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作为"语"类文献代表,不同于其他"语"类文献,史官传统和君子立言传统并非其生成的主要因素。《论语》的记言应是孔门弟子学习的过程性材料,从"语"的生成到述者、抄者的加工环节,教育目的始终存在于其中。因孔子学问与德行的高度及师者的特殊身份,使孔子之"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从而形成《论语》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社会由于强烈的事功意识,使得"立言"不朽往往成为士大夫"立德""立功"无望之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现代社会由于专业分工的细化、知识和科学力量的凸显、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立和自由、知识生产的职业化、"读书只为稻粱谋"需要的降低,"立言"不朽对人文知识分子显得更加重要和现实。古人认为"立言"不朽的三个必备条件是本于道、重文辞和有独创性。当今学界"立言"不朽意识非常淡漠,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当务之急是深化和践履古人"立言"不朽意识,充分发挥"立言"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从五帝时代到商朝,"诗言志"是统治者用语言向神表达感情、表露心迹的一种方式.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诗经》中的有些"诗"开始"言"劳动人民之"志".《诗经》中的"恋歌"开始"言"人对人本身的而不是对神的感情.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古人借"立言"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扬雄将自己的哲学代表作叫《法言》.在明代,小说家将小说或小说集叫做"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小说和古代阐释哲学观点的说体文有渊源关系,在古人眼里,可以用小说来反映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论语》在结构上呈现记言与记行两录的模式,其中记言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论语》这种言、行两录的编纂方式从深层面来说是接受史官传统特别是乞言传统的结果。《论语》编纂依据的材料主要源于孔门弟子的原始笔记,编纂者对这些笔记进行粘合、扩充、原文移录、改造等处理工作,最终造成《论语》言、行两录的文体特征。"语录"的称谓最早见于南朝时期的《宋齐语录》,该书属于一部语类文献,可见"语录"实际上沿袭了语类文献的传统,原本就是"语"体的异称。文学史或论著往往视《论语》为"语录体",同时又将"语录体"解释为记言,其实"语录体"除了记言之外同样还载录人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有"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观念,一般认为,"三不朽"有价值高低的差别。但根据同一时期"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的铭礼,可知"三不朽"实际上表达了天子、诸侯、大夫三个阶层不同的价值追求,其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从"称伐"到"立言"的转变,反映了大夫阶层已经取代天子和诸侯,成为社会舞台的主角。"立言"就是新的意识形态构建过程,它通过"有征"的形式和悠久的巫史传统相联系,并从中获得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古今多数史家都认为《国语》是我国古代记言体史书的代表。但这种判断一方面是源于对书名和内容的表面认识,另外也没有关注到《国语》编者对《国语》体例的精心安排和对前代史书的继承和发展。《国语》并不是先秦所谓的语体书,也与实质上的记言史书有较大的区别,其重心应在叙事而非记言。《国语》与《左传》一样,应该是先秦记事史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杨肖桃 《中国教师》2012,(10):74-75
<正>王阳明被誉为"明朝一哥",他是我国历史上能够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种人生境界的不多人物之一。其中"立言"是指他所创的"心学"。王明阳心学虽属唯心主义范畴,但有其合理的内核,运用过程中起过很好的作用。王阳明用后半生来实践和宣传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佛洛依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要想成就一个优秀的广告人,在"三立"、"三我"之后还可分别加上"二立"和"二我",成为"五立"和"五我"。"五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立人"。"五我",即"本我、自我、超我、新我、非我"。  相似文献   

