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台宗教祭祀与地方戏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戏剧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年),福州、莆田等地就有百戏演出的记载。宋代以后,在北方戏剧传入福建的同时,福建土生土长的戏剧也应运而生。明清时期,福建戏剧逐渐定型,并随着福建移民传入台湾。成为闽台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闽台地方戏剧剧种多达四五十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均居全国之冠,故素有“戏剧之乡”美誉。  相似文献   

2.
一、《宋史》卷四五一《陈文龙传》载:“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案:“福州”应作“福建”。据《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载,宋代的福建路共辖有六州二军,即福州、建州(后改为建宁府)、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邵武军,兴化军。宋代在一些军事要地设军,其地位与州均是同等的行政机构。因此,兴化军和福州无隶属关系。陈文龙应是福建兴化军人,《宋史》谓之福州兴化人,不确。  相似文献   

3.
宋代福建庙学从分布密度看,闽东最高,莆仙次之,闽南和闽北又次之,闽西最少;从政区分布角度看,福州雄居八闽之首,建宁府和泉州次之,汀州又次之,南剑州、漳州、邵武军并列第四,兴化军最少;从新建数量看,北宋远多于南宋,就北宋而言,仁宗朝最多,真宗朝次之,其余几朝相当。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改革及当政者态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教风尚、北人移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形成宋代福建庙学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现存福建地区乡试录汇编《闽省贤书》,保存了明代福建90科乡试录取情况,为了解该地区内部以专经为表象的科举竞争实态提供了依据.梳理明代福建各府的中式人数,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竞争关系,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明代福建地区的科举格局,经历了由明前期福州府的一家独大,至明中期福州、兴化两府争锋,再至万历后泉州府、漳州府崛起的变化过程;二是各地区的科举优势,建立在专经的基础上,如福州专《诗》、兴化好《尚书》、泉州重《易》;三是各地科举人数的消长,取决于各地专经实力的变化,福州、兴化在明代后期科举优势的丧失,源自于漳州、泉州等地在《诗》《易》《尚书》等方面科举竞争力的增强.对闽县与晋江二地《礼记》盛衰变化的考察发现,杰出的科举人才往往能够引领一时风气,带动地方科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莆田     
《高中生之友》2014,(5):I0002-I0002
莆田,地级市,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莆田市,下辖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仙游县、秀屿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漳州商人──黄琼与林照庆土肥子随着宋代的福建开发,被称为闽商的福建商人,在海内外十分活跃.究其背景,如福建缺少耕地,“福建一路,以海商业”一样,多数人以海商为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漳、泉、福、兴化几地,人人都造船进行贸易活动,其中泉州商人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7.
兴化话罗马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近代莆仙地区兴化话罗马字产生的根由,并以兴化话罗马字撰译的《新约全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出其拼音方案,并依据该方案,探讨其与今天的莆田方言音系存在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漳州南山寺为唐代建筑的千年古寺,值得中外游客、信徒观赏、瞻仰.清乾隆<漳州府志·卷四十五纪遗>云:"南山寺按碑记为唐太傅忠顺王陈邕所建. "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0年).<龙溪县志·古迹>及<杂记>都认为陈邕所建无异.可是世俗传言陈邕因与奸相李林甫不舍被贬来闽,由福州迁兴化而定居漳州.又因所居营造逾制,被人揭举,遂舍宅为寺免祸([1]见陈乔森等著<漳州掌故>),此齐东野人之语也,矛盾重重,以讹传讹,甚至述漳州掌故及新编<南山寺志>者每引为故实,是不可以不辩.王荣国著<福建佛教史>宁愿引述泉州开元寺黄宁恭桑树开莲的佛话,却没写漳州南山寺陈邕违制舍宅为寺的俗谈,取舍之间必有他的见识.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末年开始特别是道成年间以降,在花部戏曲兴起并逐渐取代昆曲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戏剧史背景下,传奇杂剧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由于不同戏曲剧种之间的必然相互借鉴与影响,一方面由于传统戏曲谋求生存之路的需要,传奇杂剧进入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由局部到整体的创新变革时期.这种创变的结果是复杂且值得深思的:既促进了传奇杂剧的着力创新与大胆变革,使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迎来了传奇杂剧的最后一次繁荣;又从戏曲观念和文体形态等方面改变了传奇杂剧的内部构成,在创变的同时消解了其自身的特性,也就促进了它的消亡.花部戏曲的兴起和传奇杂剧的创变这一互动的戏剧史历程,留下了值得深长思之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莆仙地区古称兴化,现为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与台湾一水相隔。该市地域不大,人口不多,但却人杰地灵。早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莆仙人素有“家贫子读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历史上科甲鼎盛,自唐至清,登进士第者2676人,其中文武状元14人,榜眼、探花11人;有13人出任宰相;他们中多数人政绩杰出、述著颇丰,以至莆仙历史上有“文献名邦”、“海边邹鲁”之誉。到了近现代,莆仙地区更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因而又添了“田径之乡”、“戏剧之乡”等美称。莆田市也是海神妈祖的故乡,夏教、南少林武术的…  相似文献   

