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012年夏季发现地球上最小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之后,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以下简称CERN)的研究团队正计划建造一台新的地下加速器,周长达到50英里(约合80公里),是当前日内瓦地下加速器的3倍。这台加速器将用于揭开宇宙的一系列谜团,例如在分子层面上引力之间如何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1欧洲核子中心概况及相关合作项目1954年,包括比利时、丹麦、原联邦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和南斯拉夫在内的12个欧洲国家达成一致,开始联合在瑞士日内瓦和法国的边界上建起了欧洲核子中心(CERN,法文Conseit European pour la RecherchéNucleaire缩写),于是一个伟大的粒子物理研究基地诞生了。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CERN已拥有20个欧洲国家为其成员国,成为当前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有3000余位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此工作,主要从事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世界上的高能物理实验约有一半是在CERN完成的。此外,CERN也在先进技术教育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8日,凭借50年前对于希格斯粒子的预言,弗朗索瓦·恩格勒和彼得·希格斯两位理论物理学家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奖项的依据,是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所宣布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作出的重大发现,即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这一发现,预示着高能物理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高能物理世界的神秘与美好,令无数中外科学家为之痴迷。如果从少年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2-I0006
据英国BBC新闻网及《独立报》在线版等媒体7月25日报道,就在刚过去的3天之内,物理界的两大圣殿级实验室——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和美国费米实验室(Fermilab),先后宣称或已“瞥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蛛丝马迹,即是说著名的“上帝粒子”有可能已现身世间。不过,由于数据尚未足够也未经严格验证,两实验室都不敢言之凿凿。  相似文献   

5.
CERN与LHC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位于法国和瑞士的交界处。CERN成立于1954年,是欧洲第一个联合科研机构,现有20个成员国,拥有近3000人的科研队伍,其成员专业广泛,包括物理学家、工程师、技术员、管理人员、技  相似文献   

6.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7.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的建立与发展是研究欧洲超国家层面科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案例。本文主要考察CERN前20年(1954-1974年)间的科研运作模式及相关的制度调整过程,描述了CERN为协调各国在其中的科研活动和解决组织内外科学家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机制改革;继之,通过对CERN论文合著和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的计量分析,考察了机制改革的作用和科研团队的变化情况,发现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以中性流实验联合体——CERN第一个大型科学联合体为具体案例,探讨了不同国家的科研团队在CERN相互融合成为大型科学联合体的进程,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员、领导结构、以及联合体对科学家创造力的影响。本文认为,CERN运作模式的改变,是"国家科学"和"超国家层面科学"这两种不同层面的制度化科学形式相互协调、相互磨合的结果,这是一种以科学国际主义为主导、同时兼顾国家科学发展的科研运作模式:当这两种科学发展形式相遇后,起初由于不同文化、语言、地缘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缘故,形成了一些带有显著国家或地域文化特色的科学家小组。但CERN通过机制改革,把这些科学家小组转变为多个以科研任务为导向、超越国家意识的科学联合体,中性流的发现则充分体现了这种机制改革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燕 《科学与管理》2019,39(3):72-79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CERN)正式成立于1954年。作为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CERN不仅致力于科学研究,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传播实践,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方法。在所有的方法与理念中,有两点对于今日中国的科学传播尤其具有借鉴意义:一是在科普活动中也注重传递包括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价值与理念;二是在处理科学与社会的问题上注重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3,(2):47-50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近日在地下通道启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拉开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然而,从实验一开始,外界便遍布各种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有的说实验可能产生黑洞,倾刻间吞噬地球,还有的说实验将诱发奇异粒子,引发一连串的灾难性反应。实际上,在其他几个粒子物理学实验启动,甚至是第一次核武器实验之前,世界上也充斥着类似的末  相似文献   

10.
网格技术--因特网的未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科学的进步,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大规模的科学计算对计算机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欧高能物理实验室(CERN)正在计划建立一个新型而巨大的粒子对撞机,它将产生数十亿比特的数据,即使是并联了数千个处理器芯片的巨型计算机,也会在这样的计算量面前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一些大科学工程的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归纳,重点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开展国际合作的影响。并结合欧洲核子机构(CERN)和欧洲联合环(JET)的财务管理规定,总结了我国大科学工程财务管理可以借鉴的经验。最后,提出了借鉴已有国际大科学工程财务管理经验完善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宣布发现疑似"上帝粒子",这一发现迅速引爆科学界。什么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称作"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为此而奉献,很多科学家遗憾地离开。我参与研究‘上帝粒子’十几年,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11,(1):11-12
据RedOrbit科学网与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网近期报道,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表示,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目前得到的成果超出预期,或将在明年发现有关“额外维度”的第一批证据,这是己知四维空间之外的维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为生态系统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我国从事生态系统研究和生态系统评估的重要平台.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就开始建立野外站,在全国各地开展观测、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为了加强这些生态站的综合研究能力,进一步形成合力,1988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组建CERN,由29个生态站组成,目前已经增加到36个(图1).2005年在科技部领导和组织下,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也已组建完成,由分布于我国不同生态区、代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包括CERN在内的53个生态站组成,分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等,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7-I000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传闻称,科学家已经借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难以捉摸的“上帝粒子”。根据一份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几份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强子对撞机的其中一个探测器可能发现了科学家长久以来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将全面启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计划。2月28日,对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粒子探测器中最大的超导磁体(CMS)安装完毕,使得这项历时漫长、耗资巨大的科研计划又迈进了一步。2007年11月,LHC将首次对撞粒子束。LHC是全世界最强的粒子研究工具,该项目耗资80亿美元,历时10年之久。如果一切顺利,这个深埋在地下100米的长达27千米的超级对撞机将能验证现有的宇宙起源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3):214-245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科学,它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其研究领域跨度很大,在尺寸标度上,从基本粒子的核子世界到整个宇宙;在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历程     
<正>2008年9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开始运转大型强了对撞机(LHC)山全球85个国家的多个大学与研究机构,超过8000他物理学家合作兴建,他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08年9月1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开始试运转,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这种大型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