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日常生活”是20世纪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为指导,以其实践观和异化理论为基础,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问题进行了批判,这体现了日常生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关联,也启示人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回归日常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2.
“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意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内部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倾向和动向,其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诠释。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构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具有新质性,即这一转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维度的注目、发掘和弘扬,有其深厚的人文根基。人文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转向之根,具体地表现在:理论表达的人文化,思想支撑的人文蕴涵以及原发动力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无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无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简言之,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李泽厚美学的哲学基础——抽象实践论李泽厚同志一向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家自居的。他把自己的美学自称为“真正的”“实践观点”的美学(《美学论集》,第166页)。他说,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也即他自己的美学——不是从“意识或艺术作为出发点”,而是“从社会实践和‘自然的人化’这个哲学问题出发。”(《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第41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践  相似文献   

5.
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具体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论”,进一步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思想。同时,对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和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批判,彻底否定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纯粹“观念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具体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论”,进一步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思想。同时,对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和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批判,彻底否定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纯粹“观念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主体性革命,以“实践主体”取代“认知主体”,把握到主体与客体在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相互生成关系,有效克服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的主客体二分困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与主体性革命的完成包含了从“异化劳动”“感性实践”到“全面生产”三个理论环节,形成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演进逻辑。其核心是借由对实践概念的“劳动—生产”化重构,将劳动概念中的自我意识原则与生产概念中的物质第一性原则相统一,进而打通了哲学批判和社会历史批判的理论关节,实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主体向度和客观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源 ,包括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发生之源、发展之源和回归之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生之源。从发生学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立足于实践。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第十一条中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这本身就是哲学史上的伟大理论创新。 19世纪 40年代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高歌猛进的狂飙时代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践源泉。没有 19世纪欧洲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 ,就不会有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观的确立,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向的人学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逻辑发展,使哲学真正回归到现实人本身。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和考察人,对人的问题作了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对当下我国人学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改造和继承了哲学史上关于“突践”的观念,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体系和认识论。科学意义上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之一,为后人进一步深入研探人类认识过程和改造世界,开辟了唯一正确的途径。科学的“实践哲学”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形形色色的伪科学的“实践哲学”的消声匿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大旗下,各色唯心主义者和机械唯物主义者,继续坚守自己的阵脚。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大体上都是这种唯心主义者。这样,他们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两个“实践派”。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哲学中,价值与实践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本学的价值设定价值;价值单线地依附于实践之上;价值与实践实现了有机的融合。从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出,价值与实践的关系随着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推进而不断推进,因而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不仅仅体现在"实践"上,而且更体现在"价值"上。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实践概念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为了澄清这一概念的含义,有必要重新理解马克思想的发展过程,从《巴黎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一个转折,在这一转折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概念。马克思所谓的实践并非是对象性的活动,不是对象化活动,而是主体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物质主义哲学,而是人民主义哲学。物质主义哲学虽是前苏联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解读,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哲学,“新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是革命地“改变世界”的人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将其发展到了人民主义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只须确立考察问题的现实基点,而无须设定抽象的逻辑起点。把握人民主义哲学,关键是把握哲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自觉从抽象的物质转向现实的人民,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14.
"学术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但是两者的矛盾却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应超越"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意蕴。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义,体现在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应然设定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与社会背景的置换相适应,马克思哲学的功能和使命,应由单一的制度批判和建构,转向制度建构与精神文化建构两个向度并重。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阐发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义,建构马克思哲学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路径,也是凸显马克思哲学对人的“自我改变”意义和功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前的近代哲学是立足于“市民社会”来理解实践的 ,马克思则揭示了实践的“革命的、现实批判活动”的本质 ,将其作为哲学的现实基础 ,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说明哲学的可靠性不在于设定“不可怀疑”的逻辑起点、理论前提 ,而在于合理地理解现实实践。实践是辩证法的原型 ,“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与否定性的辩证法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实践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交互作用的过程 ,由于这两种关系的相互中介 ,实践的发展表现为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理论原点,它科学地揭示了人和社会的本质,科学地解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实践范畴的外延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两个基本倾向是泛化和狭化。外延的准确界定需要内涵的精确把握,在重新解读实践内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在哲学史中理解实践,二是把实践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依此原则,我们的结论是:不是用物质或者精神规定实践,而是用实践规定物质和精神。实践是人类全部生活的基础,但是,不是所有人类活动都是实践。判断实践的标准是能动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依据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核心文本,我们对物质活动、交往活动和精神活动分别做了比较精确的实践界定,明确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西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历史人类学中关于集合和群体的论述,以及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成果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活·实践”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策略或路径,更是一个思想方案。它所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教育何以在本质上是“生活·实践”的。在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与传统中,教育“真理话语”主要有形而上学-神逻辑、历史-经验逻辑、生活-实践逻辑三种解释范式。“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本体论意蕴。教育之所以在本质上是“生活·实践”的,是因为人的本质是生成的而非预成的,是在“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如想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观念系统,就有必要在本体论研究上着紧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哲学史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哲学史概念研究已有 80余年的历史 ,其间经历了从 2 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自发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自觉阶段 ,以及新时期以来的理性化阶段。在自发阶段 ,资产阶级学者的研究成果突出 ,它包括哲学史定义、类型以及哲学史与历史、哲学的关系的研究 ;在自觉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概念开始确定但受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影响较大 ,而且受左倾路线干扰 ;在理性化阶段 ,列宁的哲学史定义流行 ,但哲学史定义和哲学史类型的划分方法呈现多样化 ,哲学史概念的研究日趋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