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魅力阅读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的命运,但却可以改变人的性格,阅读能丰富人们的思想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能使人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中的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阅读是我们丰富自身阅历的最好方法,因为阅读可以借鉴别人的经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阅读能力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能力之外的某种能力,阅读语能、阅读才能和阅读智能都影响着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语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智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上述要求是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即总目标。要达成这一总目标,自然要有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学生除了完成好课内阅读任务,还应丰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总量,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如果我们教师能创造丰富多彩的阅读机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学会运用已学的课文和知识去鉴赏更多的优秀作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畅游书海,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提出了总目标,即“具备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点的提出无疑指出了阅读的教学方向,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迈进书海,博览群书,拓宽阅读视野。在鉴赏、比较中丰富阅读内涵。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盲目阅读,结果可能会是事倍功半。怎样处理课本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呢?我认为比较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怎样设计比较阅读的内容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针对课外阅读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提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积极推广儿童阅读活动。日本政府认为.下一代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力提倡儿童阅读风气。在一群国会议员的推动下,2002年5月5日,日本历史上第一座国际儿童图书馆在东京的上野公园中正式全面开放。日本建立国际儿童图书馆,正是希望孩子们能在丰富的馆藏中快乐阅读,从阅读中孕育未来的梦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阅读体验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的基础.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在丰富的阅读体验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获得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说:“阅读天生重要。”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阅读能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王海波 《考试周刊》2013,(86):38-38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3.
官进 《青海教育》2009,(4):33-34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其显著的特点,它既是低年级阅读目标的巩固和深化,又是实现高年级阅读目标的铺垫和过渡。因此,“瞻前顾后,正确引导,把握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的思路和突出特点。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中年级的阅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据这一目标和它的突出特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必须明确三个侧重点: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课外拓展积累。  相似文献   

14.
段洪得 《成才之路》2009,(25):44-45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无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不但能扩大知识面,而且能使人的思维严谨,通过阅读才能领略“文章”中蕴藏的丰富的知识奥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被许多老师忽略。本文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习惯,以便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阅读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而且还能提高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拓展阅读教学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续。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不但使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的阅读技能运用于课外阅读的实践中,而且使学生也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灵活地迁移到课外阅读的材料中。拓展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为写作方面提供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对阅读欣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通过四五年的语学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的基本能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阅读还能丰富人的生活情趣,改变人的心境,让人的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更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的手段。在多元化阅读的今天,书面阅读应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的投入.使学生能有较丰富的积累.以便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理解鉴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要帮助小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成效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头等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