所谓“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的一类有害物质,它在动物和人类的体内起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从而导致这些动物的内分泌紊乱,生殖机能失常。  相似文献   

4.
环境激素是指从环境中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并干扰其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能对生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导致人类和动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起各种生理异常。绝大部分环境激素都是由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胁,现已成为继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8万种化学物质直接为人类所用,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但这些有害物质并非都是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环境激素及环境激素的来源,着重探讨了环境激素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性以及人们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环境激素是人类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面临的又一全球性问题。环境激素干扰生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内分泌、生殖机能,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环境激素的来源及其特征,揭示其严重的危害性,强调了控制环境激素污染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激素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介绍了环境激素及其分类,作用机制,对生物和人类的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总结了环境激素的监测方法,以及预防和控制环境激素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我国土壤PAEs类环境激素污染现状及植物对PAEs类环境激素吸收累积效应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PAEs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环境激素的来源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环境激素成为全球新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全球的科学家对它高度重视。本介绍了环境激素的定义、危害及来源,并对如何减少环境激素的危害,提出了几点可行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作为环境方面的一门前沿选修课程,应减少工业时代环境激素危害潮流而开设,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增强学生环境危机防范意识,逐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减少环境激素危害的思考,以提高未来社会建设者的生活素养和社会关怀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