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材中提到:甲苯的化学性质较苯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而在实验中,苯往往也  相似文献   

2.
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现在出现了褪色与不褪色之争。通过掌控实验条件,既可以让苯不能使酸性高酸酸钾溶液褪色,也可以让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立即褪色,并提出了配合氧化的新见解,从理论上解释了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甲苯的化学性质比苯活泼,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常常利用这一性质和现象来鉴别苯和苯的同系物。但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时,往往出现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或者苯也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异常”现象。计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多次实验,并进行了如下改进。 1 适当的加热 由于甲苯不易溶于水,当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时,很快分成两层,即甲苯层和水层,不能使高锰酸钾与甲苯充分接触,很难发生反  相似文献   

4.
以苯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探究理性认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本质原因,重温了苯的特殊稳定性和现代理论解释,认为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提出实验教学及其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化学教学》92年第6期刊登的“常温下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能氧化甲苯(二甲苯)吗?”一文中的“高锰酸钾氧化甲苯(二甲苯)”的实验提出不同意见。说:由于该文章得出“常温下,高锰酸钾酸性稀溶液是不能氧化甲苯,二甲苯的,高锰酸钾酸性稀溶液的退色现象是由于二甲苯中的杂  相似文献   

6.
胡一毅 《中学理科》2003,(10):32-34
【例 1】 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A 氯化铁溶液、溴水B 碳酸钠溶液、溴水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解析 :A选项只能鉴别出苯酚和己烯 ,不能区分出甲苯和乙酸乙酯 .B选项也不能区分出甲苯和乙酸乙酯 .D选项中的己烯、甲苯、苯酚溶液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所以不能区分 .C选项中 ,溴水与苯酚有白色沉淀生成 ,己烯能使溴水褪色 ,高锰酸钾能使甲苯和己烯褪色 ,只有乙酸乙酯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正确答案为C .【例 2】 现有三组混合液 :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  相似文献   

7.
用高锰酸钾酸性稀溶液来区别苯与甲苯、二甲苯的实验,在高中或高师教材中沿用了几十年,八十年代也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然而,在我们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感到此实验不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中学化学教师都知道,甲烷和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苯的同系物却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的同系物被氧化时一般都是其侧链被氧化为羧基,如甲苯的氧化产物是苯甲酸.  相似文献   

9.
唐纪轩 《高中生》2008,(14):41-41
1.品红溶液法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SO2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O2无此性质。2.高锰酸钾法将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之褪色的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相似文献   

10.
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改进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221600)宋志贵中学化学教材中,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做法是:向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通入乙炔气体.由于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较慢,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大量的乙炔将进入空气,乙炔中的杂质气体也...  相似文献   

11.
一、烃的"隐性"知识1·烯烃、炔烃的活泼性烯烃、炔烃都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烯烃比炔烃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12.
1.乙醇与丙酮。错误方法之一是用单质钠,以为乙醇酵分子里羟基中的氧原子可被钠取代产生氢气,而丙酮分子中因无羟基则不能发生取代反应故无氢气放出。实验证明丙酮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2CH_3COCH_3 2Na—→2 [CH_3COCH_2]~-Na H_2↑.错误方法之二是仿照乙醇与浓硫酸在170℃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以丙酮代替乙醇来做实验,以为不会产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气态物质,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但经实验证明,丙酮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态物质能很快地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因为二分子丙酮脱去一个分  相似文献   

13.
曾凡芝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112-113,118
以苯和甲苯为例进行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芳香烃的实验探究,对试样纯度、高锰酸钾溶液及硫酸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最适宜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1KMnO4溶液与H2SO4反应乍看题目,有的读者会产生疑问:KMnO4与H2SO4中Mn、S两种元素均已达到最高价态,怎么可以发生反应呢?这需从一次实验说起:前段时间,几位教师在演示苯的同系物二甲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时,因褪色速度太慢,想到可能是酸性太弱,遂往试管中加了两滴浓H2SO4(恰巧正在使用浓H2SO4),振荡后紫色褪去。为了使试验现象明显,褪色迅速,于是往盛有KMnO4溶液的试剂瓶中滴加了两滴管浓H2SO4。待到上课演示时,KMnO4溶液的紫色已经消失,变成了无色溶液,试验无法进行。KMnO4溶液和浓H2SO4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达到了最…  相似文献   

15.
β-环糊精对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苯、甲苯、二甲苯蒸气分别通入β-环糊精填充柱,尾气用正庚烷吸收得苯系物正庚烷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β-环糊精吸收前后的苯系物正庚烷溶液的吸光度,从而确定β-环糊精对苯系物包合吸收作用的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每克β-环糊精对苯、甲苯、二甲苯的饱和吸收量分别为0.54ml、0.63ml和0.62ml,β-环糊精对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净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体积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化学(试用)课本下册第152页介绍了实验室制乙烯时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是1:3。我们用这个比例做了多次实验。制出来的气体只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却点不燃,且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当混和液温度上升到150℃时液体颜色开始变黄并逐渐变为褐色,并慢慢加深,开始有少量气体逸出时,液体颜色很快就变黑了。当温度到170℃时,混和液全部变黑,有较多的气体逸出,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很快褪色,这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点燃时,只能  相似文献   

17.
正1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哪一种更快?有些同学认为:乙烯分子中存在"C=C",而乙炔分子中存在"C≡C",乙炔比乙烯更不饱和,应该更容易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其实不然.反应的快慢取决于不饱和键断键的快慢,而不取决于不饱和键的多少,"C=C"(键长1.33×10~(-10)m)比"C≡C"(键长1.20×10~(-10)m)更容易断裂,故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更快.由于双键中的不稳定键较三键中的不稳定键更易断裂,由此,如果一个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三  相似文献   

18.
石蜡油分解产生烯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一个探究性实验,但按教材所述方法进行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分解产生气体的速度慢;高锰酸钾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慢.经实验探究发现,用无水氧化铝或铝片作催化剂,采用注射器逐滴滴加石蜡油于分解装置中进行该实验,可获得较好的石蜡油分解效果,且分解速度快;若将铝丝拧成绳状,加热后直接插入石蜡油中,再向石蜡油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数次,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能很快褪色.实验改进后操作方便,耗时短,很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19.
一、分类法 高中化学乙种本总共有九十九个演示实验,根据各个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可分为三类: 1.单纯验证型:这类实验以现象明显,变化单一.操作简单的试管实验为特点。如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甲苯、二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红磷、白磷燃点温度的定性比较……等。这类实验结合“生演法”教学较好。 2.观察分析型:这类实验除了验证物质的某种特性和原理外,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也是实验的重要教学目的。这类实验以现象变化错综复杂为特点。如金属钠与水反应,浓硝酸与铜片反应,片刻后加水(稀释)成稀硝酸与铜  相似文献   

20.
王新 《山东教育》2005,(32):33-34
一、教学背景 学习高中新课程必修《化学2》中“苯分子的结构”时,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授课后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老师,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你看这个结构行不行?”我定睛一看,“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问题,可是当时没有抓住这个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