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三大基本理念,与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文章从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毕业要求的分解入手,阐述如何构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机制。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相似文献   

2.
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面向产出的课程实施与质量评价机制是落实“产出导向”理念的基础要求。通过开展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聚焦课程目标达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确保各环节数据可以有效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和支撑毕业要求,并最终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轮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取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传统培养体系以课程体系为主,忽略了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而"产出导向"培养体系要求强调用户需求,培养体系反向设计,正向实施,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基于"产出导向"的理念,分析建筑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提出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目标,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CDIO教学模式,以毕业设计要求达成度为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规范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为建筑学专业认证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包括制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通过分块设计、指标量化等方式设计课程体系;探索铁路行业背景下的机电类人才“产出导向”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特色核心课程群;以建设国家一流课程为导引,利用混合式教学资源打造精品课程;结合学校在铁路建设中的贡献,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大基本理念,构建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把训练学生基本操作能力、提升专业综合素质作为教学重点,以产出为导向,以行业特色为亮点,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三层次—九模块—五结合”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明确各实验层次、实验模块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基础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课程体系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工科体系下的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特点,基于以学习产出为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学理念,探究了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围绕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以车辆工程行业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围绕新工科发展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顶层设计,依托课程体系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为什么要以毕业学生能力为中心、为什么要优化课程体系、如何优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三个问题,并提出了采用反向设计方法构建课程体系结构、不断改进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和建立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方式三种优化课程的方法,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以地方性、应用型为培养定位,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学校定位。"产出导向"是师范认证理念之一,强调人才培养要对应产业,面向行业。专业选修课具有多样性、自主性特点,是落实地方性与应用性培养方向的重要途径,师范性专业要对接认证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内容建设,师范类专业选修课从课程考核改革入手,教学改革的创新视角。本论文以河北省地方院校Z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实践研究案例,结合"产出导向"的师范认证理念,总结专业选修课考核的实践成果,提炼其实施"顶层设计+课程实施""内容改革+形式规范"的实践探索模式,为相关院校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系统类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进行改革。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方法,基于课程产出导向,进行课程反向设计,阐述了重构教学大纲关键点,使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联,分析了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课程持续改进等环节。基于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订的核心和落脚点。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双重背景下,首先分析了需求侧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更新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从调整学分比例、梳理核心及特色课程、新增智能交通选修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建议,最后提出了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措施。希望研究结论可为相关专业下阶段制订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形似"转向"神似"的关键就是从"222"(2个产出、2个关系和2个机制)向"333"(3个产出、3个关系和3个机制)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是成果导向教育进课堂,这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最后一公里"。3个产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3个关系(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和3个机制(培养目标合理性与达成情况评价与改进机制、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与改进机制和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评价与改进机制),解释了何已"形似"、何未"神似"和何以"神似"。  相似文献   

13.
"成果导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要求各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和行业等外部需求,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应的毕业要求。并据此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群。本文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依据认证标准,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对"成果导向"内涵解读的基础上,解读了基于工程教育中"成果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和毕业要求的二级指标点分解的注意事项,并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支撑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相应土木工程培养课程体系设计要点,对支撑毕业要求的各课程知识模块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升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为指导,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广交叉”三维度渐进式课程体系,构建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重构“三层次、目标驱动、多维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五步闭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工科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和以工程认证为抓手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对实验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为导向,探讨了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课程体系,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入“虚实互补”实验体系平台;强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期建立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6.
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个核心理念,结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特色,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三性四度”的课程体系,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开发了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特色实验项目,融入科技前沿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突出挑战度;创建了突出工程思维能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从基础验证性的归一化教育、综合设计性的多样化教育到研究探索性的个性化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建立了面向过程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为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及科研素养的提高,强化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各专业工程认证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考察,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生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需加强、"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尚显薄弱、"持续改进"的教师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尚未实现等诸多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专业认证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师范生为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从而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师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通过实践简析新建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机制、优化毕业要求及其与课程体系关联度矩阵,到为课程教学大纲把关、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设,多方位协作引导与帮助学生成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新建本科的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和 当下教师教育的转型性变革,紧密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培养 要求,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需求,秉承“做精做优师范专业”的 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将已产出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融入师 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积极构建“面向需求、学生为 本、能力为重、合作育人”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用于培养适 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专业 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和 当下教师教育的转型性变革,紧密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培养 要求,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需求,秉承“做精做优师范专业”的 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将已产出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融入师 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积极构建“面向需求、学生为 本、能力为重、合作育人”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用于培养适 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专业 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