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加速迭代的新兴技术对人类道德秩序的挑战,在诸多技术应用中都引发了大量伦理难题,科技创新与科技伦理之间的张力被凸显出来。今天的科技伦理成为一个多学科多主体参与的、对科技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治理的领域,科技伦理治理是未来社会生活实践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议题。从责任伦理的角度出发,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点:发挥伦理原则在新兴技术的敏捷治理中的作用;拓宽科技伦理教育,推动科技伦理由专业话语向公众话语的转变;强化科技伦理协同治理,构造多主体合作的“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面向新兴技术实践的“物”转向,以人与技术物的协同演化为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科技伦理治理的构成要素可以为科技伦理治理实践提供精准的靶向性目标,为科技伦理全过程治理提供遵循。针对科技伦理治理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防范科技伦理治理风险,强化科技伦理教育培训机制,完善科技伦理审查监督体制,加强科技伦理国际合作。建议科研共同体在此基础上,为提升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能力,促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廖欢  刘伟 《科技管理研究》2023,(12):250-258
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增多,为应对技术发展与应用中日益凸显的伦理矛盾,科技伦理治理迎来了法治建构的新任务。鉴于科技法律治理与科技伦理治理的底层逻辑有着一定差异性,以适度法制化作为切入点,分析科技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融合机制。通过厘清科技伦理治理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立足于法律治理与科技治理的关联性,指出科技伦理治理法制化能够为科技活动划定边界,有效回应并规范涉及科技应用行为,推动负责任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同时,科技伦理法制化要求在法律层面上作出伦理规范,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关注新兴科技领域相关伦理问题,因此从实体化权利义务、多层次规范体系的构建等角度出发,提出依托法律规范、伦理委员会运转、科技伦理审查等治理有效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增强伦理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开放科学蓬勃发展,推动着全球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开放科学治理旨在逐步加大科技进步过程的透明性和全球参与度,确保全球范围的低成本开放,加快成果的全球传播和共享,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随着开放科学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一系列挑战逐渐涌现。通过对开放科学治理框架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梳理治理逻辑,明确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将有效推进我国开放科学治理体系构建,加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助力我国于2040—2050年成为全球知识共同体的“领航人”之一,推动我国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拓展,涉及公共安全的社会热点事件出现复杂、多变、高发的态势,尤其是一些涉及科技的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在引发公众极大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干扰。将科学普及渗透到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治理机制中,实现科学普及全程化、常态化、科学化参与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对保障社会安全、提升公众理解科技的认知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对我国应急科普介入科技热点事件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科普介入的模式和时机两个维度构建了科普介入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机制,为政府、媒体、科学共同体、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提升我国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向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社会情绪共同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具有表征社会稳定风险过程以及解释其动力机制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稳定风险情境下界定社会情绪,并提出社会情绪共同体的概念;通过对社会情绪共同体知识层面、心智模式层面、行动层面的分析,发现社会情绪共同体的有效实现路径;基于ICT技术,提出面向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社会情绪共同体的"线上"实现形式,并分析其面向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科技伦理治理整体性视角的形成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伦理转向科技治理的现实驱动;二是科技治理转向伦理治理的理论使然。在二者的耦合作用下,科技伦理治理从治理对象、治理主体和治理环节3个维度实现了科技伦理和治理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身的行动框架。就该行动框架的构成而言,其内涵包括:针对伦理难题的敏捷治理,多元主体展开的协同治理,深入“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治理。在整体性视角下阐释科技伦理治理内涵的意义在于,其可以在理论构建、治理效能和实践有效性上为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厘清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主权区块链“技术向善与法律至上”的理念与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初衷相契合且符合数据主体对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的理性预期的实然基础;其法律属性可以实现科学数据主体在秩序环境中共见证、共分担地推动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助力形成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共同体的应然功能。继而从顶层设计的视角以及技术支持的层面论证主权区块链在科学数据主权维护、主体信任建设、流动过程安全保障等维度的应用构想,旨在实现国家引领的科学数据安全协同治理的“科技向善”愿景。  相似文献   

9.
