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被撤职了,母亲的耐心开导让他重新恢复了自信…… 那是去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下班回家之后;发现儿子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电视没开,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练琴。我忙着换鞋,没有仔细看他,只是随口一问:“早回来啦?” 儿子没有回答,我感到诧异。因为每次回来,儿子总是先扑上来搂着我的脖子亲热一番,而今天却是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是怎么了? 我一边想着,一边穿好拖鞋走到客厅。朝着儿子一看,我这才发现他的神色不对,两只眼睛不安地看着我,小嘴绷得紧紧的,我又问了一句“怎么了,不说话?” “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相似文献   

2.
一次到幼儿园视导教学活动,幼儿园领导安排到大班听课。坐在教室后面,看到教师表情丰富的给孩子们讲故事,然后,让孩子们用连环画的方式画出故事的情节。这时,却发现坐在教室后排边上的一个孩子,脏兮兮的.一直在玩书包里的旧扑克牌,老师不但没有关注他,而且发纸给其他孩子画画也没有发给他。下课后,我走过去摸摸那孩子的头,问他为什么不画画,他有些茫然地看着我,其他的孩子赶紧跑来对我说:“别管他,他是傻子!”  相似文献   

3.
作家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毋庸讳言,我喜欢上思品课,也特别喜欢孩子们,看着那一张张天真而又充满稚气的脸蛋,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要在学生身上布满阳光,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我上课时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教学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和孩子们手牵手地扑入道德知识的海洋,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我根据小学思品深的特点,上课时陈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大胆地说”。同时启发学生对共同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你的真情实感,说出你的真知灼见。 上学期我上…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梳头     
给孩子梳头的感觉,真好! 午睡过后,小朋友静静地坐在活动室里,冬末春初的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柔柔地洒在小朋友的脸上、身上,孩子们一个个显得那么纯真,那么可爱 再调皮不过的孩子也会像小羊羔一样倚在你身上。你帮她把凌乱的小辫弄整齐,她会一边用小手拉着你的衣服,一边讲趣事给你听:“老师,昨天妈妈带我到游乐场了,那儿可好玩了。”梳宪后,赞美一句“真漂亮!”孩子会高高兴兴回到座位上。 下一个,再下一个,一个一个地梳。小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梳完了,“请小朋友坐好了,让老师看看变漂亮了没有?”唰──小眼睛一…  相似文献   

5.
冬天的清晨有些凉意,一缕阳光穿过层层高楼照射到我们身上。结合今天的教育目标,我和孩子们正在感受朝阳的美。这时与目标无关的趣事发生了,一个孩子发现滑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他一喊,所有的孩子全涌到了滑梯边。我看孩子们的兴趣点已转移,就改变目标,与孩子们一同研究起小水珠。我问他们:“猜猜看,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孩子们有的说:“是爷爷刚刷过滑梯。”有的说:“是楼上的人用盆子倒下来的。”有的说:“是下的雨。”有的说:“是雾。”有的说“是老天爷的眼泪”……到底谁说的对呢 ?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与…  相似文献   

6.
下课了,孩子们像小鸟出笼似地跑出教室。小磊不慎摔倒了,看样子,他摔得不重,但却躺在地上,一脸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是不起来。我在旁边,不动声色地看着他期待着他爬起来,这时一位保育老师看见了,连忙跑来把王磊拉起来,拍拍他身上的土,一边哄,一边问他摔坏了没有。孩子本来没事,立刻就跑出去玩去了。保育老师回过头来,带着责备的目光问我:“孩子摔倒了,不赶快把他扶起来,愣在哪儿干啥 ?难道还等他自己爬起来 ?”是的,孩子摔倒了,把他扶起来,这似乎应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想我们还负有另外一种更为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邢老师,你快瞧瞧,就这么会儿功夫,我刚买的西红柿不知让谁给捅了一个洞……”同班的刘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地对我说。我一看,可不是,又红又大的西红柿上有一个圆圆的指头大小的洞。午点后,我当着全班小朋友面举起西红柿问道:“是谁在西红柿上捅了一个洞?”所有的孩子都摇了摇头。我接着说:“告诉老师,老师是不会批评的。”仍没有反应,突然,一个主意在脑中闪过,我把西红柿举到耳边,好像在听西红柿说话,一边点头一边自语道:“嗯,嗯,好,是这样呀,行!”孩子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对孩子们说:“西红柿说,它身上被…  相似文献   

8.
一次,游戏结束后,我照例催促孩子:“快点,把玩具整理好。”这时,我发现双胞胎兄弟丁丁和豆豆没有整理玩具,而是躲在一边嘻嘻哈哈地嘀咕着什么。我生气地走过去:“你们在说什么?”面对我突如其来的问话,胆小的丁丁如实地交代了:“豆豆叫我跟他一起骂你。”“骂我什么?”“老师是条大懒虫!”“大懒虫?”我转身看豆豆,这个调皮小子全然不理我的生气,眼珠转了转,理直气壮地说:“王老师,你平时说我们不整理玩具,是条小懒虫,而你也不整理玩具,你难道不是大懒虫吗?”我猛地醒悟过来。对呀,平时我把整理玩具看成是孩子们的事…  相似文献   

