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汉语和英国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有时候必须改变原某些词语的词类来表达原的意思,而名词的转译尤其重要,名词转译成动词,形容词,副词在英语学习与翻译实践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只是定位在对双语转换的研究上,这是译界所存在的对翻译实质认识上的“误区”。几百年来,世界优势语不断变化,但小语种人们通过优势语作为媒介语了解其他语言文化或传播本国文化的现象一直存在,这就形成了翻译过程中的多语转译现象;这个过程也促进了世界各大小语种优秀文化的互动交流。翻译过程中多语转译现象过去一直存在而且必将不断出现,多语转译研究应成为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转译是英汉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常用到的转译方法主要有:词汇的词性转译;句子结构的转译;被动语态的转译。  相似文献   

4.
词类转译是英汉翻译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翻译技巧.英语中常需进行转译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代词.本文就这些词类在翻译中的转译技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否定成分的转译 英语的否定句在句中究竟否定什么,对理解和翻译极其重要.翻译时应根据汉语习惯进行否定成分的转译.例如:  相似文献   

6.
英译汉的翻译技巧是译者们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经过审慎笃思,概括总结而来。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能使得翻译工作更加简单,也更为完美。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常用的翻译技巧。随后重点分析了增译法、省译法、转译法的运用。以更加了解英译汉过程中常用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翻译腔”是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始终无法逾越的障碍,母语的干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将语义学中的同义转译理论应用到翻译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表达原作精神以摆脱母语的负干扰,消除翻译腔。实验数据表明较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同义转译练习的学生译文更加符合逻辑层次对应标准。  相似文献   

8.
语言不仅是思维工具,而且是反映和表达情感的工具。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词汇的情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是比较复杂,词语的理解和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准确的转译感情色彩的词汇以及在转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本文就情感词汇理解及翻译的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系列和主题展览系列展品的汉英双语介绍性文本为研究对象,使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理论,研究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策略。在此翻译策略指导下,探索转译、省译、增译三种翻译方法的实际应用。分析发现,转译法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使译文更加流畅,省译法能避免原文累赘,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增译法对原文进行补充说明,准确传达文化信息。推动博物馆展品介绍性文本翻译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相适应,形成汉英双语文本之间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分词含义灵活,一词多用。而要恰当地翻译这些介词,除了一些习用短语已有译法外,大量介词需要从其基本意义出发,根据上下文才能加以灵活处理。下面简要介绍介词的几种译法。 一、转译在英语文章中常用介词而不用动词来表达动作意义。汉译时,除将介词转译成动词外,偶尔也可转译成形容词或副词。 1.在作表语的介词短语中,介词常转译为动词,而联系动词则省译。如: Thisbookisoutofstock(priot).这本书脱销(绝版)了O These deem are in wt motion…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是创造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担当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把文字转译为声音、转译为图画,把无形符号转译为文字,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进行再创造,转译为可触可感的图画,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拓宽学生想象空间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研究冰心文学创作的时候往往轻视其丰富的文学翻译成就。本文首先梳理了冰心翻译文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冰心的翻译文学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选材标准。她早期多根据自我的审美偏好来选择翻译原本,后来则主要受时代风尚的影响翻译有爱国热情及友好国家的作品,表明“赞助人”系统对冰心文学翻译活动产生了“规定性”影响。最后论述了冰心的文学翻译主张:翻译应该直接面对原文而不能转译,读者的接受能力为潜在的翻译标准,进而指出诗歌因为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难以翻译。由此彰显出冰心文学翻译的特色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诗意象的转译进行研究是文化意象研究的重要途径。由翻译的本质及人类文化审美的共性可知古诗意象的可译性。同时,通过分析中西语言表达的差异及文化中审美情感表现的差异可得出古诗意象转译的局限性。因此,跨越文化差异在意象转译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群 《文教资料》2006,(13):197-198
对英语数字的翻译不能只停留在它们的字面含义上,必须根据它们在句中的修辞性质,寻找最贴切的汉语表达形式,该直译的直译,该意译的意译,该转译的转译。本文试图就英语数字的翻译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94):22-23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翻译转换的必要性。本文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基础,总结出英语介词转译的规律和技巧,对英汉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翻译理论在译者文体建构的过程中起到宏观把控作用,给译者提供多种释义的渠道,体现译者临时应变的能力并增加转译的速度,深化译本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论”,其内涵表征文学翻译文本所透视出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翻译实践以此为理论基础融合,以诗歌为课堂翻译实践的案例,探索许渊冲先生“三美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英广告翻译策略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翻译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在坚持一般性翻译原则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消费心理,同时采取灵活的策略。本文详细介绍了馆高的翻译策略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实现对等原则的三个基本翻译技巧:直译、转译、意译,并对其翻译的效果进行了评述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的不同处着眼,对英译汉中,名词转译成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形容词转译成动词、名词或副词,副词转译成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介词转译成动词、连词等的用法,作了较为详尽的剖析,以期对英语学习者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洪希希 《英语广场》2023,(33):15-18
作为新文化运动引领者之一,郑振铎深知翻译文学对中国的重要性,他的翻译选材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致力于向读者传播能启迪民智、具有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外国文学作品,然而他一生的翻译事业都离不开“转译行为”。本文将联系当时的历史语境,系统探讨郑振铎的翻译选材倾向及他对转译行为的认识,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呈现郑振铎的翻译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本文主要阐述英语翻译中词类的转译、词量增减、一词多义以及正确处理译文语序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