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其实质是转化,即把某一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变换研究的对象,把问题转换到新的知识背景下去研究,从而使复杂问题明晰化,陌生问题熟悉化.换元法在解竞赛试题特别是其中有关不等式等问题时常能奏效.下面结合典型的竞赛题例举几种常见的换元方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1三角换元法三角换元法是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换元方法,常用于去根号或者特殊的平方关系.例1(2013年江西省高中数学联赛第6题)函  相似文献   

2.
运算能力是代数的一个主要能力,运算离不开数学方法,下面就分式中常用的数学方法例举如下.一、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以达到高项为低项,分式为整式,无理式为有理式等.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其中三角代换法是常见换元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用换元法解三角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巧用配方法解三角题,因为"巧",所以一般不易想到,只有用心去研究才可能想到.本文用容易想到的通俗自然的方程思想、换元法解三角题.  相似文献   

5.
换元法是解数学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简单灵活而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本文拟从几个方面谈谈用换元法解题的几种常用策略。 一、局部换元,即抓住题设中的局部特征,进行换元,使问题中的条件关系及规律性更加突出,从而更易于发现解题之途径。  相似文献   

6.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它是初中数学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在解分式方程时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各个方程自身的结构特点,举例说明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四种常见类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等式的证明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难点问题,难在题型可灵活多变,方法丰富多样,但好的方法会提高解题的效率。巧用三角函数关系证明不等式,实则是采用三角换元法,而三角换元法的核心在于挖掘题干中隐藏的三角关系,从而巧妙的设三角换元。  相似文献   

8.
李辉 《高中数理化》2014,(22):16-17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他,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作换元法.在高中数学中,换元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些复杂的数学题通过换元,可以将原本复杂的解题结构变得简单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问题的本质,解决数学难题.而学生在使用换元法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时,应该要注重对题目的观察,分析解题的思路,从而决定如何运用换元法,这样才能够将换元法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的方法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换元法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的结构形式及相关数学性质恰当地选择新变量,同时还应注意替换后变量取值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三角代换法     
三角代换是换元法的一种,某些代数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转化为三角问题,从而简化运算过程,使解法耳目一新.它的基本思路是,依据代数式的结构特征,运用一些基本三角公式,把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进而灵活运用三角知识求解.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三角代换法,这种代换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用方程思想解三角题重庆市綦江中学胡在绪在解三角问题中,注意将三角变形与代数变形有机结合,相互为用,特别是用方程观点去研究分析某些三角题,能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常常有助于解题思路的寻求与优化,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用方程思想解三角函数求值题把所求的三...  相似文献   

12.
方锦昌 《高中生》2010,(4):20-21
在解数学题时,我们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就是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换元的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换元的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变得容易处理.  相似文献   

13.
孙红玲 《考试周刊》2014,(83):67-68
<正>一、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把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  相似文献   

14.
例说换元法     
一、方法概述所谓换元法,指的是在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价)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一种重要的换元法,三角换元法.首先介绍了常用的三角换元方法,然后通过实例展示了一些初等数学中的代数问题、几何问题以及部分高等数学中的积分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后,可以简洁、明了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学习数学要切实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学习中,适时加以总结,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一些数学问题.在代数中解决一些较繁难的数学题常常用到换元法.现介绍如下.换元法,通常称为设辅助未知数法,就是将代数式或方程中某一部分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或字母代替,从而使某些数量关系明朗化,便于用简单的运算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种方法就是换元法.换元法在导数中有很好的运用,很多复杂的导数问题需要用到换元法.本文就换元法在导数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1通过换元把多变量问题转化为单变量问题有些导数问题含有多个变量,在构成函数时需要将多个变量合成一个变量,从而将多元函数(方程)转化为一元函数(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18.
<正>将代数问题的变量或代数式用三角函数代换,称为三角换元法,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换元形式.通过三角换元把代数问题转换为三角问题,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周期性,单调性等性质进行求解,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但是哪些情况下能进行三角换元呢?笔者归纳了有以下七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肖峰 《初中生必读》2010,(11):29-30
解分式方程的具体方法是去分母法和换元法.去分母是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方程变得简便易解.  相似文献   

20.
换元法,即解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的方法.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换元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