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发展太阳能采集储存技术,将收集的能量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保护大气环境意义重大。太阳能热储存技术是太阳能热应用的关键。根据物理热学原理,热储存技术主要有显热、潜热储存技术两类。显热储存技术因储能密度低、储热装置体积大,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潜热储存技术利  相似文献   

2.
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相比于其它电化学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在经济和技术层面都呈现出优异的可行性。基于此,面向储能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制,总结归纳出钠离子电池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研究方向和解决策略,进而构建具有超长循环寿命、超高能量密度的钠离子电池器件。着眼未来,深耕钠离子电池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保持我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能源是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和推进手段,也是未来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技术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会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我国的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大型示范和商业化储能项目不断增加,但是各种储能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能源的高效存储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立足于储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各储能技术尤其是储热技术的优缺点及产业化发展现状,探讨了储能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储热技术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现状,并针对储能技术与行业的发展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界面传递,尤其是溶剂化离子的传递机制及其过程强化是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界面电化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界面表征方法,然后总结了溶剂化离子界面传递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其对电极结构稳定性、储能机理和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机制,介绍了界面传递的计算模拟和表征手段以及液流电池变革型储能技术,并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界面传递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之间距离较短,车辆需要频繁地进行制动,而在此运行过程当中就对于车辆储能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飞轮储能、锂电池储能以及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成为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流,这些技术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本文对这三种储能技术进行分析以及研究,通过性能的对比,提出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最优储能技术。  相似文献   

6.
毛云峰  刘妮 《科技风》2024,(11):136-138
国际能源战略转型之际,储能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革新的重要支持,储能产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正逐步加强储能学科建设,提高储能人才培养,制定和优化国家储能战略,以抢占能源战略高地。而大力推进产教融合,通过转变观念、健全制度、推进转化,对于储能相关专业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储能技术的升级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优势学科,通过构建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尤其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实现校企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储能专业教学质量和储能技术发展水平。本文从储能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储能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讨论了储能专业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并从联合建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国家与省市研发项目联合申请等角度讨论了提高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上述讨论可为服务储能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实现储能技术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利用热力循环的方法带动发电机发电的热发电技术的简称,是太阳能的高品位利用方式.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研究领域的总体布局,分析了太阳能通过热的形式转换成电能需要经过的多个能量转换环节及其涉及的大量基础科学问题,指出了各个能量传递与转换环节的热传递机理及热流特性,光一热一电转换系统的集成理论以及关键材料和技术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最后给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后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优先资助方向.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储能技术现状、技术创新及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的技术与产业特点给出了发展储能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能源革命中的物理储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物理储能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储能方式,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章剖析了物理储能技术的重大需求,总结了国内外物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比较了国内外物理储能技术发展水平,明确了物理储能技术发展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物理储能技术和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手机充电仅需2秒、太阳能路灯一个早上的充电量就可以满足7天的照明,汽车刹车时的制动能量可被瞬间回收并储存……这就是超级电容器的神奇功能。它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科学的突破而出现的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新型绿色环保物理储能器件,是对化学储能技术的有益补充。日前,由湖南耐普恩电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耐普恩")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容器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国内第一条年产100万只超级电容器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及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给储能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传统的抽水、铅酸等储能方式,近年又兴起了钠硫、飞轮等新型储能技术。超级电容作为新兴储能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安全、高效、寿命长等特点,市场前景良好。从技术、产业及市场的角度对超级电容器行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的影响,介绍了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储能形式的不同,对当前应用广泛的储能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各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对几种主要的储能技术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各种典型储能技术的最优应用方向,以期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之,太阳光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并且太阳能是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污染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在晚间或阴雨天气下没有直接的太阳照射,需要借助太阳能板将晴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这种储存技术目前来说成本过高,效率过低,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大规模取代化石类燃料的进程,因此,提高现有太阳能储存技术是太阳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周磊  王军锋  乔芬 《内江科技》2023,(12):83-84
<正>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将极大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双碳”目标对储能产业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产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对于培养“高精尖缺”复合型人才和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双碳”目标背景并结合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探讨江苏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等内容,旨在为培养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思考与探索,促进我国储能技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之,太阳光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并且太阳能是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污染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在晚间或阴雨天气下没有直接的太阳照射,需要借助太阳能板将晴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这种储存技术目前来说成本过高,效率过低,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大规模取代化石类燃料的进程,因此,提高现有太阳能储存技术是太阳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军  戴炜轶  马廷灿 《现代情报》2016,36(9):142-150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规模储能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钠硫电池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与经济效益。本文以钠硫电池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钠硫电池储能技术相关专利的分析,梳理并总结钠硫电池领域中技术研发重点与专利分布特点。专利数据来源于DII数据库中钠硫电池储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在调研钠硫电池研发概况的基础上,利用TDA和Innography工具,从专利申请总体态势、技术主题、主要国家/地区分布、重要专利权人等方面,对钠硫电池相关专利展开分析。最后,就我国钠硫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归纳总结了变革性储能技术的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化学工程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变革性储能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凝练了储能材料—器件—系统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新能源化工”发展的新思路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助力推动我国变革性储能技术的研发能力提升,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大规模风电介入电网会带来电网调峰、调频压力增大、电压控制难度提高、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增加等问题。储能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经过实践、研究和运行检验,能够有针对性、有效率地解决风电并网及后续调度等问题,提高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效率,因此,储能技术将在风电并网及风电产业中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采用灰色预测、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几年风电装机量进行预测,结合我国已运行风电场的储能配比及储能技术在风电系统中的不同作用,计算风电产业并网领域对储能技术的需求量,为储能产业在风电系统中的未来发展前景提供事实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毛荐其  孙静林  刘娜 《科研管理》2016,37(12):19-27
储能技术是指引人们走向绿色清洁低碳新未来的关键一环。为了全面了解并定位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从多维度和长时间跨度的视角综合测度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能力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科学产出呈现显着增长;美国的科学产出与科学影响力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学产出位居榜首,但其科学影响力却相对不足;美国一直占据跨国家/地区科学合作网络的中心,中国逐渐成为合作网络的重要成员;“相变储能”、“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等是储能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电力输出功率在时段上可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未来大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电源和调峰电源。接近于用户侧、结合储能、多能互补和能源梯级利用的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并为区域性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热-冷联供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文章简要阐述了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特点与现状,探讨了未来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方向,介绍了太阳能热发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对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