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李清照,人们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那个"人比黄花瘦"凄楚哀伤的女子。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探讨李清照的愁因。首先是爱情婚姻中的爱恨情愁;其次是国家的沦陷,动荡的社会现实;然而最为根本的,还是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在封建社会中种种方面欲说还休的处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谈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部分学者对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妻感情的臆测,通过对李清照作品的论析,并证以其他可靠资料,提出如下看法:赵、李之间的关系是古代社会里难得的夫妻而兼同志友朋之义的美好范例,夫妻间的真挚感情是李清照许多作品的基石,动摇这块基石,便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一生大量的词作涉及到愁字。该文从李清照各个阶段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来分析她的作品,并把她和李煜的诗情和愁情作横向的对比,揭示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反映了更深刻的感情内涵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生活的三个时期分析其词作的意象衍化,并从社会和历史的层面探究李清照情感及心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尽管历代对其词作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颇有争议,但对其词作的艺术成就,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口语化就是李清照词的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7.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把婉约词发展到最高峰。在李清照的咏花词和酒词中,她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感受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流露和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性意识。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巾帼不让须眉”,赢得世人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8.
李请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堪称珍品,在思想内容上,也为我们认识宋代社会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妇女,尤其是上层妇女的社会地位、思想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历来人们在评价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时,多把侧重点放到对后期词的探讨上,很少涉其前期词。当然,李清照由于对国破家亡的遭遇,后期词客观上反映了国家动乱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出发观照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李清照作为宋代杰出的与男性文学家齐名的一位女作家,她的词中蕴含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恋、自怜的情结,自尊、自强的要求等思想感情特色。尤其是流露丁其中的女性意识,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重在从李清照词的成就出发,从历经生活境遇、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之后,感悟李清照词前后时期创作风格的变化,感悟一代才女在曲折的人生旅途中,因为世事变迁,而终成就文坛婉约词宗的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重在从李清照词的成就出发,从历经生活境遇、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之后,感悟李清照词前后时期创作风格的变化,感悟一代才女在曲折的人生旅途中,因为世事变迁,而终成就文坛婉约词宗的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曾经有过与男性平等交流、发展和拥有美满爱情的梦想,然而男权社会剥夺了女性出仕的机会,也使她们疏离于在中国文化中与政治互为表里的诗、文等文体,在婚姻中她们也处于劣势。在对女性的现实处境深刻体认之后,李清照形成了隐于闺阁、自我完善的“道艺处士”生活模式。“道艺处士”的艺术积累为后来李清照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准备了条件,李清照也证明了女性在“词”这种体裁上的优势。国破家亡使李清照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她走出闺阁,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词的母题就是一个愁字。前期主要抒写闺愁、离愁、伤春之愁,后期主要写家愁、国愁、思乡之愁。李清照“恋母情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南渡前安定幸福的婚姻生活与南渡后失去丈夫的孤苦无依生活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使李清照渴望再度获得家庭的温暖与温馨,渴望再次得到异性的抚爱与抚慰,渴望自己的晚年不是在寂苦无聊中煎熬过去。大约在绍兴二年(1132)五六月之间,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无论再嫁的对象是否合适,再嫁的结局如何,李清照的作为都是一位正常女性的正常追求。放到理学渐渐占据思想领域统治地位、对妇女的管束和压制越来越严厉的时代,李清照再嫁的行为,显示了其个性之独立。明清以来,李清照的崇拜者为其“辩诬”,否认李清照再嫁的事实,所列举的理由,都是一相情愿的推断之辞,只能视作后人热爱李清照感情的泛滥,而不是历史或学术研究,不足为凭。关于李清照再嫁以至离异一事,宋人众口一词,没有任何不同说法。李清照再嫁,得罪了前夫赵明诚家和娘家的所有亲戚朋友,且得罪了整个上流社会。李清照晚年的孤苦伶仃、流落无依,与李清照的改嫁有很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记不起是哪一位古代评论家说李清照是词妖。于女人而言,妖的感觉很好,看到李清照经典的词,我暗暗搓揉着手,我也想做这样的妖。只可惜这洋的妖是要绝世的才情,唯李清照一人所有。闲暇之日,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感悟别样的妖味。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一向被归为正宗的婉约派,但也有不少学者如繆钺、龙榆生则认为李清照的词作蕴有潇洒的气度,并非婉约可以全然概括,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诗作不仅没有流于俗套,并且十分善于采用诗歌创作的技巧作词。从李清照唯一的词学文论——《词论》切入,通过考察李清照的具体创作和传统诗教观念,可以进一步呈现出李清照诗词创作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伤寻觅     
常常是,幸福着李清照的幸福,悲苦着李清照的悲苦。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