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林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林业经营思想正在加速向可持续经营思想转变。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推进林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需求,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严重滞后,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措施也不完善,制约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与世界上私有林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影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法律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林,保障经营者的林权不受侵犯,同时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实行税收、信贷、项目补贴、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优惠政策,保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能够从林业投资中取得合理的回报率,从而调动全祉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3.
林业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分类经营基础上形成以发挥森林生态环境效益为主的生态林业和以发挥森林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作为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部分,资金积累、投放贯穿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活动过程中,并成为决定其目标是否能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形成有效的筹融资机制,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对资金投入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效率,控制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资金运行的风险,保证资金循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保护和国土整治的根本出路和首要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内,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思路是,以分类经营为基础,以整合后的六大工程为切入点,以调动全社会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为核心,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及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不仅影响着林业的健康发展,还会作用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重视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以林业重点工程为切入点,设计数字林业综合信息系统体系,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总体结构并进行了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无线传输中间层架构、内外业数据交互技术、移动定位设备技术研究等。对提升林业行政执法现代化管理水平,保护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风 《职业技术》2007,(19):59-60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6年,已有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为适应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200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甘肃省林业学校改建为高职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领导能力、综合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6年,已有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为适应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200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甘肃省林业学校改建为高职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领导能力、综合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森林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从森林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科技驱动效益三方面着手构建森林生态与科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和综合得分,并依次结合时间趋势外推法、年平均增长率推算法、平均值推算法、德尔菲法来推算2020年的实现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森林生态与科技效益逐年提高,符合生态文明整体发展趋势。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要想达到2020年实现程度,部分指标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林业就业水平、科技投入、生态旅游方面,更需要加大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9.
一、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长期以来,青田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八五”时期以来,先后实施保护建设森林资源、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整治瓯江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整治三废污染等生态环境工程,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的状态。 一是保护和建设森林资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综合体。长期以来,该县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按照“封造并举、长短结合、齐灌配套、防用齐上”的经营方针,积极发展林业生产,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林产品开发和资源综…  相似文献   

10.
林业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发展林业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所以发展林业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振兴林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教育培训工作,就是要注重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林业教育培训机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为实现林业重要职业岗位准入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加大林业教育培训投入的力度,重视公众的林业科普知识与法律意识的培训,提高务林人的科学理念和能力水平,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63.1%,拥有丰富林业资源,发展林业生态产业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重要途径。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江西省通过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公益林管护和生态护林、生态保护及修复工程等方式,林业生态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2012-2017年江西省林业产业发展数据分析表明,以毛竹、油茶、花卉苗木、香料香精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畜禽、蜜蜂养殖为主的林下养殖业以及生态旅游产业是林业生态扶贫的主导产业,生态护林员扶贫政策则能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双目标,林业生态扶贫方式具有长效、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林业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农业的基础和桥梁。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才能使生态农业和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业的职能是一个系统,作为调节林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林业政策也是一个系统。林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调整就是优化结构。林业政策调整的总枢纽就是实行分类经营。为使林业系统正常运行,还必须具有政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是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头戏.如何使退耕还林得以持续,农民不复耕,关键在于农民的生活要有保障,农民的收入能满足其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费用的基本需要.通过对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分析,结合毕节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毕节地区农民增收问题,使退耕还林得以持续开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平台的重大举措,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延安作为率先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经过10年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和封山育林,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进农村生产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投入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必须制定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林业人力资源现状、管理与使用、教育与培训等三个方面对我国西部地区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建设的需要,对西部地区林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了预测。进而提出要从加强领导、加快林业发展、稳定队伍、加强林业教育培训等十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促进西部地区林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