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创造性人才的多少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然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本文就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郭思 《林区教学》2008,(4):83-85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此基础上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讨论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今天,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创造性人才的多少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然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一、培养独立性思维能力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只按照教师和书本之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也缺乏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能否增加创造性的意义,学习过程能否增加除旧布新的成分,学习者能否通过学习获得创造性的人格,进而加快发展为创造性人才等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一个崭新的课题。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尤其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以下分五部分阐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利用观察力培养创造力 学生是教育目的的体现者。教育目标,尤其是创造性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生…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奠定综合性素质,为社会造就出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创新学习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创新学习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1985年5月提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适性人才。”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堤出要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什么现在国家如此重视创运性人才和创造性教育呢?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要适应的代要展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实施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造就创造性人才。 一、样于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9.
周景凯 《现代教育》2003,(17):76-76
数学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性活动中,也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因此,从造就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在经济、军事、教育和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将集中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所谓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教育的要旨是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因此,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就要靠创造性教育。所谓创造性教育,是指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我们提倡创造性教育,首先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  相似文献   

11.
培养批判反思能力 造就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学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造性人才,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批判反思能力,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需要创新情感为动力,如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激情、评价的激励功能、融洽的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知系统,但它对认知活动却有着指导、调解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所以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获得综合效应。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奠定综合性素质,为社会造就出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创新学习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创新学习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是造就新人的活动。要造就新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和方法,关注学习活动 的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因而,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人生最富有创造性的黄金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①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所谓创造性人才,是他可以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创新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是知识价值的核心。人才的创新能力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民的创造性,哪个国家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157,自引:1,他引:156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所谓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创新,因创新是知识价值的核心,越是高创新的知识,其价值也就越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有创造性教育,才有人的创造力的成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向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造性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时期。中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尤为重要。笔者总结多年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