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婷婷 《青年记者》2007,(18):21-22
一个城市自有其性格。《新周刊》曾经把武汉评价为"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这个评价当然非常之暖昧,也有点让人心酸。近年,"中部崛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自称要担当中部崛起的武汉也喊出了"大武汉,中国城市第四极"。武汉是著名的报城,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订有报纸,武汉强势的是市民文化,远离生活的高谈阔论或者太严肃的事情没什么市场。表现在版面上与其他地方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情感故事多。《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武汉晚报》的"红娘周刊"等都是情感故事专版。有人说,这是因为《知音》的老家在武汉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12日的武汉《民国日报》,赫然登着一篇火药味极浓的章——《李烈钧原来如此》。该作署名方志敏。(注:见《方志敏集》第241页)。李烈钧何许人也?为什么方志敏在该中如此激烈的抨击李烈钧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李烈钧是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他在讨袁护法中领导湖口起义,功勋卓,曾一度名声显赫。但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却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压制工农运动,成了蒋介石的帮凶。  相似文献   

3.
柯黎 《湖北档案》2022,(3):35-38
<正>武汉市江汉区民意一路大陆里四至九号,是一排里弄式的二层居民楼,这就是《新华日报》社旧址,1983年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10月25日武汉失守,报社随即迁往重庆,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报纸终刊。1949年4月30日,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了《新华日报》。这是我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报纸,它象一支火炬,燃亮着国民党统治区的茫茫黑夜。《新华日报》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目在武汉创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在重庆被封闭,历时九年零一个多月。其中,在武汉九个多月,即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起,至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止。本文所谈的就是这段时期《新华日报》在武汉的一些情况。《新华日报》创刊时,报馆在汉口府西一路一四九号(现民意一路大陆里口),是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共有两个门面。这里原是天津《益世报》的一个驻汉特派记者私人所办《壮报》的地址,只有一架四开的平版印刷机。这个特派记者眼看战事严重,准备到重庆去,想把房子卖掉。当时,我党听到这个消息,便派人去把房子、机器设备全买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04年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9月在武汉举行。《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北京档案》、《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四川档案》、《档案时空》(湖南)、《档案与建设》、《广东档案》、《兰台世界》(辽宁)、《山西档案》、《山东档案》和《湖北档案》等期刊的代表出席会议。湖北省副省长蒋大国看望了会议代表。湖北省委副秘书长范兴元、湖北省档案局局长鲁中才到会讲话。本次研讨会交流了各地办刊情况,研讨了在全国报刊治理整顿以后档案专业期刊如何应对面临的新问题包括稳定发行量、增强可读性等等。本刊代表在会上介绍了《…  相似文献   

6.
朱志章  席博 《军事记者》2012,(10):70-70
前不久,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两名新闻报道成绩突出的学员荣立三等功。这两名学员中,一名是即将毕业的老学员,另一名则是入学刚刚1年的新学员。他们在《解放军报》《中国军工报》等媒体上发表稿件60余篇(幅)。为激发报道员写稿热情,该校为他们在校园内采写新闻开通绿色通道,利用每周新闻例会的时机,安排写作任务,定期开展新闻报道形势分析会.展评成果,表扬先进。  相似文献   

7.
江城武汉,活跃着被誉为“江城四小”的四大都市报,它们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同城竞争,四大都市报皆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的残酷中生存、壮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当下江城报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观点时代”来临的境况下,率先在其子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推出言论版《声音》和《说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9月14日至18日,由《湖北档案》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市召开,《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北京档案》、《新上海档案》、《四川档案》、《山西档案》、《山东档案》、《兰台世界》、《档案与建设》、《档案时空》、《广东档案》等杂志社  相似文献   

9.
邓涛 《湖北档案》2012,(1):38-40
汉产《昭文新报》:开国人办报先河武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江夏,东汉末年开始筑城,叫"却月城"(今汉阳龟山以北)。三国时孙权又在武昌蛇山筑城,称"夏口城"。后几经兴衰,至唐宋时,两城基本定型。汉口明代初成镇,商业繁荣,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首份报纸——《昭文新报》系"汉口造"。  相似文献   

