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铭 《新闻世界》2013,(6):140-141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在新浪微博中的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4月20日为时间节点,分析两者在此次灾难事件报道中存在的异同,以期为其他媒体官微关于灾难报道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客观存在着两个话语空间。《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的代表,为融通两个"话语空间"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从四个方面研究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构建主流话语体系的实践和探索,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开始积极使用微博以争取读者。媒体微博可以做什么?它可以为传统媒体做什么?文章选择了四家有代表性的党报和都市报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马航事件中的微博使用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党报和都市报在微博报道上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党报媒体在马航事件中已经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明显突破了其传统母媒体的业务范围,而都市报微博则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
暴力恐怖事件是一种典型的社会风险。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3·01昆明暴恐事件和5·22乌鲁木齐暴恐事件的相关言论为研究文本,从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暴恐事件相关言论中构建了一组二元对立关系,即以暴恐事件受害者、@人民日报及其读者为代表的"我们"和以暴恐分子为主的"他们"的对立。@人民日报通过凸显评价框架、使用主语隐现的句子、选择带倾向性的指示词,将"他们"置于非正义的一方,并且通过选择民族团结、美好愿景等积极意向框架团结"我们",与"他们"对立。  相似文献   

5.
钱俊衡 《今传媒》2023,(5):121-124
在疫苗研发、接种以对抗COVID-19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对新冠疫苗的报道关系到公众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接种积极性。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发布的新冠疫苗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索其报道特征,通过高频词统计分析了文本建构特征,并计算出各议题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重点报道了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并通过各种呈现策略,重点凸显了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建立起了公众接种疫苗的信心,有效提高了公众的接种意愿。  相似文献   

6.
柯江 《新闻传播》2024,(3):64-66
本研究主要从大熊猫丫丫归国事件中主流媒体报道的传播策略及其对公众态度以及认知的影响出发,以大熊猫丫丫的归国事件为背景,收集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关于此公共事件的微博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报道经过不同的叙事过程和呈现方式,提高公众对于相关公共新闻事件的关注和认知水平,对事件的传播和公众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着受众对特定信息的筛选和忽略等问题。本文旨在为媒体在公共事件传播路径优化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2,(8):111-112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正式上线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许多网民留言,对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表示认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  相似文献   

8.
在高度媒介化、高度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媒体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媒体外交中的媒体具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扮演这些角色?现有研究鲜有答案。为此,本文以斯诺登事件为例,通过对我国四家全国性主流报纸(《人民日报》、《环球时报》、China Daily和Global Times)在事件发生前后近八个月时间的相关报道和评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媒体在国际热点事件中发挥外交角色的策略主要有四种:音量调节、声源管理、主题驯化和话语争夺,这四种策略在以面向国内公众为主的中文报纸和以面向国际公众为主的英文报纸中表现略有差异,但总体而言,这些媒体在事件中都扮演着本国政府利益的表达者和声张者角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人民日报》5月13日~31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探究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传播效应以及在灾难事件中发挥的舆论导向作用。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微博的崛起,改变了主流媒体对网络热点迟钝和失语的状态,补充、延伸、拓展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在2012年三大突发事件中受追捧的热帖为研究样本,认为找到底层认同的心态和主流价值观之间的重叠地带,构建认同是主流媒体突发事件引导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平台运营已逾两年。无论是作为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所做出的尝试,还是作为党媒在为打通"两个舆论场"中作出的努力,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均以传播实践赢得了学界和业界的肯定。可以说,它所迈出的一小步,意味着我国党报微博建设迈出的一大步,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引领、驱动各级党报在转型发展中内生出变革的思维与动力,在互联网时代重塑起新型主流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发展,为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优势。然而在突发事件的新闻信息传播中,自媒体平台往往受限于对事件本身信息内容缺乏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的保障,导致了各种版本信息满天飞,这对于官方媒体的报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突发事件中,官方媒体应该积极做好引导"身份",积极引导和回应社会舆论热点,切实履行官方媒体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马凯 《新闻世界》2013,(7):200-202
【摘要】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微博是其母媒体的延伸,面对灾难性事件,传统媒体微博应当扮演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者和心理抚慰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张子晗 《新闻世界》2014,(6):237-238
近年来,媒体官方微博数量不断增加,媒体从业者的私人微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记者不仅在现实世界,也在微博世界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据《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微博世界中,党报以《人民日报》为核心,而《南方周末》则在五大市场化报纸中排名第四位。以上两家媒体记者在私人微博的议题选择中,既体现出职业属性、对同期热点的关注等相似点,也折射出记者所属媒体的不同定位。  相似文献   

15.
张兴宇  舒启智 《新闻世界》2011,(11):224-225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以微博为代表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对大众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上。本文以央视对“药家鑫”案的报道为例,探讨大众媒体在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上该如何寻找舆论支点,以及建立什么样的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杨丹丹 《传媒》2023,(10):48-50
201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开通官方账号,微博从此成为人民日报的重要发声渠道和网络舆论阵地之一。人民日报微博开通十余年,内容质量、粉丝数量和网络引领力方面都稳居主流媒体前列。截至2023年3月,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已达1.5亿,稳居微博平台粉丝数第一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引导趋于复杂,主流媒体借力社交媒体提升了自身影响力,增强了主流媒体的网络引领力,牢牢占据了舆论阵地,深刻影响了社交平台乃至互联网平台的舆论走向,为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灾难性事件因其自身的难以预见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对社会稳定性和行为框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现代社会,电视媒体作为公众媒体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的信息平台,在紧急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14,(5):74
正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力恐怖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公愤,而一些西方媒体所作的报道罔顾事实,充斥奇谈怪论,3月3日的《人民日报》针锋相对,在"国际论坛"刊发题为《十足的虚伪与冷酷》的署名评论。3月4日的《光明日报》也发表《西方媒体抽了自己一记耳光》《请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两篇言论,对此据理批驳。昆明暴恐事件刚发生,《人民日报》在掌握美国等主流媒体群体性失明与乱语的一系列例子后,即研究、策划评论选题。这种带有前瞻性的工作部署,为及时开展舆论斗争赢得了时间。比如一  相似文献   

20.
张子晗 《东南传播》2015,(2):124-126
本文以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作为突发事件案例,选取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在该事件发生后五天内的全体相关微博作为分析样本,发现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议程设置大大被其他话语主题消解,且缺少主动性。在建构突发议程的过程中,不同主流官微平台之间缺少跨单位、跨平台合作。民众越发依赖社交平台、谣言甚嚣尘上的今天,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将为今后突发事件中社交平台领域的主流媒体应急信息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