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采用田间额外浇水的方法,探索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对增强烤烟诱导抗病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用量相同时,每株烟额外浇水9 L对株高的增加作用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烟草花叶病、白粉病和赤星病的抗性加强,但对黑胫病的防效不利.7.5 kg/hm2每株烟额外浇水9 L的处理对烟草花叶病、赤星病和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提高6.8%,11.5%和17.9%,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降低30.6%;15.0 kg/hm2每株烟额外浇水9 L的处理对烟草花叶病、赤星病和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提高10.9%,3.4%和16.8%,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降低26.6%.  相似文献   

2.
在昆明烟区5个红花大金元种植点选取具有典型黑胫病症状的烟样16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燕麦培养基培养和光学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发生黑胫病样症状的病株,不一定都仅仅是感染黑胫病病原菌,既有单一病原菌感染的典型黑胫病,也有黑胫病伴随的根黑腐病,还有可能是发生了立枯病、根黑腐病或是其他病原菌感染,其中有的是单一病原危害造成、有的是2~3种病菌混生导致.因此,根据烟草黑胫病样病害发病条件、发病规律,结合当前的防治药剂,建议制定以病原菌鉴定为依据,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则可得到切实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烟草黑胫病防治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测定菌核净、春雷霉素和荧光假单胞菌三种药剂不同浓度对烟草黑病的防治效果及施药后分4次间隔采样鲜叶检测农药残留。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增长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施药(10g/20m2)27d后的防治效果为40%菌核净(43.49%)>荧光假单胞杆菌(33.66%)>2%春雷霉素(31.49%);各药剂随施药量增加,防效逐渐提高,但均不显著。施药后4次鲜叶检测中均未检测出三种使用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应采用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并辅以药剂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多肽保处理苗期和大田期烟草,探究其对烟草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育苗时,12盘基质中均匀拌入188 g(即1 875g/hm2)多肽保,对出苗率的影响最小,同时能提高烟苗成苗率及烟苗素质,有效提高烟草苗期对黑胫病、根黑腐病及病毒病的抗性;大田移栽时和移栽15 d后分别以750g/hm2和2 250g/hm2的量塘施多肽保,能够有效控制大田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发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9,(4):14-16
由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a)引起的黑胫病是广泛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种薯传播细菌病害。为了有效防治马铃薯黑胫病,本文选择了8种杀菌剂:69%霜疫·恶朗可湿性粉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56.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甲霜·噁霉灵水剂和57.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黑胫病病原菌生长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EC50值为5.27μg/ml,r值为0.971。  相似文献   

6.
采用酪朊水解物培养基法研究了安徽宣州黄渡烟草青枯病原菌株对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和尿素等6种氮源的利用.结果表明:烟草青枯病菌对酰胺态氮尿素利用最好,且与氨态氮和硝态氮利用差异显著;但病菌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利用差异不显著.这为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和合理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安徽省47个烤烟地方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抗黑胫病性能及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筛选出大平板、歪把子、烟变子、娥眉俏和小尖稍等几个高抗黑胫病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绿色木霉菌和抗生素溶杆菌菌剂对苗期和大田期烟草进行喷施处理,研究它们对烟草农艺性状及黑胫病、野火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喷施质量浓度为2.50g/L的绿色木霉菌菌剂,对提升烟草素质效果好;大田期喷施质量浓度为2.50g/L的抗生素溶杆菌菌剂,对提高大田烟草农艺性状的各指标效果好;抗生素溶杆菌菌剂对大田烟草野火病防治效果较好,而绿色木霉菌菌剂对大田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它们的最佳喷施质量浓度都是2.50g/L.  相似文献   

