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为区域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提出了特定的战时文化环境,而重庆文学发展正是以陪都文学运动这一具体样态来走向中国文学运动的中心,并且通过主流化与现实化的动态交互过程,最终成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区域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陪都的重庆,是战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精神堡垒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指挥中心"(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重庆分会,2005:24)。特殊的时代语境,形成了重庆独特的抗战文化。抗战时期,重庆翻译异常活跃、繁荣,这些翻译是"中国现代反法西斯文化和文学建设的重要借鉴和有机构件",为"抗战  相似文献   

3.
如果要确立陪都文学主流化,"陪都文学"这一概念的合法性是"陪都文学主流化"话题的关键,而"重庆文学"又是"陪都(重庆)文学"获得合法性的关键。本文认为基于战时性、政治意识形态和地域性的因素,不管是以"陪都文学"还是"重庆文学"概念作为代表20世纪中国"40年代文学"的"主流",在获得合法性上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陪都时期的重庆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呈现出高校林立、报刊云集、学人荟萃、群贤毕至的局面。尽管抗战时期的中心工作是抗日救亡,但这并未妨碍众多深受中西文化洗礼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们以跨文化的眼光探讨文学与艺术的各种问题。一时间,大量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以及文艺研究的著述,发表于重庆的各大报刊或出版于重庆的各个出版社,使得陪都时期的重庆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日重庆的比较文学界留下了一批丰厚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5.
重庆在抗战时期被建构成战时的陪都。这一建构过程实则包含着两种都市想象的抗衡,即:沿海现代化都市的想象与四川军阀防区体制下的内地旧有都会的生态。伴随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两种都市想象的对立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一种中央与地方、外来精英与当地人之间的冲突或摩擦。一方面,中央政府与外来精英成为陪都现代性话语建构的当然主导者,有关重庆的新与旧之争并不对等;另一方面,长达五年半的日机轰炸以及地方精英都市意识的成长,又使抗战陪都的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与特质。这一关涉战争与城市变迁的主题,也为战争对后方城市的民族国家之建构提供了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促进了重庆现代诗歌进入多样化的发展新阶段,不仅以诗歌的个人创造展现出重庆形象,而且以诗歌的的区域发展引导着中国现代诗歌的阶段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庆抗战时期文学既是重庆文学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战时重庆特殊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重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战时重庆文学所凭借的重要文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成就了战时重庆文学的繁荣,也给文学史留下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纵观重庆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埠通商、抗战时定为“陪都”、“三线”建设、综合体制改革试点等几次重大历史机遇,都对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使重庆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三峡工程的兴建,又将是重庆社会经济发展一次难得的机遇,探索三峡工程、三峡经济区与重庆区域经济的有关联系,寻求它们之间互利、互补的形式和途径,对振兴重庆经济,使之跃人经济发展快车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又一巅峰。作品通过讲述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一个小职员及其家人、朋友的悲惨遭际,在反思知识分子命运的同时拷问人的灵魂并对人性进行深入剖析。《寒夜》是在战时重庆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战时的都市文化是被乡土文化浸润着的都市文化,因此作品中的人性在具有现代特质的同时仍然饱含传统的狭隘成分。  相似文献   

10.
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重庆由于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抗战文物.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为摆脱奴役、压迫,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不惜流血牺牲,与中外反动派奋力抗争的大无畏精神.陪都文化已经成为重庆的旅游特色,是重庆区别于国内其它历史文化名城所独有的资源.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今天,怎样充分发挥抗战文物在重庆的旅游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更名为陪都,作为全第22卷第2期李蕾: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一跃成为与伦敦、莫斯科齐名的国际大都市。而华北地区的大片领土沦陷,北京、上海等地的文人作家们纷纷南下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大后方,国民政府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号召和组织大后方群众开展了一系列体育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军民的体魄,坚定了大后方群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是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在陪都举行了多次体育盛会,这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中国体育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是一部具有严肃文学作品内涵的通俗文学作品。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便是其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与通俗性的文化向度的集中体现。作品不仅对战时陪都重庆社会弊害予以批判与自省,同时对生活其间的重庆人的“劣根性”予以批判与自省。这种双重批判与自省,回应了当时文学对于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学传统回归的呼唤,充分显示出这部作品具有的文学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一直以来,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发掘重庆作为陪都之后由于文人汇聚给重庆带来的文化繁荣,并因此对重庆本土文化建设所产生巨大影响和意义;再是重庆以及重庆人民在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外还有就重庆抗战文学现象本身以及抗战对重庆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15.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整体文化与文学是区域文化与文学的整合,区域文化与文学是整体文化与文学图谱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既具有异于他者的区域性,又具有同于他者的整体性。城市发展的任何战略都必须立足于文化战略,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重庆无论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丰沃的文化土壤和密集的文化人才方面,还是在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开放的文化心理方面,与其他一些大都市相比都有着绝对的差距。重庆已逐渐表现出其文化自觉,正在努力将重庆的城市文化特征经过现代整理,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区域文化形成作家不同的内在气质及其作品的外在特征,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目前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文学面貌,成就和影响都极其有限。但是时间一定会孕育出具有明显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重庆作家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文化选择和文化开放中形成自己的文学禀性和特色,完成具有特色区域性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6.
重庆电影业经过历史的发展,到抗战时期,形成了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生产流程,这标志着陪都电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在战时机制下,陪都抗战电影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传播理论,普遍重视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艺术要求降为次要。同时汲取苏联电影业的经验,变更电影体制从民营转变为国有。本文从电影传播的角度为切入点,以求把握战时状态下中国电影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蒋介石“蜀粤并重”的思想使他始终关注重庆的战略地位.1935年,蒋介石首次入川,初步确定以四川为民族复兴根据地,并开始着手统一川政,经营四川,为后来迁都重庆打下重要基础.“七七”事变后,处在谋划和犹豫中的国民政府最终决策移驻重庆.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首迁重庆.国民政府各部、国民党中央党部以及各国使节随之先后迁渝,重庆战时首都地位初步形成.1938年12月8日,蒋介石率最高国防军事委员会进驻重庆.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重庆战时首都地位基本形成.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重庆战时首都地位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文学在文化遗传和文化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从远古的“下里巴人”开始的浓厚的诗歌传统。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了大后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批作家汇聚重庆,重庆地位提升的同时也成为了日军袭击的主要目标。日军对重庆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不仅造成了大量物质财富的损失,也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无数创伤。作家们不断地用不同方式书写着这段记忆,通过记忆书写还原着这段历史,战时的体验与记忆因而成为了我们民族宝贵的记忆与珍贵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了大后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批作家汇聚重庆,重庆地位提升的同时也成了日军袭击的主要目标。日军对重庆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不仅造成了大量物质财富的损失,也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创伤。作家们不断地用不同方式书写着这段记忆,通过记忆书写还原着这段历史。作家战时的体验与记忆因而成为了我们民族宝贵的记忆与珍贵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