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学副刊在报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生活的享受。文学副刊如何赢得更多的读者?这里粗略谈谈编辑文学副刊的一点体会。 文学副刊也要有指导性 文学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办好文学副刊无需争辩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6,(2)
对办好党报副刊的思考尹维祖我们《陕西日报》“秦岭”副刊开展的“超人杯·话说陕西人”杂文随笔征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一张报纸的副刊和正刊,承担的宣传任务有所不同,宣传格调各具特色,而且面对的读者也有一定差别,在编排的内容上、形式上也各有...  相似文献   

3.
刘璇 《军事记者》2006,(8):10-1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在这两个数字不同寻常地重叠的日子,军报于7月18日举行了纪念“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座谈会。中宣部、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记协、中国作协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军内外部分著名作家、评论家,在“长征”副刊工作过的老同志以及作者代表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庆贺“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与会者对“长征”副刊长期以来坚持高品位,弘扬主旋律,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并举的办刊方向给予了积极评价,对“长征”副刊以文学形式反映火热的部队生活、讴歌广大官兵献身国防…  相似文献   

4.
陈朝晖 《新闻窗》2006,(3):73-73
2005年5月,贵州日报时事新闻部推出时事副刊《世界隙望》。如何使该刊服务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于我国的外交宣传方针,同时体现“三贴近”的精神,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时事副刊虽然刊登的多是一些“软新闻”,但在担负党报宣传任务中绝对不是“配角”和“附属品”,而是报纸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时事报道新闻性的重要体现。时事副刊要更好地配合新闻版共同担负起党报在各个时期的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5.
导向问题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一整张报纸有一个把握总体导向的问题。作为报纸组成部分的专刊和副刊也同样存在如何把握正确导向的问题。不仅总编辑要讲导向,而且具体负责处理稿件的编辑,在业务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把导向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所有专副刊编辑中,理论专刊编辑增强导向意识,对于提高业务水平、完成好理论宣传任务显得尤为突出、至关重要。这是由党报理论宣传的性质、任务和职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报纸文学副刊不“副”,更不是“负刊”,而是为报纸增光添彩的“富刊”,既是报纸的特色和品位体现,也是政治家办报的责任和义务。办好副刊不仅有助于报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管主办者应以有效举措办好副刊,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职责。在互联网时代副刊也要与时俱进,在与正刊形成刚柔相济、呼应烘托效果的同时,吸引读者、团结作者,既要做好大众文学园地,又要积极创新,争取用更新更好的样式繁荣文学事业、做优做强报业。  相似文献   

7.
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报纸副刊的传统《从“晨报副刊”和“觉悟”的四十周年说起》也许可以这样说: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运用副刊的特点来担当革命的宣传战线上的一支方面军,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报刊的优良传统了。我们可以把这传统追溯到党成立之前的年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阵地,主要就是依靠报纸、杂志。然而当时党还没有成立,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机关报。马克思主义者就先通过副刊来吹起革命的号角。  相似文献   

8.
刘元娟 《青年记者》2007,(12):82-82
乍一看,策划似乎与报纸正版新闻类板块关系更紧密一些,而与副刊关系不大,特别是文学副刊关系不大。报纸正刊为了及时反映新闻事件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需要进行精心策划,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副刊一般时效性新闻性不强,但有专家曾经说过:“如同报纸的理论版代表报纸的理论水平,报纸的副刊反映报纸的文化品位。”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副刊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专刊副刊是报纸的“半壁江山”。专刊副刊办得好,可以给报纸增色、添趣,使报纸可读、耐读,增强报纸的竞争力。《工人日报》的副刊《人生驿站》(原名《人生之旅》)在诸多专刊副刊中可称为佼佼者,受到报界同行的称赞和许多读者的喜爱。《人生驿站》副刊有三个特点:一、定位准确、恰当。新闻定位,是专刊副刊的生命。没有准确、恰当的定位,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注目,在报业竞争中就站不住脚跟。定位,就是明确办刊宗旨,界定本刊内容,找准读者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编辑方针,使自己的专刊副刊显示其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个性。《人生驿站》好就好在定位准确、恰当。它根据母体,即《工人日报》的办报方针和读者群来确定本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带来我国报业的空前繁荣,各地报纸纷纷扩版、增刊,体现在副刊上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副刊“分流”,功能扩大,各种专刊、专栏应运而生,一改过去的老模式、旧格局。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报纸副刊应唱什么调子,尤其是地方报副刊如何提高品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与要闻版相呼应,高奏时代主旋律,给读者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党报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闻版的“配合”、“延伸”和深化。因此,副刊要把配合宣传好党的中心工作放在首位,其“表情”和“声调”不能游离于要闻版之外,另打一面鼓,另敲一面锣。 在扩版、增刊热潮中,有些报纸副刊淡化宣传的党性原则,片面理解“中性”宣传,追求所谓的“生活化”、“趣味性”,致使—些凶杀、奸情、宣泄颓废情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稿件充塞于版面。有的甚至刊登黑幕大曝光、师生恋之类的稿件,配以刺激感官的图片,招徕读者,降低了报纸的格调,产生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副刊浅谈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是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报纸的副刊起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大都刊登“清闲”文字。五四运动前后,出现过一些提倡新文学,传播新思想的副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报纸,也大都有副刊,刊登一些革命故事,墙头诗以及群众文艺创作等作品,对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副刊的任务同整个报纸担负的任务是一致的。绝不可能设想副刊可以离开整个报纸的宣传任务,来单独规定自己的任  相似文献   

