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1999年世界杯中国与世界强队7场23局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以及综合分析文献资料,探讨“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技战术发展态势的影响,兼析中国男排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第九届男排世界杯中国队与西班牙、阿根廷、美国、韩国、古巴、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队的7场23局比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2 结果与分析在“发球权得分制”规则下,构成得分的因素有发球、拦网、防守反击和对方失误四个因素,而在“每球得分制”条件下,构成得分因素有发球、拦网、防反、一攻和对方失误。因此,在“每球得分…  相似文献   

2.
每球得分制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近几年来,国际排联为了解决世界排球运动发展中的两大难题--进玫强于防守和比赛时间难以控制,对竞赛规则作了走马灯似的修改,以提高比赛观赏性和适应商业利益的需要。1999年起实行的每球得分制,对缩短比赛时间,提高比赛竞争性和鉴赏性,将产生直接作用。实行每球得分制,对提高中国排球(尤其男排)在世界排坛的地位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一攻战术强于欧美强队,实行每球得分制后,欧美队强有力的发球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我一攻有利,得分机会将相对增多。正如意大利男排原教练范拉斯科所说的中国男排同欧洲强队较量,如果每…  相似文献   

3.
从近几年排球规则对发球条例修改的历史看,其目的是限制一次攻的威力,因为在排球的攻防效果分析,排球的进攻战术强于防守战术,尤其是一次攻战术成功率很高,所以近年来规则对发球一再修改,以达到攻防的相对平衡,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规则首先将发球区扩大至9米宽,使得发球队员能够选择更多的发球位置,有更多的发球路线,使接发球的一传加大了难度,导致一次攻战术的组成率下降,威力相对降低。其次规则将获得发球权的队胜一球时,才能得分,改为每球得分制,每球得分制的最大变化,是将发球的性质改变了:以前发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有了发球权才能得分,没有发球权的队,首先夺得发球权后,才能得分,发球失误不失分,只是失去发球权。  相似文献   

4.
1999年对中国男排来说颇不寻常。这一年,国际排联制定的每球得分制等新规则正式开始实施,亚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也将在此间相继举行。对中国男排来说,这既是一次难逢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新规则的实施,从总体上说有利于中国男排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加得分手段,拉近和世界排球诸强的差距。靠自己的实力打进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是中国男排几代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盼望已久的梦。而今年年底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资格赛则是中国男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进军奥运会的大好时机。中国男排的侄儿们在经过了'98一'99中国…  相似文献   

5.
陈丽  魏统朋 《体育科研》2008,29(2):62-65
每球得分制规则的实施将比赛得分因素客观的划分为两个得分系统、6个得分技术环节。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女排利用每球得分制规则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在实战中已见成效;在后排攻的运用与得分能力与世界女排强队存在较大差距;在连续防反能力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特点在接发球进攻中、快速反攻能力在发后反中、连续防反能力在接后反中能有高水平的发挥,是中国女排的主要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6.
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中国男排一攻与防反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参加第9届世界杯的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11场比赛的录像分析,探讨了新规则实施以来中国男排的一攻与防反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男排的得分手段按比重大小依次为一攻、对方失误、反攻和发球,其中反攻得分能力明显低于世界强队;快攻威胁较大,但由于一传到位率低,组攻次数少;反攻中接应二传得分率较高,但扣球次数和实际得分少;比赛中,一攻不利造成对方反攻连续得分是中国男排连续失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合理选择排球一攻战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排球规则有很大的改变,由原先的发球得分制改变为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对每个球队都是一种挑战,原来的15分制如果一攻没有打好,还有机会抢回发球权,而现在一次一攻失误就意味着失去了2分,特别是在每局的后期,如果双方都是20分相持,一次一攻的失误就可能导致这局比赛的失败,进而影响这场比赛的结果。所以比赛中一攻的成功率相当重要。上海东方男排在1997—1998  相似文献   

8.
谁适应谁     
中国排协最早在本国联赛中执行国际排联每球得分制,其代表在国际排联的规则委员会、教练委员会等“要害”部门占有要职,因而对新规则出台也有条件施加影响。这在诸多项目中算是境况相当不错的。但是,国内排球界的行动并不协调。最明显的莫过于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在奥运会资格赛后说,新规则特别适合韩国这种技术细腻的队伍,对技术粗糙的中国队不利。在他之前担任中国男排主教练的沈富麟则认  相似文献   

