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人教版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中,浮沉条件中的悬浮实验通常是让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但是,该实验对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稍微多放一点盐鸡蛋就会上浮,多加一点水鸡蛋又会下沉.笔者回想在家中洗杯子的情景,发现倒扣在水中的杯子可以浮在洗碗盆中,但用力一压后,它们又沉下去了.受此现象启发,笔者用倒置在水中的小瓶子实现了浮沉条件的教学. 一、实验原理 改变浸入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实现物体在水中上浮、下沉与悬浮. 二、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2.
1.鸡蛋在盐酸中的沉浮实验:表演时用一只100ml量杯盛100ml(浓度约1%)的稀盐酸,将生鸡蛋放入盐酸中即可。表演时,随着蛋的浮沉口喊手示意“升起来,潜下去。”观众还会以为是你在指挥它下沉、上浮呢,这是因为鸡蛋比稀盐酸重,刚开始便下沉;随着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_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_2紧附在鸡蛋壳上,产生浮力,促使蛋上升;上升至液面,有的CO_2扩散到空间去了,蛋受浮力减小,蛋  相似文献   

3.
动手园地     
鸡蛋“潜水”在250毫升的烧杯内倒入150毫升稀盐酸,然后放入一个生鸡蛋,可看到鸡蛋一会儿浮出水面,然后又下沉,这样反复进行“潜水”。原理: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它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泡使鸡蛋浮到水面,当气泡逸向空气中后,鸡蛋又下沉,这样反复进行,像潜水员在潜水。空瓶生烟在一集气瓶内滴几滴浓盐酸,摆动几下集气瓶。用玻璃棒蘸浓氨水,伸入集气瓶内。可见集气瓶内浓烟滚滚。原理:浓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铵颗粒,在瓶内可看到白烟产生。动手园地$邳州市六中@陈志辉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实验课。开始上课了,老师先把一个杯子装满清水,接着请一位同学把一个鸡蛋放进装着清水的杯子里,结果鸡蛋下沉了。然后老师把另一个杯子装满水,又放了许多的盐,用工具不停地搅拌,盐溶化了。老师又请一位同学把鸡蛋放进装有盐水的杯子中,结果鸡蛋在水中一荡一荡的。同学们立刻喊起来:"鸡蛋浮起来了!"这时,老师用手把鸡蛋按下去,结果鸡  相似文献   

5.
1.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水面上(如图甲),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中,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下沉的例子很常见,上浮、下沉的实验也简单易操作,但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的实例却非常少。教材上采用"盐水浮鸡蛋"实验作为例证,可做过该实验的教师都知道,要使鸡蛋上浮很容易,但要使鸡蛋悬浮就很难操作了,因为在该实验中加盐的量不好把握,且食盐在水中溶解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虽然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溶解,但这样又会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7.
新版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一课 ,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时 ,讲了 4种现象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 ,其中的上浮、下沉、漂浮这三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 ,但悬浮这一种现象很少见到 ,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这一现象并能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 ,我在讲授这一课时 ,特此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目的观察悬浮现象 ,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2 实验器材一个小刀、一小段蜡烛、漏斗一个、盛有适量的酒精和盛有适量水的瓶子各 1个。3 实验步骤3 1 用小刀将蜡烛削成一个小球 ,能装进盛有适量酒精的瓶子里 ,装入后 ,可以看到蜡烛小球…  相似文献   

8.
新版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一课,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时,讲了4种现象: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其中的上浮、下沉、漂浮这三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但悬浮这一种现象很少见到,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这一现象并能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我在讲授这一课时,特此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目的 观察悬浮现象,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 2 实验器材 一个小刀、一小段蜡烛、漏斗一个、盛有适量的酒精和盛有适量水的瓶子各1个.  相似文献   

9.
悬浮是指物体停留在液体内任意深度的地方。其条件是 :浮力等于重力。当悬浮体不符合此条件时 ,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例 1 .如图所示 ,一盛有盐水的烧杯中 ,悬浮着一个鸡蛋。试问 :1若向杯中缓缓注入清水时鸡蛋将怎样运动 ?2若向杯中缓缓撒些盐时 ,鸡蛋又怎样运动 ?解析 :∵鸡蛋悬浮于盐水中 ,∴ F浮=G,即ρ盐水 gv=ρ蛋 gv。1当向杯中注入清水时 ,ρ盐水 变小 ,∴F浮G,即鸡蛋上浮达到漂浮。  例 2 .如图所示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悬浮着一个内装磁铁的铁盒(有盖 ) ,试问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习题拆分法、逆向思维法解决阿基米德原理应用的习题;物体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会出现上浮、下沉和悬浮三种情况,如何综合分析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奇怪的现象 有一天,我的学生对我说,她能用一只鸡蛋碰破所有要打的鸡蛋,我将信将疑,她立即拿来6只鸡蛋,我随便拿起一只递给她,说:"开始吧."只见她用这只鸡蛋(矢蛋)为武器,把剩下的5只鸡蛋(靶蛋)一个个碰破了,最后在灶台上磕破这只蛋.我仔细比较了这6只蛋壳的厚度和颜色,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事实证明她的说法没错.  相似文献   