12.
英国报界有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意思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但要使读者对这张报纸产生持久兴趣,则要依靠副刊对他们的吸引。以副刊“留客”,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眼球,让读者积极参与,做好与读者的良性互动,这是报纸副刊肩负的越来越重的任务和使命。一、充分了解当今读者对副刊的期待长期以来,出现在读者视线里的报纸副刊,往往是纯文学的面孔。如今,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工作步伐,愈来愈多的文化娱乐,愈来愈多的消闲去处,要使读者认真、长期关注一大堆报纸中的一个版面,已显得困难。如今,读者对副…  相似文献   

13.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报纸的基本功能之一。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刊载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报纸上的科普文章属副刊内容,它不是新闻,但要具有新闻性。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有别于期刊科普文章、科普图书的主要特点。在编辑报纸“科技”副刊时,增强新闻性是最基本的方针。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赢得读者的关键。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事件性 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首先体现在与新闻事件的关联性上。围绕新闻事件作文章,以新闻事件为由头,是报纸科普文章的选题重点。 新民晚报的“科学馆…  相似文献   

14.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版面相比,虽然有软硬之分。但它们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却是完全一致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报纸副刊也有转变观念“换脑筋”的问题。怎样才能进一步搞好副刊的改革,让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副刊这块阵地上常开不谢? 文艺宣传作为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报纸副刊理应增加反映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内容,多发表一些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既启发思想又陶冶情操的各种形式的作品。努力增加文艺副刊的新闻性,使文艺副刊从纯文学、纯娱乐中跳出,尽力充分利用软新闻形式干预生活宣传改革,面向基层,如以文艺形式宣传经济口岸,宣传经济战线争先恐后、你  相似文献   

15.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报纸副刊的新闻性,如何体现于副刊文章的艺术性之中,从前年7月份开始,兵团《新生报》进行了一年多的尝试与探索。副刊不“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新生报》有专门的读者群,我们报社上下都明确认识到,副刊不是报纸的“附庸兵”,而是“方面军”,它同要闻版、教育版一样,是向服刑人员宣传党的劳改工作方针、政策,配合中心工作,为服刑人员转变思想、净化罪犯灵魂服务的。我们报纸副刊登载的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杂文、美术、篆刻、书法等,尽量不游离于劳改题材之外,如报告文学《犯人与孤女》,《魏  相似文献   

16.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副刊要承担起“报纸耐看“的责任,就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创新,贴近读者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副刊一直被认为是读者精神养分的来源地、传播文化信息的主渠道,为培育与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动员令.作为文化宣传主阵地的党报副刊.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承担着尤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报纸作为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必然主要以新闻版引导读者阅读。然而,除此之外,报纸还以副刊集中地刊载读者需要的各类非新闻作品。时至今日,作为企业报的副刊,已经发展为报纸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正刊一样,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任务,肩负着向企业职工传播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副刊不副。然而,副刊毕竟不是正刊,它有自己的特点,有它的特殊的内容和形式。掌握、运用副刊的特性,充分发挥副刊的特殊功能,才能把副刊办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贴近职工,以满足读者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办好党报文学副刊在新形势下,文学副刊、特别是党报文学副刊如何明确新的价值取向,促使形成新的办刊作风,运用新的办刊手段,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和引导读者,体现党报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秦继东在《党性·新闻性·文学性》一文中提出以下的意见。一、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高度统一。党报文学副刊,必须在政治上牵引一个地区的文学走向,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纸文学副刊自20世纪初叶盛起,走过风雨百年.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摇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不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近现代文学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贡献巨大.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大潮下社会文化转型、报业新闻改革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堀起,文学副刊逐渐呈现萎缩退化之势.至新世纪初,全国报纸更出现“减副热潮”,一边是娱乐、消闲、家居、汽车、旅游合炖的“周末版”占领了高格调的文学阵地,一边是文学副刊招牌依旧,“园子”不再是原来的“园子”,变为消遣性、低级无聊、喁喁私语的“聊天室”.文学副刊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风光似乎一去不返.面对文学副刊在“减挤砍”下所处的尴尬局面,台湾作家龙应台发出了“副刊没落了”的叹息,一些文化人甚至喊出了“保卫副刊”的口号.唱“挽歌哀调”者认为,文学副刊的衰落是商业时代快节奏下的必然.拥有百年辉煌史的文学副刊,重创之下,真的会一步步走向消亡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