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作为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我国的折纸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本文以折叠元素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现代折纸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归类服装立裁造型的设计实践,深入探索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黄志刚 《天津教育》2023,(8):156-15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促使学生创造。而折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为小学生的造型设计创设契机。隋唐时期折纸作品常被人们作为礼品促进文化互动,如花灯、河灯等。一张完整的、未经剪裁的纸张,在不应用胶水、剪刀等辅助工具的基础上仅通过折叠或翻转即可创造出青蛙、衣服等作品。于小学生而言,折纸对开发小学生的数理意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小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于美术学科教学实践而言,  相似文献   

3.
在服装设计多元化、多层次的今天,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设计师提供了创作灵感。折纸工艺通过折、剪、切、编等多种塑形手法变化出无数种造型,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无穷多的造型遐想。折纸艺术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服装的形态要素与结构模式,塑造了个性、唯美、精致典雅的外观印象,全新诠释了服装的视觉美。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提出折纸是我国一项绵延千年、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是广为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游戏。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折纸也有良好的教育功效。任何一个折纸作品无不是从基本的折纸技法组合创作产生的。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技法,使幼儿牢固掌握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基本折叠技能,再经巧妙组合,就能完成任何复杂的折纸造型。  相似文献   

5.
晓星 《广西教育》2008,(10):22-23
一、背景知识 折纸最初是伴随着造纸技术的诞生而发展起来一种艺术形式。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当时质量较好的纸张比较昂贵,但相对于更加昂贵的丝绸与绢来说,还是便宜很多。因此,纸除了用于文字书写之外,还常常在祭祀等礼仪场合代替丝绸与绢做一些祭祀用品的造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折纸艺术。  相似文献   

6.
折纸取材方便,造型明了,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富有乐趣。其变化多端的造型,符合幼儿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折纸活动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可谓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7.
机电专业须增加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徐明,于孝昆,刘长生单纯从满足机器的设计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来的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所以造型设计应运而生。机电产品艺术造型设计是结合造型美学、人体学、工程学和销售学而形成的,它给予机电产品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一张轻轻薄薄的纸,在幼儿的手指尖上通过简单的动作变幻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鲜活的造型。而折纸艺术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更是无限的,在一次次的折纸活动中,孩子们尝试、探索,折错了打开重来,再次尝试,直到最终取得成功。在边对边、角对角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收获耐心、细心、恒心、信心等数不清的优秀品质。本文将以中班幼儿折纸活动的开展情况为例,从折纸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折纸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在发展幼儿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能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通常,幼儿园折纸活动都是老师教一步孩子学一步,孩子折完后活动也就结束了,然后将折纸作品粘贴在画纸上继续添画.这种教学过程显示,教师不太善于利用折纸作品的特性引导孩子进行更多样化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0.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宜于儿童想象和智力开发。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又可促进手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折纸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对学生毕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