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如交往所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课堂教学交往所展示的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结构,而是“主体——主体”的关系结构。现行教学所寻求的重点目标已深化到主体创造力、个性等主体性方面。而主体性的发展、弘扬与凸现,离开了有效的教学交往活动是不现实的,离开了有效教学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卓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质量,因为教育理论已经证实,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我校在进行“有效课堂交往方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以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的,探究出了课堂教学交往评价活动的几个主要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大冬 《江苏教育》2006,(1B):27-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交往.数学课堂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纵观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存在着真正交往与虚假交往,互动式交往与应答式交往这两对不同的形式。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交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招聘启事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一种交往。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交往的缺失和阻隔,普遍存在着“虚假交往现象”.比如有:交往的形式性、交往的造作性、交往的袭断性、交往的独裁性等,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努力加入课堂教学改革中.研究疏通、创造课堂教学交往的种种途径.使课堂教学交往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提高教学交往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何谓教学活动?关于此问题,从古至今,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认识,认为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相互依存的特殊认识活动。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教学认识活动的完成是以交往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的。特别是对于个体的社会化来说,教学活动的交往性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当我们关注教学过程的交往性特征时,当我们将学生的课堂教学生活视为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时,当我们将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发现,教学交往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经验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动,教学交往是当代教学论发展的新理念。电视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性在临界空间上与课堂教学具有相似性。从文化视角审视媒介的电视文化论坛模式,为课堂教学走向本真交往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有人认为,教学是专门组织的,以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为中介,以人与文化双重建构为中心,以完成预定任务为目的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学交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而要促成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交往,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深入了解这一教学理论。目前有关这一教学形式的专著,是田汉族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5月发行的《交往教…  相似文献   

7.
交往是人在世的活动方式。教学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也具有交往性质。那么,教学中的交往具有怎样的特性?什么是真正的交往?交往的内容和价值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如何有效交往?探讨教学交往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课堂应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交往活动开展最充分最彻底的领域.由于大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原因,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交往表现出教学交往单边化、教学交往形式简单化以及交往载体不可超越性等不足.我们必须确立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加强对话,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课堂教学交往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交往是人在世的活动方式。教学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也具有交往性质。那么,教学中的交往具有怎样的特性?什么是真正的交往?交往的内容和价值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如何有效交往?探讨教学交往的性质及其特征,能有效地发挥师生交往的教育学意义,真正促进学生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课堂应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交往活动开展最充分最彻底的领域。由于大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原因,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交往表现出教学交往单边化、教学交往形式简单化以及交往载体不可超越性等不足。我们必须确立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加强对话,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课堂教学交往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体验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从师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需求来看,课堂传播有赖于师生以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为基础的体验性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体验性要素为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的精神互动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通过课堂情感、想象和审美空间的营造,课堂教学在师生的精神互动中得以实现传播动力机制的构建、传播平台的打造和传播目的的达成,师生主体生命发展得以充分确证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师生交往阻隔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其次寻找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利与弊,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依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育德是学科教学的内生追求,学科教学是育德的有效途径,学科育德的特征是隐性育德。学科教学的现实样态主要体现在育德缺位、课堂育德、育德随意化、育德运动化。要充分发挥学科育德价值,提高学科育德效果,必须增强学科教师育德观念及育德专业化水平,发挥多学科育德合力,定期开展学科育德教研,在课前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后实践中都要凸显育德价值,借助健全的学科育德支持及评价机制,让育德真正走进学科教学日常生活,以学科教师务实而富有实效的“常态化”工作,促进学生道德提升、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的普及使书写与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使计算机的使用与教学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计算机基础》成为了当今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文章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数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本文结合大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学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可持续性人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Critical thinking pedagogy offers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ethics in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lassroom. Four important aspects of critical thinking which particularly encourage ethical thought and behavior are identifying and questioning assumptions, seeking a multiplicity of voices and alternatives on a subject, making connections, and fostering active involvement. Focusing on these behaviors allows an ongoing incorporation of ethics into many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8.
Critical thinking pedagogy offers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ethics in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lassroom. Four important aspects of critical thinking which particularly encourage ethical thought and behavior are identifying and questioning assumptions, seeking a multiplicity of voices and alternatives on a subject, making connections, and fostering active involvement. Focusing on these behaviors allows an ongoing incorporation of ethics into many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9.
自主课堂的要义与操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主课堂是主体性教育课堂化的结果,是建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导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一般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论和教学形式与方法。从教学主体的角度看,自主课堂包含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二者的关系可用“发展矢量原理”和“课堂平衡原理”来说明;在具体操作层面,自主课堂着眼于自主情境的创设、自主学习的经营、自主交往的构建和自主体验的获得,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所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与交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也是由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及反馈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分析该系统中影响教学传播效果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因素,依据传播效果优化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信息来源原理、重复作用原理等进行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