在政府转移职能和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的背景下,科学共同体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独立的社会地位,在承接科技宏观管理尤其是科技评估的职能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寄予厚望,科技评估领域将成为科学共同体重要发展方向。为使科学共同体更好的服务于科技评估体系,并在科技评估体系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与繁荣,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科学共同体内涵的整理归纳,把科学共同体的内涵扩展到广义层面上,认为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循同一科学规范或为完成同一科学目标而组建的共生动态科学群体,其具有同一性、共生性和动态性三个特征。本文根据四类标准对科学共同体进行分类界定,在此基础上围绕政府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科学共同体两个维度对科学共同体在"矩阵式"科技评价体系中的参与进行描述,就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估体系中如何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同时产生潜在的社会负外部性,引发理论与实践关于科技创新治理的关注,以实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责任。而“开放”逐渐成为组织中一种强有力的规范和治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资源获取方式、运作方式、与环境的互动方式,责任式创新的治理目标均能够在开放机制中得以实现。围绕责任式创新研究,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构建了以开放科学、开放战略、以及开放社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责任治理的开放机制,并结合争议性科学研究(生殖性克隆与预防性基因编译等)和争议性技术创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的案例检验予以论证。研究构建的从开放科学到开放社会的开放机制为科技创新的责任治理提供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亟须尽快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合成生物学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和制度框架,并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研究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合成生物学科技伦理治理的策动要素、具体路径及管理机制,探讨国际生物安全背景下中国的治理机制。研究显示,合成生物学的科技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社会、农业、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伦理问题,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策略主要包括完善协调、决策和咨询机制,强化行政规制和科学评估与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严格的惩治机制,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支持,重视科研人员自律机制的建立以及强调公众参与等。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合成生物学科技伦理治理经验,提出中国应建立健全新兴生物科技伦理的法治化体系,同时建立涵盖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全过程全环节的风险管理机制,对科技伦理进行常态化和长效性治理。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内嵌伦理共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协商过程。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中国对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地的问题。本文基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这五方面治理要素,分析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面临的困局,构建“一体一基三翼”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为促进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顶层设计更好地“落地”、推进科技创新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孟凡蓉 《科学学研究》2020,38(3):398-399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科技社会组织是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自愿组成的具有非营利组织属性的科学共同体,以科技社团为例,它不仅具备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还因其组织、结构与功能优势,在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公共危机的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在有限时间内建立新的秩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如何开展系统性的科技伦理研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伦理研究也成为贯通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综合、复杂的智库问题。文章对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运用智库双螺旋法这一智库理论方法对科技伦理研究框架、过程、逻辑进行论证,并以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研究为案例进行分析,为科技伦理研究提供具有汇聚融合交叉特点的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组稿人按:科技创新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如何实现高效治理,面向2035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社会影响的应对,从而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为此,本组论文从宏观层面对科技创新社会风险治理进行总体探讨,从微观层面针对新兴增强技术的风险规避进行探索,并就科技创新对政治、文化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展开分析,包括就业变化、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的责任治理:从开放科学到开放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推动发展同时产生潜在社会负外部性,引发研究与实践对科技创新治理的关注,以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开放"作为一种组织机制引发了特定创新活动从参与主体、过程演进、环境交互、到结果评价等方面的重审。研究基于责任式创新视角,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构建了与之相适配的开放科学、开放战略、及开放社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责任治理开放机制框架,并聚焦争议性科学研究(预防性基因编译与生殖性克隆)和争议性技术创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案例予以论证。研究认为责任式创新视角下科技创新的治理需考虑特定科技创新活动面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界面交互与差异化责任准则匹配;开放作为一种核心机制,对应科技创新从科学研究到社会发展的阶段过程,可建构与之相适配的开放科学到开放社会的治理机制,从而为科技创新的责任治理提供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7.
脑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带来了重要的伦理与社会问题。国际上脑科学计划都把伦理与社会问题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欧盟脑科学计划(HBP)是把伦理与社会问题整合到整个计划中的一个典范,其一些做法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意义。这篇论文从理念、结构设计、伦理治理机制和开展的重要问题研究等方面,对欧盟脑科学计划的伦理治理做了探讨,总结其成功要素,提出了对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科技伦理治理及其他领域的科技治理可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中关注度较高的前沿领域之一,不仅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未来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起各国政府、科技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但由于技术自身的风险以及价值冲突等原因,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伦理、法律、社会问题。作为掌握"知识资本"的科学共同体,如何应对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的伦理冲突、践行自身的责任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总结了干细胞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从干细胞的来源、干细胞研究中的操作以及干细胞临床转化等三个过程梳理和归纳了干细胞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伦理、法律、社会问题(ELSI),并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和技术发展等两个阶段总结了科学共同体应当在获取材料、细胞处理与加工、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传播等六个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科技政策执行的制度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策推进机制、联动协调机制、考核机制、反馈机制几个主要环节,探讨构建地方科技政策执行的制度机制及其作用,通过保障科技政策执行有力的制度机制,发挥科技政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志波  李正风  王彦雨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8-1784
科学共同体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参与科学管理是科学治理的基本要求,自律、自主和自治是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自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不足是我国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治理目标的实现,应从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学术评价和精神气质等五个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