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半杯水     
一位老人告诉我,人好比一只空杯,里面的水满了,你得施一半给人家,待杯子里又满了,再施一半给人家。只有不断进、不断出,你这个杯子才会有价值,你这里的水才会是活水。  相似文献   

2.
一阿Q的身世一直是个谜。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的第二章里这样写道:"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评论家们据此给阿Q划定了成分——雇  相似文献   

3.
罪不足诛     
一个小偷闯进一户人家,正好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在家休息。听到开门的声音,她以为是先生回来了,就没太在意。  相似文献   

4.
1981年9月始我正式步入教坛,没留神已虚度23个春秋。回头看我所走过的教学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三年为第一阶段,这时的我思想单纯,以为当了老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天心里想着的无非是当老师不能骗人,要老老实实地学,一点一点地教。常常是看一课讲一课,学了人家的东西自己然后再去卖。但是这样的机会却一天天在减少。因为人家总想把自己拿手的课示人,可这样的课并不太多,另外这样黏黏糊糊地总跟在人家后面,也实在给人家增加了不少的负担,终于有一天人家就给我断奶了。就像一个小孩子初学走路,没有了墙的依靠,没有了手…  相似文献   

5.
8月14日 晴 “呀!这孩子好瘦哦!”这是我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哼!谁说我瘦了,人家这叫骨感美!”我总是这样自辩,不服气地叉着“一扭便断”的小腰,再甩给人家一句话:“瘦比胖好!”  相似文献   

6.
廉价"雇工"     
大爷,干这么重的活。一天挣多少钱?为什么?只管饭,不给工钱。这个老板是我的儿子!“What a heavy job,grandpa!”“How much can you earn?”“No pay except meals.”“Why?”“The boss is my son.”廉价“雇工”@李茜 @闻隆~~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莫莉,你知道吗?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  相似文献   

8.
我叫科洛斯魔影,可我不大喜欢这个名字,总觉得“风儿”比较好听:当初人家为我创建身份时,就给我取了“科洛斯魔影”,我也不好再要人家帮我改,将就着用了。结果别人一听我的名字都说哥们儿怎样怎样,等见了面就忙着改口,姐姐妹妹乱叫一气,特逗。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犹太人特有的思想就是他们的契约思想。人和上帝之间有契约,人和人之间也有契约。即使在结婚的情况下,新郎也要给新娘一份《结婚契约书》。日本人之间没有契约思想。即使有契约,那也是为了消除当事双方的不信任,通过明文约定,使双方的责任最小化。这是对日本人契约最通俗的解释。犹太人的“保护弱者”主要体现在《塔木德经》对雇佣条件的解释上。雇人之后,如果想让他早出晚归地干活,就要看当地有没有早出晚归的习俗。如果没有,那这种行为就会被当作强迫雇工从事过度的劳动而得到禁止。如果当地有管饭的习惯,那就必须在工钱之外再给雇…  相似文献   

10.
入世我们享受了人家什么权利老百姓总在琢磨:入世我们做了哪些承诺?但同时更要想一下我们享受了人家什么权利。142个成员原来不给我们的优惠,现在都得给。中国企业可以到国际公海里去参加游泳比赛了。中美之间解决了永久性最惠国待遇问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剑没有了。过去我们同美国发生贸易磨擦时是单练,一对一,现在美国再整我们,就有了个讲理的地方——WTO,WTO是国际贸易的最高法院。多了一个制约  相似文献   

11.
谢晓莉 《河南教育》2009,(12):21-21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对语文能力最简明最科学的概括。 “听人说话,说给人听,看人家写,写给别人看”.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通俗而精要地道出了语文能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我叫科洛斯魔影.可我不大喜欢这个名字,总觉得“风儿”比较好听:当初人家为我创建身份时,就给我取了“科洛斯魔影”,我也不好再要人家帮我改,将就着用了。结果别人一听我的名字都说哥们儿怎样怎样,等见了面就忙着改口,姐姐妹妹乱叫一气,特逗。  相似文献   

13.
赵新民 《现代语文》2005,(10):28-28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 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 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 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 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 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 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 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相似文献   

14.
周五参加同学聚会,让我感慨颇多。很多男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他们在餐桌旁照料孩子的细心周到、谈论孩子时溢于言表的幸福,令人感动不已。再对比自己的先生,他的工作比较忙,平时别说细心照顾孩子,哪怕一周抽两小时陪孩子玩都非常难得。这种不平衡的心理导致我一回家就忍不住“炮轰”起来:“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当爸爸的,照顾孩子多细心哪!”“想一想你给孩子换过几次尿布?”“你喜欢小孩吗?只因为是自己的小孩,你是没办法只好喜欢……”  相似文献   

15.
回想起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非常偶然。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山妹子,初中毕业那年,我选择了管饭的师范学校,于是懵懵懂懂之中,跨进了师范的校门,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16.
天堂的来客     
从前有个骗子来到一户人家,见到只有一位老太婆,便请求让他进屋歇一会儿。老太婆问道:"先生,你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7.
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读了潘懋元先生“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一文后引发的。潘先生谦虚地称之为“不成熟的意见”,这使笔者很是左右为难。既然人家已自歉了,再对之说三道四,似乎很不合恕道,不够君子;但潘先生的文章又是发表在公开杂志上的,已成为公共言论,那么对之作出反应,无论这种反应是赞成还  相似文献   

18.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先生这首诗意象有“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构成了一幅色彩变化、宁静和谐的晚秋图。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先生回忆在美国留学时有这样一件趣事:有一位热爱中国的美国老太太,虽然不懂中国语文,可是很喜欢听中国人念诗,喜欢听那种抑扬顿挫的声调。当时有几个中国留学生在她家落脚,一次晚饭后大家闲坐聊天,老太太要求中国学生读一首中国诗给她听,人家推举梁实秋。梁先生吟诵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老太太听了微笑地摇头说:“不对,不对,这不是中国式的读诗。”梁先生立刻明白了,她是要自己摇头晃脑、拖长音调地朗读。  相似文献   

20.
鲜美活鱼汤     
赵冰波 《幼儿教育》2008,(Z2):47-47
<正>青蛙先生是出名的小气鬼。有一次,他请大家去喝茶,只给每人一颗瓜子。再有一次,他请大家去吃饭,小猪不断去盛饭,青蛙先生就说:"小猪你可真会吃啊,都盛一百碗饭了,怎么还没饱啊?"小猪说:"你给我们的饭碗是啤酒瓶盖子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