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6,(26):38-39
小学语文是一门需要情感投入、思维发散、主动联想、激发想象的学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处于思维发散度极高的年纪,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且思维尚未被定性,此时正是培养他们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培养相结合,达到既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孩子们充满了想象,他们是想象的天使,写想象作文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创造精神。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写出富有想象力,展现个性的作文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王龙 《课外阅读》2011,(6):267-268
文学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人类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以充分想象和联想的自由,让语文课堂因想象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4.
李青 《新疆教育》2012,(11):165-165
《语文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极富睛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和创作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人们在已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新形象。想象力越强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喜欢直观形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只有注意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才能收到较佳的效果。现以《小猴子下山》为例试谈如下。   课文《小猴子下山》,叙述的是小猴子下山掰玉米…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9.
杜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229-230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实践“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想象力的训练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从朗读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抓住文中空白,丰富想象;引导仿写改编,展开想象;结合习作教学,培等来培养。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赵娟 《新疆教育》2012,(5):91-9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雒: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首先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其次让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12.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四条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4.
开发学生智力的核心问题是培养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分析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阶段,在教学中要力求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他们想象,在想象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如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讲了神话中唐僧取经所路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教学中凭借形象的插图、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丰富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等方面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项潜在的技能,想象力的开发程度影响着人的性格、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等,因此,在学生的教育阶段必须合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要着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作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期是发展人的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学又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作文课堂上充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生作文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目前困恼着许多语文教师最大问题就是,小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少有创意。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策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就现阶段小学生的习作来看,还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假大空”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严重缺乏想象力,不是无话可说,就是言之无味。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课题。基于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探究“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组织活动,展开想象”“增强交流,充实想象”“开辟途径,放飞想象”等策略的运用,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创造力离不开想象力,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的想象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