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乐理课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音乐素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更好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目前学前教学专业的乐理课堂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有畏难情绪,更加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乐理知识。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依旧采用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课程与教学模式,以高师音乐学专业相应课程为模本,专业性强,程度偏深,内容繁杂,不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部分学生因为音乐基础薄弱,对乐理知识的学习更是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滞后,致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都很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在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在了解学生音乐基础的前提下,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与要求,改编教材,增加学生将来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在促进学生多元化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其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3.
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都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他们既互有区别有相辅相成。其中,视唱练耳是通过视唱、听、写三大块来进行课堂教学环节;乐理知识是通过讲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适宜学生理解。本文对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的融合进行研究,以期对音乐教学环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乐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地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系统学习音乐的理论性学科。支撑着钢琴、弹唱、声乐等学科地学习。可见其重要性。但目前乐理课堂生涩死板,不仅缺乏趣味性,还与学前教育职业特点脱节,变成了非常专业地乐理课堂教学,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为活跃课堂气氛,结合学前教育职业特点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乐理》是一门系统介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须秉持严谨、严格的态度,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真正为学生打下坚持的音乐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中音乐乐理知识的传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体制发生革新后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随着人们对音乐教学越来越重视,音乐乐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将更大的经历和心思投入到乐理知识的课堂讲解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寻找到更适合的学习方式,以最高的教学效率完成乐理知识的教学目标。其中乐理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的概念和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在接受和理解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困难。本人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提高乐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以后的乐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音乐中的乐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些枯燥的乐理知识。让看似深奥的音乐知识在教师的剖析下,像春风春雨一样悄无声息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个喜爱音乐的种子,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基础,让学生拥有一双能聆听音乐的耳朵。从而真正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乐理知识是否扎实也决定学生之后的音乐道路是否顺畅。乐理学习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以及正确的节奏感,同时还能带学生去正确感知理解音乐,最终将乐理知识学以致用,使用到之后的音乐实际中。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45):147-148
在音乐学习中,乐理知识是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只有先学会了乐理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去学习音乐。乐理包含着音准、节奏、和声、曲调、节拍、音区以及音色等,在音乐学习中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内容才能够促使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学习得更好、更完善。基于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教导学生音乐乐理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音乐学习中遨游,激发自己的能量,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感到愉悦。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音乐鉴赏知识、基础的乐理知识、基础音乐表达方法。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结合文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结合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