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贝贝 《考试周刊》2010,(14):218-218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然,作为中职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王新凤 《青海教育》2004,(11):25-26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让自己成为语文课堂的中心,主宰课堂,学生只能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往里钻。教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在这样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一些问题被教师暗示下的众口齐声所掩盖。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仍有教师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作为一个口号,“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这一新课标要求似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则是桥梁”。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成他们个性…  相似文献   

3.
教师每一次对学生的引导,都是一次“计”的使用;学生每一次“计”后的活动,都是对教师所使用“计”的检验.教师所使用“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化学课堂的效率.课堂亦“战场”,“计”的得法营建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中师生话语权的应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课程中,课堂话语场域是“静默”的世界。教师似乎独享课堂话语权,但教师权威更大程度上是制度性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话语权的丧失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异化了师生关系,课程文本以中立者身份威慑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回归师生话语权,实现师生与课程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5.
热烈的课堂气氛一直为大多数教师所追求 ,它似乎成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标志。因此 ,课堂“冷场”是好多教师不希望发生的 ,一旦发生 ,不少教师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有时甚至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那么 ,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冷场” ?课堂“冷场”是不是该一概否定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一、这样的“冷场”要积极提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室里寂静无声 ,同学们在静静地思索 ,要珍惜这样的时候。”的确 ,当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 ,需要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和足够的时间。虽然 ,此时表面上课堂“冷”了 ,但只要观察一下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施燕红 《江西教育》2014,(11):11-12
课如其人。人的个性与修养有殊,带给课堂的风采也截然不同。擅长煽情者,课堂常有讲演的味道;优于组织者,教室似乎是“运动场”,各个项目次第展开。夫子型教师循循善诱,才子型教师汪洋恣肆,母亲型教师温柔体贴,硬汉型教师自然是叱咤风云,充满阳刚之气……课堂个性各有气象,它是成就个人课堂教学风格的基础,自然难能可贵。但重要的是必须服从于课堂共性,即课堂主流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课堂个性是“0”,它必须与课堂主流价值这个“1”相连接,才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普及,教师越来越有意识地进行角色的转变,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这些词语似乎离课堂越来越遥远。然而从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仍然是主角,  相似文献   

9.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听一些人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可是,我们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是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都是学生互问互答,老师几乎不用操心。不知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什么是“问题教学”?该怎样进行“问题教学”?(陕西一教师)  相似文献   

10.
真话语与假权威——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似乎是语文教师的“殖民地”:教师既是课堂上的“话语霸主”,又是文本解读的唯一权威。究其实质,教师只不过是戴着镣铐的、用“真话语”解读文本的显性“假权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材(包括文本)是价值载体,主要体现出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教师只是传递者、重构者;文本的编者是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的“代言人”,对文本的编选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因而成为教师这个显性“课堂殖民者”背后的“隐性权威”;教师有一定的解读文本的自由度,但只能囿于编者的结论进行有限的过程解读而非结论解读,因而成为编者的“替罪羊”;教师的“殖民话语权”或“话语霸权”实则是一种虚假话语权,教师处于一种实然的“精神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课如其人.人的个性与修养有殊,带给课堂的风采也截然不同.擅长煽情者,课堂常有讲演的味道;优于组织者,教室似乎是“运动场”,各个项目次第展开.夫子型教师循循善诱,才子型教师汪洋恣肆,母亲型教师温柔体贴,硬汉型教师自然是叱咤风云,充满阳刚之气……课堂个性各有气象,它是成就个人课堂教学风格的基础,自然难能可贵.但重要的是必须服从于课堂共性,即课堂主流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课堂个性是“0”,它必须与课堂主流价值这个“1”相连接,才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玉军老师是我们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他上这堂课,我是“现场目击者”之一。应该说,陈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容不迫、行云流水,我是十分欣赏的。他能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走进课文,走进作者,走进那“不朽的失眠”之夜,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互动与对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教师显得“随意”一些,学生显得“散漫”一些,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语文课就是应该多一些教师的潇洒,多一些学生的自由。这点,陈老师在这堂课中都做到了。当课堂上充满教师的灌输时,我们大声疾呼“对话”;但是,当“对话”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时,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往更深处探索,让“对话”超越浅表层次的回答,而追求师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比如在这堂课上,学生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似乎还不够;另外,对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富有个性而又紧扣文本的多元解读,似乎还可以更充分些。在中国,球迷似乎比球员更懂足球。呵呵,我不知不觉也犯了这个毛病。还是听听大家的评论吧!  相似文献   

13.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这个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走进当今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随处可见,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笔者通过对小学课堂的观察、研究发现,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研究不深入,理解不透彻,以致步入流行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尽管乍一看现在有些课堂中,学生似乎是“动”起来了,“说”起来了,但是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讨论,  相似文献   

15.
怎样看待“课学搬家”及其他王援朝一、怎样看待“课堂搬家”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把基本上是教师头像的录像课称为“大人头”或“课堂搬家”,而且对“课堂搬家”贬损颇多,“课堂搬家”一时间似乎成了贬义词。“大人头”的称呼确实比较形象,而“课堂搬家”的称呼...  相似文献   

16.
学生究竟是如何参与课堂学习的?对这个命题的思考,决定着教师教学的组织行为。而关于这个命题思考的结果,似乎早已经存在着答案,那就是“以学定教”。所谓“学”,我认为至少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三就是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从这个意义看,我们似乎已经解决了“我们究竟该如何组织学生的课堂学习”这个命题了。  相似文献   

17.
任何教育课程或革新都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发挥作用的,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性非常关键;教师课堂行为有效性的标度,是判定教师课堂行为有效性的基本依据;“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课堂行为有效性的标度的基本参照;从有效教师的课堂行为所呈现出的若干特征,可析离出教师课堂行为有效性的若干标度:正确对待学生、积极的师生交往、创造更适宜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教学的计划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新诉求,赋予了新内涵;教师发展中的“工学矛盾”也将随着教育高质量发展而显现新特征,提出新挑战。以“教师课堂学习”的新视角、新命题,主张教师“基于课堂、为了课堂、在课堂上”有效发展的专业化行动,是破解“工学矛盾”实践难点和谋求教师发展新型方略的现实良策。教师课堂学习“谋变”的基本思路是从情境理性、成长专线、即席创作、自适应机制、实践张力等视域重构教师发展生态。教师课堂学习“新为”的解决方案包括:自主课堂学习的“点线面”行动策略;团队课堂学习的“镜像法”校本研修;项目式课堂学习的“融合型”网络研修。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日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无论你走进哪个课堂,随时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合作学习,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似乎获得了解放手脚、张扬个性的机会,教师旁观也似乎落得个悠闲自在。然而,透过“红红火火”看本质,却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只重形式,走过场,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质,特别是公开教学,尤为突出.已步入合作学习的“危险地带”。其突出表现为“四重四轻”。  相似文献   

20.
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杨姓教授因在课堂上有“批评政府”的言论(具体内容尚不得而知)而被两位纯真且顶真的女生以“反革命罪”告上了法庭,这事在教育界和舆论界被炒得沸沸扬扬。不管事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首先觉得华东政法大学在教师常规管理这方面做得似乎过于宽松——因为它允许教师在课堂上有“批评政府”的言论。在我所供职的学校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