12.
万峰 《家教世界》2009,(6):19-19
今天,妈妈买了一些鸡蛋。哦!其中有几个鸡蛋太脏了!我决定用水洗一洗。我把脏鸡蛋放到盆里,再往盆里放水,不一会儿,鸡蛋都浮起来了。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浮在水中的鸡蛋大多是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许多地区的洁厕灵是用工业盐酸制成的 ,价格低廉 ,材料易得 ,可以用作盐酸的替代材料 ,进行高中生物学实验。(1)用洁厕灵作软化剂进行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中需要用 15 %盐酸和 95 %的酒精混合液 (1:1)做软化剂及固定剂 ,如果没有这两种药品 ,只须用洁厕灵替代 ,软化兼固定3~ 5分钟即可见到根尖酥软 ,清水漂洗后 ,用紫药水染色 3~ 5分钟 ,然后再漂洗 ,加一滴清水 ,盖片镜检 ,效果同样好。(2 )洁厕灵软化鸡蛋壳 ,巧制半透膜把生鸡蛋一端敲碎 ,倒出鸡蛋内容物 ,把空鸡蛋泡在洁厕灵液体与水混合液 (1:1)中约…  相似文献   

14.
浮沉子是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常做的演示实验之一,操作时偶尔会出现无法下沉或下沉后不再上浮的现象。从三种配重不同的浮沉子浮与沉的实验现象出发,对浮沉子浮与沉的原理进行深度剖析,找到有的浮沉子不下沉而有的浮沉子下沉后不上浮的原因,为成功制作浮沉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儿子已经四岁半了。我常利用休息时间和他一起玩,一起做科学小实验。一次,我和孩子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小实验。我们用玻璃杯装满清水,拿一个鸡蛋放进杯里,只见鸡蛋立即沉入杯底。我让孩子把住食盐一点点地放入杯里,并且用筷子搅动,这时看到鸡蛋慢慢地往上浮,随着盐的增加鸡蛋浮到了水面上。孩子高兴地叫起来:“浮起来了,浮起来了!”我问:  相似文献   

16.
十七、电磁学实验(四) 11.静电“魔术棒”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根塑料尺、一根玻璃棒、一个鸡蛋、一只酒杯、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鸡蛋竖放在酒杯里,把塑料尺水平放在鸡蛋上(如图1)。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③手拿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去接近塑料尺的一端(如图1),并拿着玻璃棒慢慢地转圈。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师演示:把一只生鸡蛋放入一只盛满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中的鸡蛋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教师接着取出另一只盛满盐水的透明玻璃杯。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把这只鸡蛋放入这个盛满水的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师:实际情况是否和大家猜想的一样呢?现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这个实验。请大家仔细察。生:鸡蛋浮起来了。师:对比这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生:两个杯子里的水肯定不一样。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尝尝这两杯水有什么同。生: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师:观察实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使鸡蛋上浮的这…  相似文献   

18.
1演示"惯性现象" 1.1取一只空饮料瓶,截去上半部分并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盖上一块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如图1所示),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板,可以观察到鸡蛋并没有随硬纸板一起飞去,而是安然的落入瓶中.从而验证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相似文献   

19.
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钢板在水里会下沉,而用钢板制成的潜水艇,在水里会潜水(下沉),也会上浮(图1),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浮力(F浮)和它受到的重力(G物)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渗透现象演示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难以找到玻璃纸(赛璐玢),而改用来源方便的鸡蛋膜作半透膜。按以往的经验,鸡蛋膜的制作通常是将鸡蛋浸泡在盐酸一段时间,等鸡蛋壳被溶解后,剩下的鸡蛋膜套在一个长颈漏斗上进行渗透作用实验。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①若用浓盐酸(浓度〉25%),鸡蛋壳虽然容易被溶解掉而获得鸡蛋膜,但由于鸡蛋膜的蛋白质含量达90%,容易变性,使制得的鸡蛋壳膜变为全透膜,而不是半透膜。②若用浓度适中的盐酸(20%),去壳膜的时间太长,可达1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