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比较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或单独增加胰岛素剂量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40~50U,分2~4次皮下注射,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血清肌酐水平〈132.6μmol/L。入选患者随机进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在需要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有利于提高疗效;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比单纯胰岛素治疗多1.1%,达血糖控制的每日胰岛素需要量比单纯胰岛素治疗时少3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18例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组(MSII)14例,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血糖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血糖下降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伤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的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影响。方法: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调节和(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同时作胰岛素(Ins)、C肽(CP)释放试验;HbAlC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C肽采用放免法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强化治疗后HbAlC、FPG与2hPG均见下降(均P〈0.001);胰岛素、C肽峰值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有利于修复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结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结合中药自拟方增液消渴冲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增液消渴冲剂,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症状改善率、有效率、西药的日平均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干预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GDM的5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等的变化;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血糖迭标时每日胰岛素总量及住院期阍出现低血糖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干预治疗对GDM患者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含量变化.方法:60例内脏脂肪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体重指数、病程、FIG和餐后2h血糖(2hPG)等资料具有可比性.维持试验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A组加服罗格列酮4mg,1次/d,时间为24W,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后A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内脏脂肪含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诺和锐30特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诺和锐治疗组及诺和灵30R治疗组,诺和锐为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诺和灵30R为餐前30min皮下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血糖及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情况。结果:诺和锐治疗组餐后血糖水平低于诺和灵30R组(P〈0.01),诺和锐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疗效优于诺和灵30R,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血浆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观察中药葛根、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葛根、丹参治疗6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含量,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黄芪注射液,B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C组加用黄芪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疗程均为20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取: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组下降幅度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同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给予78例老年T2DM患者格列美脲1~4 mg降糖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P〈0.05),血压、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未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结论格列美脲治疗老年T2DM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可作为老年T2DM的首选降糖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胰岛素和糖代谢变化,并探讨依那普利对CHF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9例,依那普利(n=37)(第一周10mg,1次/d,后三周20mg,1次/d)和地高辛(n=32)(第一周0.25mg,1次/d,后三周0.125mg,1次/d),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清C肽(CP)水平,并计算出FPG/FINS比值、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值[IAI=-ln(FPG×FINS)]作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依那普利组CHF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而地高辛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无显著变化。结论依那普利有改善CHF患者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脂肪肝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法、效果,临床病理变化。方法:将42例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静点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肝穿刺活检检查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两者间不同时相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大肝脏恢复正常大小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穿活检证实代谢紊乱纠正后脂肪肝可以逆转。结论:提示静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优于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营养治疗及护理与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关系,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方法:将50例患者中能够接受营养治疗并准确执行者分为治疗组,其他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饮食严格按营养治疗方法执行.结果:治疗前后4周对2组患者均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营养治疗前后4周血糖结果变化显示,治疗组经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导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降压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厄贝沙坦口服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服用厄贝沙坦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与治疗前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无差异,但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观察祛瘀化痰复方中药——丹瓜方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80例患者按数字表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丹瓜方。治疗3个月后,观测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祛瘀化痰法有一定的降糖、调脂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5,(25):56-5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等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保持原有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原有降糖治疗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处理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肝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BG、2 h BG、LDL-C、Hb A1c、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具有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hs-CRP、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护理,减轻糖尿病患者家庭经济和护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需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注意事项。结果:通过健康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好控制血糖水平。结论:让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随机尿中尿微量蛋白(β2-MG、mAlb)的检测对发现1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胶乳凝集反应法,尿液微量蛋白(β2-MG、mAlb)用放免法进行测定。结果:HbAlc和尿β2-MG、mAlb在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β2-MG、mAlb和HbAlc的检测可作为诊断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又可靠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和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6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其中18例进行胰岛素注射.结果我院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储存知识较为了解,常见的问题主要为13例(72.2%)忽视了胰岛素在夏季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我院患者对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时间及注射前排气的知晓率为18例(100%),17例(94.4%)存在重复使用针头问题、6例(33.3%)注射前未消毒及2例(11.1%)外出漏打胰岛素.结论由于胰岛素笔使用知识的缺乏和使用方法不当,大大降低了糖尿病的疗效.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和使用规范成为宣教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