9.
杨肖桃 《教育》2012,(24):29
王阳明(1472-1529)被誉为"明朝一哥",他是我国历史上能够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种人生境界的不多人物之一。其中"立言"是指他所创的"心学"。王明阳心学虽属唯心主义范畴,但有其合理的内核,运用过程中起过很好的作用。王阳明用后半生来实践和宣传他的"心学",屡试不爽,影响深远,远超中国本土范围,王明阳"心学"曾传播到了日本,是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右文说"理论自出现之初便一直是训诂学界的关注热点,它是对早期不合理声训的修正,是以汉字的形体为关注点进行释义的理论,启发了后世训诂学者对因声求义的重视。但若是过于拘泥形体从而丢失声音这一客观线索,便会走入弃字音而重字形的流弊。从"右文"产生原因、发展及价值三方面来讨论"右文"之利弊,力求以客观视角看待"右文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学生以“学而优则仕”、“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目标。可见传统教育首先注重“修身”、“立德”,进而“立功”、“立言”为政治服务。传统教育在统治者“暴力”与“愚民”专制统治下,只能培养出一邦“极容易做奴隶,而且做了奴隶之后,还十分的喜欢”的愚弱的国民来。于是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慨叹“三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不外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双基"是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重视"双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基本特征和经验之一。国际比较表明,"双基"扎实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比较优势,双基教学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联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规范取向的伦理制度、代人立言的科举制度、厚德有为的人生观、经世致用的价值观、经典取向的方法论、综合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注重累积的行为艺术以及在它们影响下形成的重视基础的教育传统,共同构成了我国当代双基教学的传统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新词语的产生也是越来越快。词语作为语言的载体,在中跨语际交流中承担着对外传播的职能,因此,"新词"、"热词"的翻译举足轻重,同时"新词"、"热词"因其极具时代特色和文化因素,翻译起来难度更大,应予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立"字很有表现力,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许多带"立"字的成语都是教人怎样做人的。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独立自主成家立业顶天立地鹤立鸡群遗世独立不破不立当机立断立奏奇效立竿见影立地成佛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报仁安书》所强调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出《史记》主要创作动机,而"欲以究天人之际"的创作意图,尤其值得再加以深入探讨。通观《史记》创作的意旨:实际体现了他三种不同的职责使命与人生追求。"究天人之际",意欲承继家族传统,以沟通天地为本职,重视天地沟通,履行史官原始职责,承继巫史同源时期的神圣使命;"通古今之变"意欲承继史官的职责传统,尽心史职,"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成一家之言"意欲承继孔子私家著述的传统,立言以不朽,发愤而著书。三者实际上囊括了巫、史、士三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独特的家世、独特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司马迁成为身兼巫、史、士三代知识分子缩影的唯一幸运者。  相似文献   

16.
传统命题"文如其人"对当代写作具有多重启示:作者需在做人、学识、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宜以审慎地态度去"立言";应竭力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不断加强语言工夫的修炼以形成独特的写作个性;在长期笔耕不辍的实践中发挥优长,逐渐形成自身的文风。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小读者,我们都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左"和"右"是用来表示方位的词。但是你知道吗,在古代,"左"和"右"除了表示方位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哦。中国古代崇尚右。在官职上,通常把右作为上位,右比左的地位高。这种"尚右"的规定,从周、秦、汉时一直延续到后代。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设有左丞相和右  相似文献   

18.
"知行合一"作为王学立言宗旨,它是基于"心即理"的内省式思维方法,对人人自足的良知本体进行发用、践行,进而通过知行并进等修养工夫,成就人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理想。探讨王学旨趣,辨析知行义理,无论就解读历史,抑或是观照现实都显得必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19.
文坛上在评议曹丕的《典论.论文》时,似乎都以"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来论述。《典论.论文》主要解决了文人修养中的两个问题: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和认识立言的重要性。但在认识"立言"重要性的基础上,曹丕阐述了可以名之为"大业"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孙叔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有过一段关于立德的对话。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死而不朽’,何谓也?"孙叔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说的是世事流转,万物不居,有什么能成为不朽呢?其实,世间很难找到不朽之物,但人有三种行为,即立德、立功、立言所形成的精神却能够世代相传,久而不废,应属不朽。其中立德最为珍贵,当居太上首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不朽"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