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加之高职院校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心理辅导工作不规范、不专业,使得很多高职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心理贫困"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及成因,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自己担任班主任实际工作经历,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及干预机制,并指出要密切关注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积极努力地构建和谐校园,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的阴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学业、就业压力,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结合学生具体案例,从辅导员的角色出发,分析贫困生敏感自卑心理的应对措施,探索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的有效途径,使贫困生在温暖有爱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是他们生活的重中之重。调查显示,随着年级升高,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且差异显著;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就业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充满信心,又十分忧虑;他们在就业问题上更多地依赖学校;贫困生群体中,男、女生就业心理存在差异,但不显著。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发展的特点,要积极推进职业生源规划;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实施"工学交替",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对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某高职院校毕业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职贫困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非贫困生相比要大,同时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相比要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就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应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可通过贫困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并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扶贫”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在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同时,也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威胁。现实中,一些贫困生人生观相当消极,自我意识十分封闭,心理压力非常沉重,这种精神面貌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很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根据贫困生的心理实际,探索有效的心理扶贫工作之路,就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心理扶贫工作应紧密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走出消极思想的误区由于特殊生活经历,贫困生对贫困有着具体而深刻的体验:为了供孩子上学,家里省吃俭用,四处借债;为了节约手中有限的钱,他们不仅要“量入为出”,甚至还要“斤斤计较”……。可以说,每一个贫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些特殊经历使得贫困生更关注自身物质利益的得与失。面对校园里一些同学的富裕与潇洒,面对社会上绚丽多姿的物质生活,一些贫困生往往不能摆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极易产生消极的人生观。部分贫困生只关心个人的境遇和前途,短浅地认为自己上学就是为了摆脱自身和家庭的贫...  相似文献   

7.
通过我们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贫困生因贫困而产生了诸多如有很重的自卑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分析导致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进而探索出对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的建议和对策,从而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灵的困境,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之健康地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贫困家庭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数量多、比例大、贫困程度高.在经济贫困的同时大多存在心理贫困。通过对我院的实践研究,发现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奖、贷、助、补、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创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依据“以自助为主。以资助为辅”的方针.按照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对贫困生的思想及心理教育和建立贫困生勤工助学平台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何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人成才,已经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日常消费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消费状况仍存在一定问题。贫困生的消费问题应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引导他们树立更加成熟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法验证经济资助、关注教育、团体辅导等在改善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关注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正向影响,并且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更为突出。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注重人文关怀创建和谐人际环境;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磊骏 《湘南学院学报》2012,33(6):106-108,121
对贫困大学生的扶贫教育,首先要从思想扶贫入手,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贫困特征,走出贫困逆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同时要辅之以经济资助、心理扶持和择业帮扶,以解决其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对做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深入探究如何加强贫困生资助相关工作的总体设计,健全资助育人的管理程序,完善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着力培养贫困学生的奋斗精神、感恩意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进而对贫困生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形成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贫困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在独立面对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自主开放的大学生活时,必然要接受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心理挑战.有部分贫困生由于认知的偏差,心理能量的不足,面对"经济贫困",存在焦虑、抑郁、自卑、自闭、依赖、敌对等"心理贫困"现象和不良人格倾向.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贫困生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的最大障碍,并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所倡导的对受教育对象从入校到毕业、走向社会的全方位的指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更负责任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不单纯将学生从高校送向社会,而是为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做的实践和理论知识储备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扩招带来贫困学生数量的骤增,使贫困生的教育引导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目前高校贫困生中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忘恩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其生源的复杂性,感恩意识淡薄现象极其严重。为此,在新时期,应加强高职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高职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懂得回报社会,感激恩德,使资助与报偿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与否。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扩大,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剖析其中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对策和教育方法,使贫困生心理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特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会产生自卑感。由于高校在特困大学生工作方面的措施不得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困大学生更易产生消极心理。高校要对特困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消除其不良情绪,帮助他们重塑理想信念,促进其心理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9.
阿德勒是奥地利的著名人格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论述的人格教育目的观颇具特色,其基本内涵是:塑造学生的整体人格,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模式,增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彰显个体的生活意义,使之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研究阿德勒的人格教育目的观,无论是对人格教育的理论,还是对人格教育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庭贫困和成长环境的局限,又承受着新环境、就业、学习的压力,贫困生因此产生了自卑、焦虑、抑郁、孤僻等不良心理。对此,社会应完善贫困生的救助机制,学校也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其进行"心理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