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活动中激发说话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李吉林说 :“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高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 ,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 ,创设情境 ,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如《我的家》要求学生说话 :“你家在哪里 ?你家里有哪几个人 ?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如果让学生一个个回答 ,太单调了。我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 :在观看西瓜灯节文艺演出时 ,广场上人山人海。在放烟火时 ,冬冬和爸爸走散了 ,急得直哭。这时 ,一位阿…  相似文献   

2.
程建云 《山东教育》2002,(31):38-38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溪流,流出心田。 1实物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李吉林说:"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高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于是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因此,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而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蔡善刚 《现代教育》2003,(12):41-41
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地创设交际情景,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说话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产生不说不畅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低年级的写话水平直接影响着中高年级的写作能力,好比是高楼大厦的地基。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迈好写话的每一步,打下坚实牢固的“桩”呢?不妨以课堂为基点,利用教材资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一、巧设语境为媒 写话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则需要一种环境。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张口说、动手写,教师要努力创设出语言表达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启发灵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达成的基本能力,而“说”尤为重要。我认为,要让学生说得精彩,还必须从“导”入手。情境是语言的发源地,它以生动形象的可感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产生言语的动机,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情境,无疑能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打开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作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说:“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我认为作文就是把口头语言书面化。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身为语文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用笔说话呢?  相似文献   

8.
杜高元 《陕西教育》2008,(11):61-61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现状是重“写”而轻“说”,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倾注在学生的书面作业上,而忽视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因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说话能力差,使教学走进了乏味低效的死胡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情境,多层次、全方位地鼓励学生说,训练学生说,强化学生说。  相似文献   

9.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我多年的摸索中,发现了电教媒体的独特作用,它直观、生动、形象、逼真,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维、想象,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教师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直观形象与内在精神特质的总评价与印象。教师的“语言”(广义)与教师形象有着什么联系呢?古希腊色谱芬说:“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主要媒体。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靠的是语言这把钥匙。教师生活于学生当中,他的“举止风貌”(体态语言)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示教师形象的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说过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所说“言语是行动的影子”,故教师…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不仅揭示了“听”和“说”的共时性和整体性,而且提示了训练的基本途径,即通过“口语交际”来学习“口语交际”。因此,它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生动的、活泼的、有趣的言语交际的过程。那么,如何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创设情境,在模拟中训练创设情境是语言训练的常用手段,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在需要、内在动力,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课上情绪高涨。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对言语发展过程进行指导的方法之一,就在于除当地选择材料和创设说话的情境,以便促使学生沿着言语发展的阶段不断上升。”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人与人交往中的听话、说话能力的应用。这里的“特定的环境”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情境。因此,老师如果能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就会使学生产生甚是亲切、如人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和交际热情,使学生自觉的、无拘无束的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不能缺失基本的语用训练,让学生在仿照性说话、创生性表达的过程中促进言语生命的高效发展。但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于蕴藏在文本内部的言语形式和写作技巧并不能真正地领悟,各种形式机械的生搬硬套层出不穷。本文提出要品语言,悟形式,让学生懂得说话;深体悟,赏结构,让学生说得流畅;激思维,悟意蕴,让学生说得形象。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 ,没有具体的情境 ,就没有产生语言的动机和材料 ,也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下面以执教《爱吃的水果》为例 ,说说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激趣求异。一、模拟生活氛围 ,激发学生敢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敢于说话 ,乐于说话 ,新课伊始 ,我提着一塑料袋水果走进教室 ,微笑着对同学说 :“今天 ,老师收到了一袋礼物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学生齐答 :“是水果”。我说 :“袋…  相似文献   

16.
新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多年来,我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坚持“四个”结合,效果良好。一、结合学文练说话。低年级每一篇课文内容都是生动而具体的,通过课文中字、词、句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话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二、结合看图说话。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一幅幅彩图形象逼真,富有童趣,这不仅给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带来方便,同时也为…  相似文献   

17.
钱明辉 《江苏教育》2023,(44):82-8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因此,学生言语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建构有效的真实情境,进行适切的言语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在习得中运用,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素养。1.找准思维兴趣点激活言语场境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要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 “说”是最基本的.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拼音、识字、阅读的教学中,尽可能渗透学生的说话训练.充分利用拼音情境图、识字内容、课文等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教他们练习“说”,从而学会“说”.  相似文献   

19.
吕荟 《考试周刊》2009,(40):71-71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眼前展现出情境时,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不但可以渲染情境,使情境所要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而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主动进入到情境中,  相似文献   

20.
5个月的妞妞开始整天“ba-ba”、“ma-ma”地说个不停,喜得父母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们家妞妞会说话了!”妞妞真的这么早就会说话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她只是为学习说话做准备。1岁前,宝宝处于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前言语阶段。虽然这一阶段的宝宝还没有真正掌握语言,但他们发展了言语产生所必需的各种能力,为言语的产生做了充分准备。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宝宝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兺÷牏挔牋爩挔言语准备阶段为宝宝的语言发展做了三方面准备:语音感知方面的准备、发声方面的准备和语言理解方面的准备。父母支招——多和宝宝交流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