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现场连线报道是以记者现场口头播报的形式出现,它时效性强,能迅速鲜活地展现新闻现场的特点,备受广大听众的青睐。独具优势的广播媒体现场连线报道实现了“第一时间”再现新闻现场,听众也从广播媒体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新闻报道的提速。连线报道看似简单但要出彩,避免平庸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浅谈广播新闻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诉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广播新闻连线节目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因此,广播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快捷。一直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而新闻连线报道更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电台直播间播报出去,它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可以说,新闻连线报道的出现和不断运用正是适应了广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5.
赵蕾 《新闻爱好者》2012,(13):59-60
连线报道,亦称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与新闻主播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播报出去。连线报道能够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生动描述现场氛围,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当前,连线报道成为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之一。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10年改版以来,开设"豫广新闻"栏目,每逢整点播报,每档节目10分钟,设置两条以上记者连线报道,以新闻主播和记者对话的形式播报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播连线报道改变了新闻播出的节奏,避免了长时间播音带给听众的沉闷感。然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大量播出,报道质量问题日渐显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或者是没有捕捉到更多有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一平 《青年记者》2012,(35):47-48
快捷是广播最大的优势,而广播新闻的连线报道更是将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听众感受第一现场,与新闻事件同步,满足听众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需要。但是,在连线报道使用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提高广播新闻连线报道的质量?一个  相似文献   

7.
武秋颖 《新闻前哨》2010,(9):104-104
随着广播日新月异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广播节目形式出现在电波中,连线报道就是其中之一。当前,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8.
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目前已经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间播报出去。连线报道体现了广播的快捷优势,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午时段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就是大量运用连线报道的一个典型栏目,  相似文献   

9.
宋梓祯 《新闻传播》2015,(3):109+111
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新闻采编带来了更为快捷的传播辅助,广播新闻连线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革机会。从传统型媒体有限的拓展到当前播客、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播新闻连线采编过程中的传播渠道可以突破时空的约束,在完成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同步传输的基础上,辅助新闻现场中的广播记者完成即时新闻报道目标。本文围绕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中,记者、编辑、主持人三方在连线报道中各自角色、相互的影响、作用及其应用展开论述,以期找到广播新闻采编作品质量提升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连线报道以声音为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直接报道,具有很大的时间优势,并且现场感强烈,是广播少数几类可以与其它媒体展开竞争的节目。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广播连线报道实例,对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进行了分析,认为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要做到三个方面:增强记者素质,提升临场发挥能力;突出时间性,抢占新闻制高点;与其他新闻节目形式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诉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一名广播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感觉到,做好连线报道,除了要具备扎实的采访、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外,灵活的现场调控和恰当的信息取舍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曹鹤 《记者摇篮》2015,(4):42-43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新闻现场报道、突发事件报道、活动现场报道等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越来越多,在广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连线报道并不是记者到了现场随便讲几句,以证明自己到过现场这么简单,连线报道在考验记者临场发挥水平的同时,更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收放自如的现场驾驭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思维清晰的口  相似文献   

13.
当前,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广播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而做好连线报道,除要具备扎实的采访、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外,灵活的现场调控和恰当的信息取舍不可或缺。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牢牢把握报道节奏完整的现场连线报道包括记者口述、采访对象讲话、实况音响等诸多环节。对报道者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各个环节准确无误,一气呵成。但新闻现场纷繁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家广播媒体在新闻竞争中日益强化记者连线报道。笔者认为广播要实现抢先传播优势,吸引听众并提高受众到达率的竞争目的,记者连线报道是最大利器;而要做好广播的连线报道必须做到选取最有特点的新闻现场,强化报道的“画面”思维,并在注重语言表达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场音响,增加听众的现场感,从而调动听众的联想力,让听众在收听新闻时有“看”到新闻现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王健 《中国广播》2009,(6):50-52
新闻连线报道,作为广播低成本运作的代表手段,突出了广播“快速”的优势。然而连线报道也有缺乏现场录音、内容易枯燥等缺点。本文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给广播新闻记者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对事件和新闻事实的把握、对语言风格和面貌的改善,增进连线报道的表现力和可听性。  相似文献   

16.
成立 《中国广播》2011,(8):69-70
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性诉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广播现场连线报道以其形式新颖、表现力丰富、鲜活生动等特点,极大地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熟练掌握连线报道的基本技能,是参与直播连线的记者、主持人等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笔者做过的多次现场连线为例,分析广播新闻现场连线的特点、优势,并论述了如何做好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18.
广播连线报道强调“第一现场”,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非常契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本文根据连线报道的特性,就连线报道与“走转改”的关系、连线报道的适用范围、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提高连线报道感染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英 《中国广播》2011,(11):80-82
广播连线报道时效强、现场感突出、形式新颖,极大地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来在广播电台得到大量应用,各地都出现了连线报道“热”的现状。但在连线报道中也出现了“虚拟连线”、现场感不强、内容肤浅等问题,值得广播界人士思考。本文通过剖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连线报道是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新闻事实的第一选择,一般是通过后方节目主持人与现场记者的手机、固定电话(包括海事卫星电话)连线,以对话的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讲述。近年,广播电台打破了行政区划与媒体类型等多种局限,实现全国兄弟媒体之间的记者资源整合,使得连线报道的新闻选题范围、素材来源、节目组织思路发生了根本变化,更突出地展现了广播新闻及时、快速、灵动的传播优势。同时,也对广播连线节目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福建新闻广播相关节目的演变及节目制作情况,谈谈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