9.
在排球运动中 ,反应是指运动员对对方进攻时进行预测、分析、判断并立即予以回击的过程 ,运动员反应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 ,在实行“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后更是如此。反应快能使运动员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排球运动中尤其是“每球得分制”新规则中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首先 ,现代排球比赛具有快速、灵活、多变的特点 ,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反应水平。其次 ,“每球得分制”的特点是得失分加快 ,赛时短 ,一失误就失分 ,队员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精力。这也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预测和判断水平 ,因为预测有助于对现实的判断和加快反…  相似文献   

10.
每球得分制对排球一攻战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八届世界女排联赛及1998,2002年世界男排联赛技术统计,结果表明每球得分制实施后,比赛得失分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攻地位提高,一攻战术成功可得分成为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对整个比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正手攻球的重要性正手攻球是我国直板快攻运动员的一项主要进攻技术。它具有速度快、力量重、威力大等特点,是保证技术运用质量的重要技术基础。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是由进攻的次数和攻球命中率的高低来决定的。正手攻球力量大球速快,容易迫使对方延长接球时间,对方回球时间减慢,也就容易使自己争得较充裕的时间等候来球,从而获得更多的主动进攻机会,为扣杀创造有利条件,以致得分取胜。“快准狠变”是我国直板快攻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3.
原来以为每球得分制的新规则,会使以跳发球为主的欧美队伍,为减少发球失误而降低发球的攻击性,这样以快速多变战术为主的中国队相应减少一些压力,一攻的命中率便可能随之提高。但实际是面对新规则欧美一些强队都进一步加强了发球的攻击性,把发球作为得分的第一武器,同时破坏你的一传。中国男排表现了缺少心理准备,导致在世界杯上的失败。而同为亚洲队的韩国男排则较好地利用了新规则,把握了男子排球的发展趋势。首先,世界男子排球重视力量和高度已被各队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试析男排运动员拼发球战术运用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世界排坛,无论是以快变为主的亚洲男排,还是以高快结合的欧美男排,都视接发球到位为发挥本队战术的关键。特别是欧美与亚洲队之间的较量,发球和接发球的对抗,几乎左右了比赛的结果。然而,从近年来我国男排联赛看,在发球上以“拼”为主的做法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多数队员的发球攻击性远远达不到战术破攻的目的。研究显示,欧美一些强队的发球失误率高于中国队一倍之多,但是他们却依然立足于拼发球战术的运用,达到抑制一攻的战略目标1。每球得分制要求运动员不能因发球“死拼”而失误太多,也不能为保险而使发球没有攻击性。如何…  相似文献   

15.
男排主动得分整体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一攻、拦网、防反是主动得分的手段。自每球得分制规则实施后,更加显示了整体技术的重要性。在比赛中欲取胜对方,关键看该队主动得分能力,它反映了一个队攻防实力的水平,是当今排球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本文拟就主动得分手段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 199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与 1999年、2 0 0 0年全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的研究 ,对每球得分制条件下影响一攻和防反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证。结果表明 :发球、一传效果、防守效果、不同风格打法和运动员心理素质是影响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一攻、防反效果的主要因素 ;与世界强队相比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后排进攻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每球得分制”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编者按:自1999的1月1日起,凡由国际排联举办的比赛,一律采用每球得分制新规则。每球得分制即:当接发球队胜一球时,该队得一分并获发球权。比赛仍采用5局3胜制。前4局为25分,先得25分,同时超出对方2分者,胜一局;双方战成2:2平局时,则进行决胜局比赛,决胜局仍采用15分制,先得匕分并至少领先2分者为胜。考虑到东京代表大会期间,各国各地区已进入每年的常规赛季,规则改变有一定难度。因此,国际排联规定,1999年8月1日以后,各国各地区的排球比赛一律实行每球得分制。根据国际排联规则的修改,中国排协已决定在1999年1月举行的19…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国际排联于1988年12月对排球规则进行了修改,其中规定第5局采用“每球得分制”。这使排球比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赛的时间相应缩短,比赛双方的争夺更加激烈,一攻和反攻的矛盾日趋突出,对各项技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决胜局的比赛,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如1988年香港“超霸杯”女排赛,中国对古巴、苏联的决胜局,中国队因没能很好地运用发球的攻  相似文献   

19.
对羽毛球21分每球得分制与15分换发球得分制竞赛规则进行了对比,并对有关比赛录像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此,来进一步认识羽毛球每球得分制的特点,并探索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运动未来发展的影响,力求为今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排球每球得分制给男排比赛带来的影响、变化以及形成的特点,指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着体能、发球、一传、技战术等诸方面差距,论证其向世界高水平冲击的可能性,为我国男排再创辉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