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韧不拔的从道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文化中国”的包容意识、守成创新的进化意识、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这些人文思想具有民族凝聚功能 、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它们对全民族的价值观念产生统摄作用,以民族文化心理产生激发、认同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文化形上学,其主流的本体论形态是精神一元论,也有经济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占‘;第二是中国文化观,在不遮蔽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同时,侧重弘扬其优越性;第三是西方文化观,在肯定西方近代文化精神合理性的同时,批判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4.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发展几千年,儒家文化精神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汲取儒家文化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白沙精神的文化品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身心修养上对儒家精神的发扬,学术上对“自得”之学的提倡。前者表现为仁民爱物、发愤忘忧、行孝至谨、笃守志节等,同儒家文化进步传统一脉相承;后者表现为学贵知疑、求之吾心、以自然为宗等,凸现白沙学术精神的开放品格。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教育思想也为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儒学文化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并被推崇成为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教育力量。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正确引导人们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加快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主要从传统儒家文化教育对现代化教育的意义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是多元的,如宗法制传统、关系本位、重义观念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等。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当代大学生有效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自己的创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一、文昌文化 “北有孔子,南有文昌”。文昌文化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所产生的淳化世风,净化人心的思想结晶,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佛、道的精华,但又独立于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外。其主要内容为劝善、劝孝、劝学、劝养生等,主要传播方式为洞经音乐。文昌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使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无法代替的民间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世俗精神关怀的层面。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儒家文化使它们的经济发展很有活力。韩国的儒家文化传统是与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结合以后的本土化的儒家文化,是韩国站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理解。因此,能够适应韩国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为各阶层提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思想、道德等人文思想的支持。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韩国儒文化也在不断的、适时的自我更新、扩展,使社会文化始终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步需求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儒家文化使它们的经济发展很有活力。韩国的儒家文化传统是与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结合以后的本土化的儒家文化,是韩国站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理解。因此,能够适应韩国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为各阶层提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思想、道德等人文思想的支持。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韩国儒文化也在不断的、适时的自我更新、扩展,使社会文化始终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步需求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既是指导推动着中国化前进发展的化基本观点,又是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生活性格的基本的化要素与力量。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日新自强、人本主义、求是务实、义以为上、和平主义与爱国主义、有容乃大的开放观与创新态度正是这种精神的八个维面。  相似文献   

12.
从人本主义、实用理性、中庸守度、乐感文化、天人合一、悟性思维等不同内容和层面论述了《孙子兵法》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目的是揭示《孙子兵法》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引导人们立足中华文化的整体视角体悟孙子兵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便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中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塑、爱国主义情怀及高尚道德修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今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中原文化为引领,在把握校园文化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加以重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海外中华游子文化作为移民文化,它是海外中华游子社会人们的心态、观念和思想的体现。它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在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有所创新。因而体现出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冒险、拼搏、开拓、进取精神;开放性多元性的文化认同;强大的凝聚力和人和精神以及浓烈的乡土情结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浅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化无论以人为出发点还是归宿,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从哲学、宗教、甚至审美的角度看,人文精神都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而且在高度和深度上都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有所超越.从对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道、释的分析中论证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老井》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人民真实生活的一部影片。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对人精神的摧残,表现了山民对土地的眷恋之情和山民的人际关系。同时引导观众对历史进行反思,体会当代农村青年为了美好明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观念飞速更新,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众河流的入海口。在这种情况下,文明对人格的完善问题日渐成为人们思考的话题。作为东方文明璀璨之珠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而然也是思考的焦点。因此,分析、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如何,明了传统人格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以完善自身人格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文化课,也是人格修养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武当文化是深受道教精神陶铸的名山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丰富和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无论是从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来考察,还是从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采探究。武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和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囱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这对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虽然近代自由思想产生于西方文化,但是它要想在中国文化中成长,必须与中国文化进行交汇融合。当《新民丛报》学人传播西方自由思想时,形成了对中国文化中有无自由精神的复杂认识。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自由精神,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还有一些人有时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有时又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自由精神。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本身对自由精神的认识标准不一样。一些《新民丛报》学人为了使自由在中国扎根,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精神,特别是儒家学说中有与近代自由主义相通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