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外和台港地区的中国古籍索引编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辉 《中国索引》2004,2(1):12-18
本文论述了国外和台港地区的中国古籍索引编制概况。国外汉学界对中国古籍索引非常重视,结合有关学术研究编制了大量中国古籍索引,其中尤以日本为最,这是日本学者在中国古籍整理研究领域最突出的成果。中国台港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在古籍索引编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高度重视古籍索引的编制,是台港地区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记载我国人民物质与精神创造的古籍,据有关资料统计,现有15万余种。要充分利用如此丰富的宝贵遗产,编制古籍索引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解放前,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篡处出版了不少古籍索引。解放后,也有一些出版社相继编印这方面的索引。国外,特别是日本,编印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编出质量更  相似文献   

3.
古籍索引电子化与古籍图谱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索引事业虽有悠久历史,但发展缓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古籍索引研究和实践有了新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古籍索引编制的结合,古籍索引工作与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古籍索引的编制也迎来了电子化时代。在短短的20年间,国内外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了大量检索型古籍索引数据库。然而学术界对这些古籍索引数据库关注甚少。  相似文献   

4.
李文涛 《中国索引》2009,7(4):33-38
潘树广先生编著的《古籍索引概论》对现代学人搜求古籍意义重大,该书附录中收入的《古籍索引要目》一文堪称“索引的索引”,对于我们从事古籍研究,利用古籍查找资料帮助巨大。所收古籍文献断限为20世纪80年代早期,本文是在《古籍索引要目》基础上,广加收集潘先生截稿以来学术界新出现的古籍索引,体例一仍旧例。  相似文献   

5.
王清原 《中国索引》2004,2(1):24-27
本文介绍了历时十五年始完成的《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的编纂过程、出版与经费、索引编制等情况,并对该目录及索引编纂的得失与经验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籍网络出版概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中国古籍网络出版的概念,概述了中国古籍网络出版的特点及意义,并将中国古籍网络出版划分为公益型古籍网络出版和商业型古籍网络出版两种运作方式,同时指出了现阶段中国古籍网络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部语词索引《老解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解老》是中国人最早编纂的汉文古籍语词索引,运用了新兴的汉字逐字索引技术并加以创新,对古籍研究方法和索引技术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索引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已经具有完整的现代索引结构。其创新主要表现在:应用词语中词索引技术,引进索引文句结束标识符号,索引排序和词频统计。表3。图2。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8.
索引软件在古籍文献研究中,特别是定量统计分析古籍文献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软件编制古籍索引,速度快、误差少、准确性高。文章以《道德经》两种版本索引的编纂为例,对索引之星、WORD以及自编索引软件等索引工具的应用进行探讨,对古籍索引的自动编纂进行尝试,并利用所编索引对两种版本《道德经》的字频、词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罗友松 《中国索引》2003,1(4):46-52
钱亚新先生是我国索引学的奠基者,对索引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撰写、出版了我国关于索引和索引法的第一部专著,系统地论述索引的定义、范围、功用、种类,索引的编制原理、编制方法,填补了空白,为构建我国索引学奠定基础。他拓展索引研究领域,在杂志索引、书目索引、古籍索引、中国索引学史、索引评论、汉字排检法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编纂索引,硕果累累,编纂与研究有机结合。他建议建立索引的规则条例,为全国统一规格、标准化而努力。先后开设索引和索引法、汉字排检法、书目与索引等课程,培育人才。奖掖后学,积极扶持索引学专著的编写出版。-担任《申报索引》和中国索引学会顾问、积极出谋画策,推进索引事业发展。治学目的性明确,理论联系实际。为人风格高尚,将自己未发表著述提供他人参考引用,尊师重教,吾辈楷模。  相似文献   

10.
古籍索引的电子化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建军 《中国索引》2006,4(4):37-40
计算机与古籍索引编制的结合开创了古籍索引研究的新领域,带来了古籍索引电子化的时代。本文对这一新领域做了充分的调查并将古籍索引的电子化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从古今图书分类的差异角度出发,认为古籍与现代图书应按各自独立的分类法进行分类,而且一部专门的古籍分类法应适时出版.同时从类目设置、索引编制等方面为专门古籍分类法的制定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籍索引编制软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年 《图书馆学研究》2011,(19):65-68,101
我国利用计算机编制古籍索引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出现了一些试验性的古籍索引编辑系统。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古籍索引编辑系统逐渐成熟,一些大型古籍索引编辑系统相继出现,四川大学研制的"中文索引编制系统"以及广西大学研制的"类书索引编制系统"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古籍目录索引的编纂仍然没有形成规范,都是由编纂者的主观意志编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古籍书目索引编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古籍书目索引编纂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期对古籍书目索引的编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此书收录了解放后国内四十一所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种,书名子目七万余条;去其重复,实际包括古籍三万八千八百九十一种。占全国古籍种数一半左右,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历代出版丛书的情况,是一部规模最大收集最广的古籍目录。全书共分三册,第一册“总目”,这是按四库分类法排列的丛书总目,分为“汇编”和“类编”两部分。“汇编”是综合性丛书,“类编”是专科性丛书,书后附“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丛书书名索引”。本册可解决每部丛书包括哪些古籍,哪些图  相似文献   

15.
陈莉  韩锡铎 《中国索引》2004,2(4):25-27
古籍目录索引的编纂至今仍然未形成规范,大都由编纂者根据主观意志编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古籍书目索引编纂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古籍书目索引编纂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对古籍书目索引的编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古籍索引编制与一般索引编制有所不同。在古籍索引编制的过程中,古籍版本的选择是需要处理的首要技术问题,而款目内容的选择则是索引编制的重点所在。因为人名、地名、职官名、书名等实体名称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因此人名、书名、物产名称的选择及其限定词的使用在古籍索引编制中各具特色,参照系统的编制应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同时,古籍索引的排序方法及出处表达同样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17.
徐小滨 《出版广角》2016,(20):47-49
古籍出版既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类型.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及检索学界、业界对古籍出版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探寻我国古籍出版研究取得的进展与成绩,同时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期更好地研判、预测古籍出版研究的未来趋势,推动古籍出版学术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流寓日本之中国珍善本古籍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流寓日本之中国珍善本古籍概略描述的基础上,对日本人搜集获得中国古籍的途径和手段进行了探究,同时展望中国古籍善本再造与全球资源共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编制古籍索引的历史。在对国内两种电子版的《古今图书集成》进行对比,并在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指出:规范和统一数据库格式是建立一个成功古籍数据库的必要前提之一,古籍电子索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决定着数据库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水平。最后提出了编制电子化古籍索引的理想模式与规范。  相似文献   

20.
刘殿爵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在语言学和中国哲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事实上,刘殿爵先生在古籍整理方面也做出过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古籍索引编纂、古籍校勘、古籍数字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