10.
唐婷 《新闻知识》2004,(9):16-17
武汉地区目前有6家综合性报纸,《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和《楚天金报》,其中前两分别是省、市级党委机关报,此外还有《体育周报》等几家专业报纸。综观武汉报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报纸都是综合性新闻品种,缺乏具有一定实力、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专业性和差  相似文献   

11.
报业繁荣的背后——从武汉报业大战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报业重复建设的现象在报业繁荣的背后已初现端倪。由此引发的如火如荼的报业之战是一种相对理性的竞争,还是一场恶性竞争的开始,现在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但我们必须对这种以外延扩张为特征的报业繁荣保持清醒和理智。 今年二三月间,又有两份报纸相继在武汉创刊。至此,在三镇对峙的江城武汉,已有7种本埠日报竞相逐鹿。它们是,湖北日报社所属的《湖北日报》及子报《楚天都市报》、《市场指南报》;长江日报社所属的《长江日报》及子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社所属的《武汉晚报》及子报《今日快报》。加上《文化报》、《信息时报》等多家非日报性质的报纸,武汉已有48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14):49
武汉首份全英文报纸《长江周报》日前开始出版发行,该报作为"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的一部分,旨在为在汉外籍人士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营造城市的国际化环境。《长江周报》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创办,每周五出刊,4开8版,全彩印刷。周报内容涵盖武汉一周政经要闻、社会和文化新闻,以  相似文献   

13.
莫陌 《北京档案》2004,(10):21-21
9月14日至18日,由《湖北档案》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市召开,《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北京档案》、《新上海档案》、《四川档案》、《山西档案》、《山东档案》、《兰台世界》、《档案与建设》、《档案时空》、《广东档案》等杂志社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档案期刊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4.
王勇 《湖北档案》2016,(4):26-27
1938年,美国《生活》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当时,武汉是事实上的全国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起着“战时首都”的作用.本文摘取1938年《生活》杂志对武汉抗战的报道和图片,再现那段难忘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起,一直不被传统机关报重视的就业市场的信息突然走俏起来,短短两年功夫几乎席卷了武汉市绝大部分媒体,先后有近10家报纸加入对就业信息的争夺,打起武汉媒体市场的“就业战”。晚报性质的报纸从一开始就瞄准就业市场。武汉市最早的一家子报《市场指南报》,从1993年12月创刊之初,就设置了《金融、人才、商迅》专版。1997年5月21日,设置专刊《就业指南》,后转办成颇具特色的服务性栏目《人求事、事求人》一直坚持到现在。其后,1997年底创刊的《楚天都市报》,从1999年3月3日,设立了2个版的《…  相似文献   

16.
武汉地区的媒体众多,有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和武汉市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两家大报,以及被武汉读者戏称为“江城四小”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回顾2003年的武汉报业市场,从新闻报道和报业竞争上看,大体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关注: 一、在“三贴近”中加强新闻报道 第一、紧密联系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在报道中强调“三贴近”。 2月份全省媒体以欢度春节为主题,集中做好了春运、送温暖、过年新时尚、坚持生产等报道,为全省人民过一个祥和、喜庆、安宁的节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4月份以伊拉克战争为报道主题,各家报纸都依据拟定的伊拉克战事报道预案组织报道,并根据要求适当减弱了报道的份量。6月,全省迎来重大新闻迭出的黄金时期: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35米,“高峡平湖”展现人间;三峡五级永久船闸实船通航;非典再次零  相似文献   

17.
上午好!我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科教评价网》是国内第一家综合性、学术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全球性的评价网站。依托以邱均平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的、宝贵的评价信息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坚持“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分类评价、智能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向湖北省武穴市委宣传部发来传真称:“经我台和广电总局审看电视剧《此碑无文》,认为该剧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均属上乘之作,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传真中所称的20集电视连续剧《此碑无文》的编剧就是1964年到武穴插队落户的武汉知青戴世民。38年前.当16岁的武汉知青戴世民乘上江轮离开省会武汉,千里迢迢来到鄂东  相似文献   

19.
《武汉晨报》创刊于1999年3月15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份城市综合性日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武汉市民对晨报的认识与态度,分析其在省会市场销售状况低迷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创刊.《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从此,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在根据地以外拥有了一个坚强的舆论堡垒.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从武汉燃起的《新华日报》之火,早已汇成了燎原之势.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到现在已经传至第三代、第四代.但是,《新华日报》开创的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