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统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更适合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在单篇课文的学习中梳理、归纳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在单元中其他课文的学习中迁移运用方法;最后,补充同类题材文本,让学生拓展延读,巩固学习方法。这样,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同步提升,更好地发挥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立足学情和文本,通过建立学生与文本的链接点、探寻学生阅读鉴赏的落脚点与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共鸣点,精心挖掘红色经典课文的言语价值与育人因素,把爱国情怀内化于学生心中,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追寻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正>统编本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对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与一般的红色读物不同,具有鲜明的教学功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高,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利于革命文化的传承。那么,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相似文献   

4.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认知差异、教学过程、文本表达,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爱国精神的滋养,从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本教材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编排上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还呈现出“主题内容成体系”“语文要素有梯度”“体裁多样化”等特点,充分凸显了编者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描述的人物事件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课文也不像童话、寓言那样生动有趣,加之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正>“红色经典”怎么教?革命文化主题课文一直是语文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存在两个不同阶段的“难处”:2022年之前的统编教材阶段、2022年版课标颁布后的阶段。现行教材中41篇革命文化主题课文,选文数量比2001年版课标以来的各版本教材大幅增加。年级分布横跨1~6年级的41篇革命文化主题课文(包括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的文本),因时代背景、文本语言、题材体裁及学段差异等基于文本本身的问题,成为语文教与学尤其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2022年版课标颁布以来,原本的“难处”再加上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新概念新要求,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的教学难度进一步增加。然而,作为课标明确了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三大主题内容之一的革命文化,其在体现国家意志及立德树人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黄勤 《小学语文教学》2022,(Z1):130-133
<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资料滥用、人物脸谱化、重意轻文等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优化教学路径。一、那时为什么有这样的事,学生不理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跟现在的学生生活实际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不理解那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教学此类课文的重要方法。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两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中,分别提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语文要素训练。实际上,这一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  相似文献   

8.
王赛洁 《家长》2022,(8):159-161
<正>部编版教材中有多篇红色课文,小学教师需要借此落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红色文化。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挖掘部编教材红色课文,组织学生积极学习红色课文知识,不断参加红色历史实践活动,让红色课文教学更生动。在我国历史发展进步的洪流中,红色革命文化占据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地位,是人民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国有今天的辉煌,有今日和平安宁的生活,都要感谢革命英雄们为了新中国成立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献出的无数宝贵的生命。红色革命对小学生思想启蒙、精神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优秀的红色文化能让小学生体会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紧密团结的精神。发展红色革命文化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心智,意识到在当代更应该不断努力,好好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升华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近年来各种文化涌入中国,影响了传统革命文化的传播。因此,为了培育小学生的红色革命情怀,发扬革命传统的精神熏陶,需要深化部编版教材中的红色课文内容,让红色革命文化得以延续传承。针对这个现状,本文针对性地分析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爱国价值取向,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类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课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这类课文称作"红色经典"。这类课文,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而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这类选文的数量,编排方式也由原来的单篇教学走向主题单元教学,还增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题材,丰富了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统编本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描写的难忘的革命历史了解得并不多,很难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借此来根植学生的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语言价值、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等方面的挖掘,将革命文化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两者的统一,落实言意兼得。  相似文献   

11.
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组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与载体形式,该类型的课文在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比重较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借助阅读、思考与表达来更好地挖掘理解文本的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更好地彰显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最终实现文道统一。文章从文本类型和教学目标两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思路,围绕情感朗读、问题引思、情境促达三方面探讨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提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更好达成该类课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有40余篇,约占课文总数的14%。革命文化文本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过于重视人文主题而容易忽视语文要素。文本中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写、丰满的人物,都是借助语文要素表现的。如何让革命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要在语言文字实践中实现革命文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正>立德树人是统编版教材的重要编写理念。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革命文化类课文,累计多达40篇左右,约占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总数的14%。从四年级开始,教材编有5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足见国家对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应给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注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发挥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是体现中华民族风格的重要内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是落实语文要素和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结合学科特点,本文对编排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意义进行梳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阅读红色经典课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小学生在理解革命精神等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立足学生接受是一条解决路径。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界”论出发,提出在进行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超越与践行“期待视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红色经典课文要传达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6.
红色主题阅读活动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的语文阅读活动。阅读优秀红色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实施初中语文红色主题阅读活动的探讨,主要从制定红色文化主题阅读活动计划、探索红色主题阅读活动的方式、改进红色主题阅读活动的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激励学生汲取红色力量,进而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李丽红 《江西教育》2023,(43):42-44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足见国家的育人导向。然而,教师要讲好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却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保留独属于语文课的“味道”,又要让学生学有所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本文从言语实践、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落地三个方面入手,力求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得到凸显。  相似文献   

18.
杜娜 《湖北教育》2024,(3):72-73
<正>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本单元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既有革命领袖的故事,也有革命英雄事迹,是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好素材。然而,课文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避免教学枯燥说教、牵强附会,笔者从单元整体视角创设任务情境,运用合适的支架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促进学生理解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故事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达到多举措根植红色基因、多样态弘扬革命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的重任,是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由于此类课文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学段学生在课文的内容理解和情感认知上存在较大障碍。如何根据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特点有效施教,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融合、共生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第一学段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提问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教材专门安排了以提问为主题的阅读策略单元。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由于课文创作年代或所涉及的内容均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与学生的认知、情感之间存在距离,加上课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妥善处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关系,导致出现较多问题,如学生对革命传统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或空洞的表述上,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等。如何破解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的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