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突出,这种厌学现象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分析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外在表现,探索影响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各种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矫治措施,有助于缓解农村中学生的厌学现象,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厌学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文章探究中学生厌学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厌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发现,中学生厌学检出率8.4%,厌学检出率较低;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厌学情绪、厌学具体行为表现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78):168-169
目前我国中学生厌学问题严重,而要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需要探讨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身原因,包括学习动机不正、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等。另一类是外部原因,包括学校教育中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社会不良影响等。那么,要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需要学生自身及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 ,总结出了中学生厌学的四个外在因素 ,并据此对中学生厌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厌学的归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普遍发生、较突出的一种学习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成因,探讨了解决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原因与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晨升 《教育探索》2002,(11):110-111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既与中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厌学具有相似的成因与特征,又有其学科性厌学的特点。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必须重视学科性厌学的研究。1.迁移性厌学一般而言,中学生厌学分为整体性(全科性)厌学与局部性(学科性)厌学两大类。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系局部性或学科性厌学,但它又受到整体性厌学的影响。调查表明,对政治学科厌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所谓的“双差生”和“尾巴生”中。这些学生的各科学业成绩均不理想,自暴自弃者居多。有的即使政治学科成绩曾经很理想,但因其抱…  相似文献   

7.
马雅兰 《文教资料》2008,6(16):107-108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这三个维度,是在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负性现象.导致厌学的原因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因素,情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本文从这两个因素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发生、较突出的一种学习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探讨了解决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厌学”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目前中学生厌学十分严峻,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教育问题。本文从教育目标的偏差、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偏差、教育外部环境的偏差、学生内在主体性的偏差等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很多中学生存在厌学心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厌学心理误区,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意课堂教育方法改革,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策略试图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1.
由于应试教育教学的枯燥,学生自身的懒惰以及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很多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种厌学心理在农牧村中学尤为突出。教师要根据农牧村中学生厌学的家庭因素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1)
在中学生中,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存在厌学情绪,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一、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1.内在原因。有些人学习压力大,自尊心较强,产生厌学。这部分人总想在各方面特别是学习上名列前茅,平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问题,对普通中学100名中学生进行厌学感心理卫生测试凋查,调查显示,厌学比例占了14.5%,中学生厌学表现有两类,一类同学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基本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但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学习无动力、无目标,整天懒懒散散、松松垮垮,学习被动,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落后;另一类厌学者除了具有以上症状外,还表现在不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常  相似文献   

14.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严重的可以发展到旷课、逃学、出走甚至轻生。如今,中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中学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农村初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3.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影响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本文仅对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学校教育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是促进教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如何使中学生摆脱厌学情绪,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1.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提出要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中,厌学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学生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功能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习、学习中情绪波动较大。下面笔者就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矫治对策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学生厌学现象具有普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而师源性因素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学教师教学态度偏差、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等原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从根源上矫治中学生厌学,教师应端正其教学态度,注意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突出学法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提出要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