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文章论述要正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秉承物质资助与精神育人紧密结合的原则,在资助育人的实践中,坚持把加强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将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相结合,将经济救助和精神扶志相结合,建立积极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贫困生扶贫助学不应只局限于经济上的资助,还应对贫困生予以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形成融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为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并对其必要性和具体举措作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扶贫方略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把"扶贫先扶志"的精神扶贫思想引进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不仅是落实资助工作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更是解决资助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高校加强资助理念革新、搭建学生服务平台、营造自我教育氛围、实施受助学生考评管理,是促进资助育人效果和提高资助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大背景下,通过分析高职贫困生的现状,阐述了当前高职贫困生精神资助的必要性,论述了精准扶贫和精神资助的内涵,初步探索了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生精神资助的路径,以期把"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后扶贫时代,扶志教育逐渐转向精神扶贫,面对扶志教育内容因具有普遍适用性而缺乏具体指向农村青少年内容的问题,探究了红岩精神与农村青少年扶志教育内在联系,结合农村青少年扶志教育在教师优质资源流失、学生接收差、内容实践性差等发展困境,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了红岩精神融入农村青少年扶志教育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坤 《河南教育》2017,(4):22-24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既要注重经济扶贫,又要重视精神扶志,只有做到资助和育人深入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资助育人的功效。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普遍问题,结合资助育人的基本功能,就高校如何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精准资助与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但面对数量庞大、困难类型不一的学生,传统高校往往舍本逐末,过于注重学生的经济资助而忽略扶贫的核心在于扶智、扶志。三全育人理念的引入,能有效弥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不足,创新育人理念,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为三全资助育人新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与辨证思考,强调要克服只从经济层面单向度地理解贫困,贫困的本质及其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者“头脑中的贫困”。高校也应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再认识,正视存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头脑中的贫困”现象。“扶贫先扶志”,相对于经济上的贫困,贫困大学生“头脑中的贫困”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从“经济扶贫”到“教育治贫”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先飞”意识;做好开发式能力资助,帮助贫困生“丰满羽翼”;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贫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理念的内涵,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深刻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与经济贫困相比,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更显突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此,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针对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对精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助措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扶"脱贫论中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侧重于经济帮扶,对"资助育人"理念贯彻不够深入,使"立德树人"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基于"公办社助"的办学模式,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为例,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太行山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之一,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职业教育对接太行山区精准扶贫,需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优势,通过优化扶贫融入性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将"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最终达到经济脱贫、能力脱贫和精神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与互联网相结合,构建"筑梦真善美"资助育人微信平台,通过"温情资助""心灵花园""勤学奋斗"三个栏目,将扶困、扶志、扶智联动发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第72期刊登了《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的报道。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同志看了简报后。作出重要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助学帮困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远大于其他普通大学生。如何正确引导、激励、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品格,已成为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先决条件,即"扶贫先扶志,扶志必励志"。  相似文献   

15.
《新教育(海南)》2010,(6):F0004-F0004
2010年1月11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对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作出重要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技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6.
《海南教育》2010,(6):F0004-F0004
2010年1月11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对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作出重要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技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7.
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扶贫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战略高度,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内源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扶贫体制机制。习近平扶贫思想拥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其他国家扶贫行动贡献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刚开始针对物质上的扶贫,在物质扶贫卓有成效的同时,贫困大学生在精神上也存在贫困表现,主要存在思想意识上、心理活动上、道德修养上"缺钙",那么如何"补钙"呢?就要在解剖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归因上,创新精神扶贫新路径;优化周边环境,正确认知精神贫困问题;采取"他助"和"自助"相结合的脱贫方式;做好"成人"和"成才"的扶志教育,彻底改变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困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经过7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奖、贷、助、免、减、补”和入学绿色通道的多元多维体系,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贫战略举措之一,在脱贫攻坚时期,通过发挥扶智扶志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助力贫困大学生脱贫,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目标,为全国脱贫攻坚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进入后脱贫时代,资助工作需要承担新的历史任务、应对新的育人要求。通过对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回顾和发展经验总结,结合后脱贫时代特点和现实发展要求,对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价值转变与实践逻辑进行分析与探索,为提高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贫困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建立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才能使贫困大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