9.
蒙自地区烟草农业生产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病虫害都在不同烟区发生 ,如花叶病、黑胫病、赤星病等 ,特别是花叶病已成普遍病害 ,本文拟就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对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综合防治和烟草栽培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3种不同的棉枯萎病抗性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陆地棉根系分泌物对棉枯萎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百棉一号品种对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N68和无毒棉的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作用不显著.由此可以说明,百棉一号对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发育有较强抗性,而HN68和无毒棉相对抗性不显著,同时也说明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作用,这对研究棉花抗枯萎病机制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在使用稀释倍数为1500~2000倍时,既能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又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克霉灵对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克霉灵、菇耳康抑制绿色木霉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得到对玉米茎腐病菌室内抑制活性较高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化学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2种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丙森锌、雷多米尔·锰锌、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4种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的毒力较高,其EC50。分别为O.40μgZmL、0.47μg/mL、0.61μg/mL和2.64μg/mL;禾谷镰孢菌对咯菌腈、戊唑醇和多菌灵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分别为0.06μg/,mL、0.32μg/mL和0.85μg/mL,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2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稍差,其EC50。分别为1.71μg/mL和1.80μg/mL。上述筛选到的9种药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高,可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规用药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诱导型β内酰胺酶,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结 果 1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 67株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和替卡西林耐药率 分别达到了90.9%,80.2%;其他10种药物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如亚胺培南达到18.1%. 结论实验证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应高度重视它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强调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从疑似仔猪水肿病病料中通过细菌分离、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PCR试验,分离到了10株致仔猪水肿病的大肠杆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分离的1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大肠杆菌对2种抗生素都耐药,且许多菌株有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应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头孢类、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5%、75%、20%、70%、55%、50%、13%,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他啶(7.22%)和头孢吡肟(11.86%)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其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其它菌耐药率都超过14%。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检验科应加强细菌感染控制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采集 10 3例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 ,分离培养同时检测各菌株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CNS) 5 0株 ,肠球菌 31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9株 ,棒状杆菌 10株 ,真菌 3株 .耐药率较高 5种抗生素为 :青霉素G ,苯唑青霉素 ,先锋V ,环丙沙星 ,阿奇霉素 ;未发现耐万古霉素 ,丁胺卡那菌株。结论 :葡萄球菌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皖北不同地区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宿主结瘤法获得大豆根瘤,并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不同地区大豆根瘤菌株,共31株,对其进行染料及化学药物抗性、耐酸碱性、生长温度范围、耐盐性、抗生素抗性等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从31个菌株中筛选出总体抗性水平最为突出的菌株AWCS 13-4,其表现抗染料及化学药物能力最强;在pH4-pH12条件下生长良好,具有较广的酸碱度适应范围;在50℃条件下,仍可以缓慢生长;在6.0%NaCl处理下仍能生长,显示出很强的耐盐能力;并且在供试5种抗生素的不同浓度条件下均生长良好,表现出极强耐抗生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9年至2012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4年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培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利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SICU病房共检出临床感染病原菌8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占15.7%,革兰阴性菌752株,占84.2%。这些菌株分别来自痰、尿、血液、胆汁等,以痰标本多见。在检出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2009年22.1%,2010年30.9%,2011年47.5%,2012年54.3%。从药敏结果看,SICU病房中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未发现对碳青霉烯酶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医院SICU病房中的感染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且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区域性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连作对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2年、正茬的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进行16SrDNA基因V3+V4区域测序。结果显示:4个百合根际土壤样品中的有效序列注释为1406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α多样性指数表明,连作提高了龙牙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了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表明,连作、正茬的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之间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相对较大。细菌在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气泡图分析表明,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优势菌门都主要有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伯克霍尔德菌属、玫瑰弯菌属、芽单胞菌属、未命名Chloroflexi_bacterium属分别是正茬、连作2年的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最优势菌属。连作2年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菌群丰度的下降以及绿弯菌门菌群丰度的升高可能是铁炮百合更耐连作的原因,连作2年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菌群丰度的升高以及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菌群丰度的下降可能是龙牙百合不耐连作的原因。研究结果对揭示百合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野生红菇茑和种植红菇茑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生红菇茑和种植红菇茑中的脂肪酸并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红菇茑鉴定出6种脂肪酸,种植红菇茑鉴定出8种脂肪酸,两者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6.32%和73.8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亚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V异丙醇∶V乙腈=35∶65;柱温为25℃;回归方程为A=28 056C-181.57,变异系数小于0.35%,回收率为93.9%~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