11.
莆仙戏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莆仙戏的调研分析,指出莆仙戏传统剧目反映科举文化价值取向;舞台艺术以兴化方言、乐舞为基础;演出活动以赛社演剧为主。揭示了莆仙戏剧种独具特色是莆仙历史传统观念和宗教民俗的长期熏陶和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指出在福建汉语方言中,只有莆仙方言有边擦清辅音声母[ ],它是莆仙方言区别于其他汉语闽方言最重要的语音特征,该声母管的字数量众多。根据现有的方言调查结果,论述[ ]声母是古代百越少数民族的语音特色。首次提出闽语莆仙话[ ]声母与福建畲语[ ]声母同源的新说。  相似文献   

13.
指出在福建汉语方言中,只有莆仙方言有边擦清辅音声母[■],它是莆仙方言区别于其他汉语闽方言最重要的语音特征,该声母管的字数量众多。根据现有的方言调查结果,论述[■]声母是古代百越少数民族的语音特色。首次提出闽语莆仙话[■]声母与福建畲语[■]声母同源的新说。  相似文献   

14.
从严格意义上说,近代杂剧传奇就是指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大约80年内剧作家创作的古典联曲体戏曲作品,它与曾领一代风骚的元代杂剧、明清传奇在式样体例上是一脉相承前后相沿的,是中国古典联曲体戏曲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杂剧传奇实体构成的内涵是极其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内涵是近代社会错综盘结属性的一个侧面表现。本文拟从近代杂剧传奇的历史、作家、作品三方面入手对其实体构成的复杂内涵作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元杂剧中的“杂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杂剧经常是与其他百戏伎艺同台相间演出的,元杂剧则从戏剧整体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在演出过程中却杂入了诸种伎艺,又有类似于宋金杂剧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市。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龙溪师范学校师范大专班,历漳州大学师范学院、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与厦门师院、泉州师院、南平师院合并建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与当时的福建师范学院形成福建省"一北一南"本科师范教育格局。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跨入福建省本一批招生院校行列。  相似文献   

17.
古典短剧是我国古典戏曲中别具一格的样式。它有其自身的兴衰过程和复杂原因,也产生过许多很好的作品。在我国戏曲史上,应该有它的一席地位。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古典短剧既不同于杂剧和传奇,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脚色、演唱方式、声律体制上,对杂剧有所突破,对传奇又有所仿效。篇幅有的比杂剧短,只有一、二折,有的比传奇短,只有  相似文献   

18.
“侯官”考     
“侯官”是福建历史上的重要县份。侯官的前身为“候官”。两汉之际,候为郡都尉的下属,“候官”指候的官府。两汉,特别是东汉,每每以候主管边郡县,实行半军事统治,有时亦有以其官府“候官”为县城地名。边境县每每地广人稀,境域十分辽阔。关于福建候官产生的时间与范围,有两说:一为王国维说,产生时间大约于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到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的45年之间,范围为现福建全境。二为《三山志》《八闽通志》等方志说,产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最初范围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之地;至三国东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设立建安郡,其范围缩小至明代福州、兴化二府;至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析设晋安郡,其范围缩小到等同明代的侯官县,且与闽县、怀安县成为福州州治的三个附郭县。侯官这一地名,在文字上由“候官”演化为“侯官”;在读音上正在由[hòu guan]向[hóu guan]转化。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莆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孕育了有着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莆仙文化。莆仙文化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强调积善消恶,表现出"向善"行为准则和以"向善"为中心的信仰支柱,这种文化的基因已融入兴化儿女的血液。莆田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当属妈祖信仰,它是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浸染着莆仙文化基因的妈祖信仰可以说是妈祖文化的代表。千年  相似文献   

20.
指出在福建汉语方言中,只有莆仙方言有边擦清辅音声母[(l)],它是莆仙方言区别于其他汉语阁方言最重要的语音特征,该声母管的字数量众多.根据现有的方言调查结果,论述[(l)]声母是古代百越少数民族的语音特色.首次提出闽语莆仙话[(l)]声母与福建畲语[(l)]声母同源的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