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照《词论》三解周桂峰对于李清照的《词论》向来毁誉不一,原因之一乃在于误解原意。本文拈出三点逐一解说,似可为恰当评价《词论》得失之一助。李清照的《词论》因为“历评诸公歌词,皆搞其短”,招来许多非难。但又因其毕竟具有不可磨灭的理论价值,便不断引起词学...  相似文献   
2.
由于词的幽约特性,使词中蕴含的意旨不易被人“窥破”,因而便有人试图去“破译”。本文对陈祖美先生“破译”李清照两首词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就一般的“破译”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即:要想破译成功,第一要依据材料可靠,第二要理解材料准确和推论合理。  相似文献   
3.
《高祖还乡》是元代曲家睢景臣的代表作。钟嗣成《录鬼簿》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那些同时写作的同题套曲都没有留存下来,而睢景臣的这一篇却卓荦独存,流传至今。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这,大概就是因为她“制作新奇”吧!那么,它究竟新在哪里、奇在何处?  相似文献   
4.
柳永词在宋代人中评价不高,李清照也曾对柳词作过“词语尘下”的批评。但在李清照构建词论时却从柳词中获得过许多教益,创作实践也受到柳永较多影响。李清照作词音律和谐、铺叙委婉、语言明白如话,都可以看出柳永影响的痕迹。不过,李清照善于规避柳永的缺陷,故能出于柳永又胜于柳永,最终成为婉约词之宗主。  相似文献   
5.
吴承恩生当"后七子"主宰文坛之时,却能不受模拟风气影响,表现出不同凡俗的创新勇气和创新才能。其诗或写景状物,或叹世抒怀,或感离伤别……均显示出不同流俗的创造精神,其古体诗浑浩流转,疾徐自如,皆能言其所欲言,而止于其所当止。今体诗作品也充满了新鲜的机趣,而绝无模拟的陋习。如果将吴承恩诗歌创作放在明代的文学环境中考察,则无疑具有值得肯定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普及性的读物所面对的读者,应该是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人群.他们不是专门的研究者,因而所期待的是科学性较高、知识准确的读物.故周本淳先生曾专门撰文指出普及性读物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不查对起码的材料,想当然地乱发挥,有的是习见的成语也视而不见,弄得不能自圆其说,有的穿凿附会,强不知以为知,贻误于人"[1].这贻误读者的后果,不仅由于著作者本人失误造成,而且也应是编辑者把关不严所致.本文仅以陈祖美<李清照诗词选>为例,分析探讨编辑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词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在宋代便称为“易安体”,名词人辛弃疾与侯Tian均有“效易安体”之作。易安体是李清照实践其“别是一家”词论的辉煌成果。易安体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和谐的音律、柔中寓刚的风格、尽而不尽的韵味,而成为词家当行本色的典范。其词以不同流俗的美学特色,为中华审美化作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无疑是一位巨人,他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中国文学理论建构也产生过积极影响。然而,近一百年来,却因为时代、社会等诸多原因,对朱熹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全盘否定到否定中有所肯定、再到基本肯定中有所否定的历程,研究得很不深入,存在问题很多。不过,否定较多的是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于其文学思想则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肯定,因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多。自1969年张健出版《朱熹的文学批评研究》,1994年吴长庚出版《朱熹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与元稹有 1 2首同题乐府诗 ,题材相同 ,主旨却不尽相同。从中不难看出元白两人思想境界的差异和艺术追求的不同。白居易对于社会下层怀有更为深切的同情 ,而元稹则侧重关注上层人物的命运 ;在艺术方面 ,白居易后出转精 ,亦胜元稹一筹。从两人的差异中 ,使我们更加明白地看到了两人文学成就有高下之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自宋元以后,逐步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传统,呈现出独特的风神面貌。但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能打入属于造型艺术的中国画?原本在“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为什么能在一个有限的艺术空间里融合?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就已开始探讨。宋代的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里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认为诗画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