9.
张莉 《辅导员》2014,(4):54-54
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诩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何,我几乎是忍无可忍地大喊了一声:“蓓蓓!”听见喊声,她不太情愿地转过头,  相似文献   

10.
“让孩子们喜欢我!”这是邢文华给自己定下的最初目标琊文华要用自己的情,自己的爱,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 微笑着,她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邢文华爱笑,一张笑脸让她和孩子们没有了距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每一天,邢文华都会让自己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进课堂,漪际激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去领略五彩斑斓的世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们都说邢文华的笑是最美丽灿烂的,在贺卡上,他们写下了:“老师的笑我喜欢”;下课后,他们递上了水把她团团圆住;在日记中他们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邢文华知道了这阳光般的笑,对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小说所蕴含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震撼心灵。掩卷而思,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盲童》一文中安利柯和他的代课老师。这位老师曾经在盲校教书,他对一个眼睛上缚着绷带的学生深情地说道,“要注意眼睛!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啊”,一句简单的问候,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多少的爱呀!不难发现老师已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这种关心发自内心,这种情感是那样的自然!我被浓浓的师爱感动了,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学生。不,我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无比的创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挖掘出来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常识,教师的赏识,恰如雨露和阳光,是孩子们成长的丰厚养料。  相似文献   

13.
再玩一分钟     
下午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玩沙。孩子们一路欢呼着进了沙坑,一个个低着头起劲地玩着。我也同他们一起高兴地挖着,说着。我们垒了一个城堡,孩子们围着城堡不停地拉着我转,还不时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去摸摸拍拍,幸福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快到了。我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把玩具收起来,我们该回教室了。”我连喊三声,可是没有一个孩子理我,都在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又喊了他们一声,突然,不知谁大声嚷着“不,我不回教室!”我循声望去,原来是王海牛。只见他一脸严肃,“倔强”两字“写”在他的脸上。我不由被他…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者见一群孩子压弯树苗,便走近用手压弯一个孩子的腰。孩子大声叫喊“好疼!”孩子们问老者:“你为什么要压弯他的腰?他在喊疼呢!”老人说:“我压在你身上你就叫疼,树苗弟弟也一样啊!”孩子们都点点头,说:“那我们就不压了。”老爷爷接着说:“要是别人来压怎么办?”于是,他们在老爷爷的建议下,成了小树的护卫者。老者可谓棋高一着,他没有一句批评,也没有讲空洞的道理,但学生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说明,抽象的理念无法打动人心,空洞的说教显得枯燥无力,成功的德育离不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周健美 《山东教育》2002,(36):37-37
每天离园前五分钟,我总要对孩子们说:“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整齐了吗?内衣塞到裤子里了?”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说:“我里面的衣服露出来了”“我的裤子快要掉下来了”“我的鞋带松了”……我一边帮孩子们整理一边说:“老师看谁的小手会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接着我带领孩子念儿歌:“快把衣服拉拉好,裤腰提提高,鞋带系系牢,爸爸妈妈笑哈哈,夸我是个好宝宝。”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努力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穿戴整齐的孩子主动帮助动作慢的孩子,个别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并逐一…  相似文献   

16.
有位学者曾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吗?”这一问题做过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同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个个手举得很高,非常自信,而四五年级的学生举手者寥寥,显得很不自信。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教育应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面对明天。可由于我们的教育中缺少赏识,使得孩子们心里生出一种“我还是一个好孩子吗?”的困惑。哲学家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迫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肯定无异于灿烂的阳光。手中掌握着阳光的我们,难道忍心让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阳光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这话一点不假,如果没有心与心的对话,教育又从何谈起。我认为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倾听孩子的心灵,常会让人获得一份意外的感动。记得那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作为给妈妈献上的一份节日礼物。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叽叽喳喳地开始各抒己见。我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正在这时,小东悄悄地走到了我的身边,满面愁容地说“:老师,我……我没有妈妈。”看着孩子无助的神情,我抚摸着他的头说“:那你就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你最想送的人好吗?”孩子想了片刻,轻声说“:…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19.
静待花开     
偶遇一段美文:“我的思想宛若一粒尘埃,在黎明的呼唤中,落下来,悄悄融入泥土,静候花开。”不由自主地,我脑海中浮现出孩子们那一张张花朵般绽放的笑脸。每个孩子都像待长的小苗,渴望阳光、雨露和沃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愿做那一抔静待花开的泥土。  相似文献   

20.
周洁 《湖南教育》2005,(23):15-15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给镜子一缕阳光,它能映射出一片天空;给心灵一缕阳光,它能反映出一个美丽的天堂。”我想如果将这缕阳光投在一个曾经灰暗的心灵里。折射出的将是无比绚丽的光芒。是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当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以金色的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